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运用好赞美和批评

2009-05-27代贤军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赞美错误老师

代贤军

鲁迅先生所说:“凡一人的主张,得了赞扬,是促其前进;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在批评与赞美之中,在奋斗与前进之中,我们更要把握好人生之舵,带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人生海洋。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不希望得到他人的夸奖?谁不希望被他人赞美?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批评与赞美也与我们一生相随,它帮助我们进步,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批评是进步的明灯,因为有了批评的指引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作为教师,面对的是求知欲望很高、好奇心很强的学生,在和他们的相处中,赞美和批评绝不会少。教师如何运用好赞美和批评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精湛的艺术。

一、赞美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赞美是所有声音中最甜美的一种,然而过多或不恰当的赞美会使人飘飘然而失去起码的辨别能力。对修养高的灵魂而言,赞美是一根马鞭,对修养薄弱的灵魂而言,赞美是一杯烈酒,聪明人应当在赞美声中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虚怀若谷,听取别人的批评责备。

也许只是一句抚慰人心的话、一次小小场面上的赞扬,却能照亮对方的心灵,甚至会改变他的一生。曾有人对学生做过这样一份问卷调查:1、你是否愿意经常赞美别人?2、你是否习惯别人对你的赞美?3、听到别人对你的赞美后心情怎么样?4、听到别人的赞美后你会作何反应?调查的结果尽管有52.1%的学生表示不会主动赞美他人,有45.3%的学生表示不习惯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但是,却有92.3%的学生表示在听到赞美后都是很高兴的。这份材料表明:赞美是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人认可、赏识。

作为老师,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运用赞美这一法宝,来增进师生的关系和感情,达到交流的目的。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赞美也是一座桥梁,是一条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河;老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那么,教师应如何才能让赞美真正夸在“点子”上,取得理想的沟通效果呢?

(一)赞美要因人而异。这要求老师细心观察,掌握班级学生的心理等各方面的特点,并有针对地进行赞美。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对后进生采用直言赞美;性格多疑的学生采用间接赞美,优秀学生采用含蓄赞美等等。

(二)赞美要事出有因。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打动人的心灵。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不要无中生有,那种没有针对性的空话之“赞”,不仅没有新意,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切实际的表扬。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变得盲目自大,唯我独尊,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赞美要恰如其分。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不能信口开河,对表现比较突出的,应该在公众场合给予表扬。这样既有说服力,同时也可以鞭策其他学生,从而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而对于一些细微的优点或进步,老师则应私下表扬,避免夸大其词、哗众取宠,否则,有些同学会因为一点小成绩便沾沾自喜。

(四)赞美要详细具体。内容明确、具体,有特点的赞美,比一般笼统的赞美更可贵、也更可信。老师赞美的语言越详细具体,说明老师对学生各方面就越了解。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师生之间的人际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五)赞美要把握时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难以被人发现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予以赞美。就如一个优秀的厨师把握好火候一样。

(六)赞美要情真意切,有的放矢。对学生的赞美要做到“三思而后赞”,赞美要真诚、有感情。因为只有真诚的语言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七)赞美要雪中送炭,切记莫多。最好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最需要老师赞美的不是那些众人服中的好学生,而是那些自卑感强、需要鼓励的学困生。而老师的表扬也不能“见缝插针”,要把握好度,不能让学生心里对老师的赞美达到饱和状态。

赞美是一剂良药,能愈合受伤的心灵,矫正错误的行为,它如春天般温暖,让学生的心沐浴在阳光之中;像林中汩汩的甘泉使自然界万物获得新生。老师的赞美应是一种激情的自然流露,一段精彩的教育篇章,我们绝不应吝啬我们的热情和激励的语言。

二、批评是对错误客观的剖析和中肯的评价

以剖析和评价为内容的批评,强调对错误行为本身作客观的剖析和中肯的评价,而不是个人感情的主观发泄,不是简单的责任追究。这样有利于沟通人的感情,为被批评者接受批评奠定心理基础,又容易使他们从本质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心悦诚服地改正这些错误,实现自己人格的完善。

作为老师应用放大镜看学生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好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呢?

(一)批评要选择好时机。心情好,一好百好;心情坏,一坏百坏。所以选择批评时机地点很关键。不宜在上课前批评学生,这样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使大脑处于压抑状态,注意力不集中;不宜在学生兴头上批评,这样会导致激起学生对立情绪,影响教育效果;不宜在学生情绪不佳时批评学生,这样的批评等于给学生雪上加霜,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失落的心理;不宜在公开场合批评小错误或平时表现好的学生,而应选择一个清静的场合单独批评教育,否则会让学生自尊心受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但是,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如批评一个人可以达到教育其他同学的目的时,可以在公开场合批评,这样起到给其他学生“敲警钟”的作用。

(二)批评要因人而异。能否有效地、因人而异地批评学生,往往是教师的成熟度和沟通水准的真正体现,老师要能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反应慢、学习努力但成绩不好的学生要耐心指出改正的方向和方法,不能急躁;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就要采取发问式批评方法,有针对地提出问题,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觉悟、自己改正;对于脾气暴躁、行为易受情绪左右的学生,应采取冷处理、商讨式的批评方法。

(三)批评要实事求是和就事论事。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要掌握准确的事实,做到实事求是。所有的批评都要就事论事、对症下药,不能搞人身攻击。也不要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受批评者。批评这件事就不要把以前的错误一起拿出来处理,这样会给学生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激起学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使学生拒绝接受批评教育,使老师的心血付诸东流。

(四)批评要注意语言艺术。老师批评学生时,应多用肯定、启发、开导的语言和语气,巧妙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不能用刺激、挑拨性的语言和口气,给学生听了也容易激化矛盾,从而造成尴尬的场面。教育过程中,要给学生点安慰,让学生知道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希望他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这样的批评才是成功的教育。

批评使人冷静慎重,赞美使人积极热情。老师应该运用好批评和赞美,用最真诚的心引领孩子们走向属于他们的美好的未来!

(责编林剑)

猜你喜欢

赞美错误老师
远离否定式赞美
在错误中成长
老师,节日快乐!
为自己点赞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怒”与“努”
赞美胡子(共4则)
“浮”字等
多一句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