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2009-05-27黄甘敏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校园体育

黄甘敏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滋生演进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精神、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师生们在长期的体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健身活动、体育竞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活动中逐步发展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组成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外、中、内三个层面。外层为物的层面,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体育运动场馆设施、体育运动器材、体育运动服装、体育雕塑、各种体育宣传媒体和宣传手段以及体育活动项目。中层为校园中的学校体育理论和各种体育制度,如体育竞赛制度、各体育运动团体训练制度、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内层即为思想精神层面,主要包括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以及长期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是校园文化群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建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能激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

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及丰富的体育器材,是创造良好体育环境的物质基础。色彩和谐明快、造型与功能不一的体育场(馆),不仅为校风校貌添光增彩,更为开展体育运动提供舒适美好的空间,从而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如我校,作为首批通过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校园文化比较浓厚。而校园体育文化又历来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中,除了每年增加运动器材添置,更注重运动场地的建设,田径场从250米跑道扩建为300米跑道,再从300米跑道扩建为标准的400米跑道,篮球场地从原来的5个增加到现今的10个等。有了这些作为物质保证,再设置丰富的体育活动项目,如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游戏、体育艺术表演、体育竞技项目比赛、体育征文、体育雕塑、体育绘画、体育摄影等,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多的参与机会。原来单纯的单项体育竞技运动项目比赛,也改成了一年一届的体育文化艺术节。这样使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快乐的体验。因此,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由原来的个别参与、少数人活动,到全校师生的总动员、全员参与。整个校园人人奋发向上,热情洋溢,处处充满欢乐的气氛。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养成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体育制度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约束学校体育行为,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保证学校体育正常发展。虽然体育文化的存在没有统一的模式,它可以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以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不同需要而存在,但人们在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参与时,都必须共同遵守一定的体育制度,否则这种文化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如一场篮球比赛,参赛队员必须按《篮球竞赛规则》参加比赛,裁判员必须按《篮球竞赛规则》执裁,场边的观众必须遵守体育道德规范或受约束于一定的法律法规。整个活动过程都是在一定的规章制度制约下完成的。这些规章制度,除了一些体育竞赛项目有公认的比赛规则可以参照外,其他的如体育游戏、体育表演等项目的规则,是大会组委会根据活动的需要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有了可依的体育制度,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会按照制度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学生。除此之外,教师们还通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抵制,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上升为道德意识,从而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使个人的行为在符合并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得到认可和发展。这样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在老师们的耐心帮助和精心引导下,慢慢地形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及各种社会公德的习惯。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增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踏入了高科技时代,技术性淡化了人性,重专业技术教育而轻传统的人文教育,对“人”的培养逐渐被对“才”的训练所取代,忽视人的素质教育,从而产生技能上的高素质与人品上的低素质“人才”的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青少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应加强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诚信度,这是社会安定团结,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力弘扬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其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在校园里广泛开展,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主要途径。如一场田径运动会,按竞赛时间安排,200米决赛检录时间为14点30分到50分,14点55分正式比赛,可某运动员由于个人的原因,没能赶上检录时间,按田径竞赛规则规定,该运动员无权参加该项目的比赛,因此守时是运动员参赛的前提条件。另外,参赛运动员的各项条件,必须符合运动会的规程要求,违反者被取消比赛资格或比赛成绩,所以诚信是运动员的必备。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校园体育文化资源,以人为本,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培养他们诚实守信、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从而使他们能健康地全面地发展。

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体育运动不仅使人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使人在体育运动中受到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强不息、自信不止、顽强拼搏、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等使人积极向上的体育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体育运动不仅能满足人的生理方面的需要,更重要是能满足人的精神各方面的需要,从而能促进人类自身的完善。我们应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这个最基本最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以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为载体,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使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把弘扬体育精神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我校近年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大力推广男女老幼皆宜,不受时间和季节限制的‘太极拳,使之成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太极拳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优美的姿势、柔和的动作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塑造他们俊美的身材、健康的体魄,丰富他们的体育理论知识。同时其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形成一种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等,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总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目标,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我们应为之而努力。

(责编王学军)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校园体育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