APP下载

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熠熠生辉

2009-05-29顾凤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文

顾凤珠

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化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还能更好地为语文课程实施提供支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之与语文教学整合,这样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也能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

情趣融融学课文

传统的语文教学之所以使学生感到味同嚼蜡、乏味无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是在抽象的、呆板的、静止的、缺乏情趣的言语里进行的。而借助多媒体手段来进行课文教学,则可将文字、图象、动画、声音集于一体,加上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灵活机动地运用相关的媒体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乐趣。

1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的名言。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学生如果能看到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注意力会很快转移到课上。多媒体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强以及文声音、图像一体化的特殊功能,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一般我在正式授课之前,都会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文中主人公相关的小故事或歌曲,这些都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既活跃了身心又获得了知识。如教《一厘米》课文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并阅读网络作品《亲情闹钟》,让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体会。通过阅读相关的资料,刺激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突破难点

如果说抓住重点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那么突破难点则是语文课取得成功的标志。利用多媒体就能形象具体地展现课文的内在和外在联系,使学生理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一厘米》文中陶影历经周折,终于澄清了事实。当公园主任要对她作经济赔偿时,她拒绝了,说:“世上有的东西能赔,有的东西是不能赔的。”要求学生能站在陶影的立场上对这句话作出阐述。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要结合作者的相关资料,通过学生搜查毕淑敏的相关资料,讨论得出作者写作缘由,即反映身边有很多小也妈妈那样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

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家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渠道。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具有信息多、内容新和阅读速度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收益匪浅,久久难忘。如教完《一厘米》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浏览网站,欣赏关于母爱的文章,搜集赞美母爱的名言,并在“我要说”一栏发表自己的读后感,与大家一起交流。学生通过浏览网站,拓宽了阅读教学的天地,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并能学会体谅父母。同时通过浏览,进一步熟悉使用网络查阅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这样学生才会更主动地去学习、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轻松愉悦教作文

学生对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

1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更大地激发学生写作激情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向学生展示作文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到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之中,能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得到深切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如写关于“奥运”话题的作文,我选取了开幕式的片段及几个项目获取冠军时的片段,学生看得激情澎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这时让学生写作文真是水到渠成,文思如潮。多媒体改变了过去把作文当成是一个沉重包袱的畏惧情绪,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驰骋,写出更好的文章。

2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丰富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的素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但这些事物学生记忆模糊不清,感受不深。网络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它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使学生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而有利于丰富写作素材。汶川地震的发生,我让学生通过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报道、图片、各地捐款的录像等,通过听觉、视觉等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网络强大的搜索和筛选功能,可让学生对地震的产生、后果、影响、产生原因以及灾难预警等各方面都能深入了解,印象深刻,以后写相关内容再也不会出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现象。

3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改变作文评改方式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批改环节中又发挥了独特的功效。为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我选用几篇典型作文加以点评,让他们阅读,让他们参与评议和修改。从字词句入手,写得较好的作文师生共赏,能从中得到启发;写得差一点的文章,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纠正。把典型的句、段方便地传播给全体学生,师生共同完成修改任务。这既可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开拓,更有利于后进生借鉴、参考,使全体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全面提高。

诗情画意教古诗

中国古诗最大的特点是讲究个“意在言外”,所以,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人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多媒体技术引进初中古诗文的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很难体味到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让学生听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课文朗读,接着投影出中军置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在学生面前呈现“军营饯别奇寒图”;投影出临别时“雪满天山路”,在学生面前呈现“东门惜别惆怅图”;投影出“雪上空留马行处”,在学生面前呈现“雪地伫立思乡图”,使学生感受一幅戍边将士苦寒的情景,体会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课文,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兴趣浓厚,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进行朗读和说话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能充分到位,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证明,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适时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它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益而不知疲劳,在喜闻乐见中学有所得。当然,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教学并非是常规教学的全部,它应是“辅助”而不是“取代”,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来更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之中,这样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才能得以真正体现。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端午节的来历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