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有效的表扬学生

2009-05-25李陈荣

教育前沿·综合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值日闪光点班长

李陈荣

杂志在我的书桌上长久的翻开在那一页,我不愿翻转它,因为那一页上一位学生的近乎“求救”的文章深深的引起了我的眼睛,同时引起了我对自身教育行为的思考。

……

今天,老师又表扬了我,说我学习如何勤奋,如何思维敏捷,如何品质纯正……把我说得十全十美。其实我也有很多缺点,如懒惰、小气、胆小、贪玩又没有自制力,放假时总不能控制住自己,总爱看电视……虽然我抄了那么多的笔记,但很难得再看一次;买的书,也没有那种想看完的激情,如果看了一半的话,我就觉得很不错了。这一次我听到老师的表扬,我的脸热得发烫。不是因为我害羞,而是因为我惭愧,真的有些言过其实了。

太多的表扬,太多的夸奖,已经把我压得筋疲力竭。家长、老师,请你们不要再表扬我了,我求你们了!……

“请你们不要在表扬我了,我求求你们了!”这种祈求的话语出自被我们表扬的学生之口,我惊愕之余,更多的想到的是我们这种对学生激励方式——表扬是否还该继续运用下去。对于文中的“我”来讲,老师的表扬是害,绝不是“爱”!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太高的期望和要求,让孩子产生了成人无法理解焦虑心态。

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表扬不是万能的,表扬也有无效的时候,表扬更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表扬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表扬不当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导致表里不一。文中的“我”就是被老师“太多的表扬,太多的夸奖”,最后“压得精疲力竭”。

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发挥它应有的效用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注意下几方面:

一是表扬要及时。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每天都有许多偶发性事件发生,教师也经常能够在其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面对这种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教师要有快速反应能力,在学生印象深刻的时候,及时表扬学生,及时强化学生的上进意识。实践证明,表扬越即时,表扬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二是表扬要准确。当教师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决定对学生进行表扬之前,一定要对准备表扬的学生的先进事情调查清楚。真实的先进事例会激发班级其他学生学习榜样的热情,而虚假或欠准确的事例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者抵触情绪。曾经有一位班主任为班级的值日工作而发愁,正好那天进班级时看到班长独自一人在擦黑板,这位老师马上召开临时班会,对班长的行为大家表扬。后来,当他问到今天谁值日时,班长红着脸站起来说;是我。由于这位老师没有认真调查事实,造成了师生之间的尴尬境遇,影响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降低了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位班主任当时是如何的狼狈,班长又是如何的“怨恨”老师,因为等老师走后其他同学必然回来笑话他。

三是表扬要恰当。“恰当”在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表扬的环境(时间和地点等因素)要恰当。当教师捕捉到了表扬学生的契机时,要考虑是否公开表扬。对于有些性格内向和不便于公开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私下里表扬学生。否则容易造成被表扬学生的反感,以及事件公开之后其他同学以此来取笑被表扬的学生。其二是表扬的表述要恰当。我认为,对学生的表扬的表述方式应该是叙述学生值得表扬的事以及教师的感受,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行为作出判断,并形成积极地进去心态。如班级内有一位曾经偷窃过其他同学钱物的学生,将路上捡到班内其他同学的5元钱交给老师时,老师对他的行为应该如何正确的表扬呢?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谢谢你捡到了这5元钱,你让某某同学紧张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这样的表扬,会让这位捡到人家钱财的同学心情愉快好几天。教师在表述中不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好与坏)和品性断定。反过来如果刚才那个例子里,老师对学生说:你真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我为你骄傲……这样的表扬会让学生产生焦虑感,他会渐渐远离教师,不让老师太了解自己,因为他会害怕教师了解到自己的过去而不再喜欢自己。我们常说,批评孩子容易让学生产生失败感和挫折感。实质上,我们日常教学中碰到的那些“软硬不吃”的学生,很多情况都是由于不当的表扬方式所造成的。很多老师回想起来,刚开始表扬学生是好像还有用,但是过一阵就不行了。慢慢的,学生变得懒懒散散,厌学情绪在他们身上弥散开来。于是老师便会放下那原有的耐心和宽容,走到教育的另一端,对学生采取孤立和批评态度。学生也离教师的心理期望越来越远。

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就是学生生活中的阳光!我们坚信:只要教师心里装着学生,合理地运用表扬,学生的巨大潜能一定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猜你喜欢

值日闪光点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值日歌
小熊值日
小河马值日
每天一个新班长
班长欧叶之班长诞生了
我的班长我的班
《今天我值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