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机制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2009-05-25麦浩培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改革评价

麦浩培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头等大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再度明确提出:要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勿庸讳言,当前的教育状况与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有一定差距。那么制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原因是什么?评价机制改革的滞后是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因素,评价机制的改革已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

在我们国家,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也包括社会上的各种就业考试,基本上都是唯分数论,成绩的高低成为评判优劣的唯一标准。在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个体素质的评价被考试成绩替代,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社会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也以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来作为终极标准。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再继续采用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方式,就不能唯分数论。如果表面上大力号召实施素质教育,而实际上依旧采用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升学和就业评价机制,那么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素质教育就必然沦为一句空话、一个泡影。

对评价机制的改革,牵涉面广,触及面大,既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以急于求成,更大程度上,它应该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那么,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评价机制的改革上又当如何积极应对,尽可能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框架范围内来有所作为呢?

一、构建面向未来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中,我们坚持围绕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发掘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重发展评价,促进目标达成。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是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校各年级积极尝试发展性评价:低年级段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生每做到一点,老师就及时予以肯定,并将养成教育作为对学生学期评价的重要因素;中年级段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要求学生既有学年、学期目标,更有每月小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以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来达到学年目标的实现;高年级段注重学生的每月一评,自我激励,让学生进行阶段总结,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成绩和不足之处,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重过程评价,探索方式多样。充分利用成长记录袋(册)这种质性评价方法,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情况。通过学生成长手册,记录学生从入学开始一系列成长的故事,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完成,定期交流。在作品展示和过程记录中,学生把自己最满意、最能够激励自己进步的作品和资料收集到个性档案中,最大程度的提供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便于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也让学生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

重综合评价,实现指标多元。从单纯关注学业成绩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改变一张试卷、一次考试、一锤定音的做法,变为分散时间、分段复习、分项考查,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提供获取成功的机会。

二、构建促进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模式

打破以“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片面做法,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参照,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积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多维评教,形成发展共同体。教师评价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运用内部网络平台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现教师教育教学表现和水平的资料,记录教师的成长历程,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从敬业精神、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批改辅导、总体印象等多方面对教师工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坚持及时反馈、积极整改、有效激励,促进教师发展。通过多方评教,大家畅所欲言,表达心声,达成共识,拟定方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作共同体”。

职业规划,引领专业化成长。学校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带领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通过职业定位设计与学校发展目标及社会发展对教师要求相一致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近期和中长期的目标,制定一、三、五年的规划,针对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学校尽量提供发展平台。通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教师不断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学会能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方法,学会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与教

训,并找出改进方法,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三、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教育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进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坚持通过强化课堂教学评价,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以生为本,明确好课标准。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打破只关注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做他们所能做的一切”。根据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修订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学常规要求》,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与活动效益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并利用教学业务学习时间,选择优秀的课例进行集中展示,促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模式的进一步形成。

创新模式,关注成功体验。根据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各教研组、备课组通过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探讨适合学科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以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读写听评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数学教研组探索的“实验·启发·参与”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质疑的习惯。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钟二小学)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改革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瞧,那些改革推手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