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毅与《梅岭三章》

2009-05-25

文史月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梅岭项英棚子

赵 赓

一、终于有了中央的消息

自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到1936年12月,陈毅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已有两年多了。

正在他们日夜思念着党中央、热切地期盼与党中央取得联系的时候,赣粤边特委内线交通员黄亚光给驻在梅岭斋坑的中央分局送来一封机密信。这封信是在敌粤军第四十六师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写的。

陈海,原名陈宏,是红六军团长征时的掉队人员,和组织失去了联系后流落到大余城郊修马路。1935年冬,湘赣省委派他到敌粤军五十师做兵运工作,直接受赣粤边特委的领导。陈海曾几次到特委报告工作,有时带来一些国民党的报纸刊物,认得陈毅。陈海在信中说:党中央派人来了,带来了重要指示,要分局负责同志到大余城南一个大饭店里见面。

项英、陈毅得到这则讯息,自然是喜出望外。经过研究,大家一致同意,让陈毅进城。

二、陈海叛变了!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陈毅由新担任中共梅山区委书记的黄占龙带路,往大余城而去。他们决定先到陈海家中探明虚实。

陈毅和黄占龙来到陈海家门前,只见一妇女正在洗衣服。黄占龙估计她就是陈海的老婆,便问:“陈海先生在家吗?”这个女人连头也不抬,神气十足地答道:“到团部去了。”

陈毅误把“团部”听成了“糖铺”。他知道,大余县广启安糖铺,是赣南特委设在大余县城的一个秘密交通站,于是,他们就往广启安糖铺走去。

他们刚转弯,就见国民党兵警正在那里搜查。于是二人停住脚步,踅进一家茶馆喝茶。不一会儿,在糖铺当伙计的老曾同志走近陈毅身边悄悄地说:“陈海叛变了!昨天他带着蒋匪兵把店里的黄亚光给抓走了,你们快离开这里!”

这时,陈毅瞥见大街上开始戒严,国民党兵警正在大街上盘查行人。陈毅和黄占龙沉着地离开茶馆,穿过一户居民的小屋,从小路绕出城去。为了避免引人注意,他们出城后便分开走,各自取道回梅山。

三、斋坑被围

陈海把信送出后,便在大余城城南那个大饭店里设下埋伏,等候项英或陈毅下山来此与“中央来人”见面。他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国民党军队悄悄上山,把红军游击队指挥机关驻地——梅岭的斋坑包围起来。

当时,指挥机关的警卫员曾忠山正在斋坑的棚子外面执勤放哨。他把注意力放在棚子正面的大道上,忽视了敌人会从后面包抄上来。

当曾忠山发现敌人从后面上来时,已来不及回棚子报告,只好大吼一声:“反动派来了,快走哇!”边喊边举起枪来,在打死迎面而来的一个国民党兵后,他朝着与指挥机关相反的方向跑了。这一枪,不仅向棚子里的同志报了警,而且也吓了敌人一跳,使他们不敢贸然前进。

项英、杨尚奎、陈丕显以及警卫员丁上淮、宋生发等人听到枪声,立即拿起枪冲出棚子,转到一处树木不多,但茅草很茂盛的小山包上隐藏起来。

陈丕显在几十年后回忆道:“在这方圆不到几百米的小山包上,300多个敌人包抄了我们,搜了近两个小时,却搜不到我们。敌军官想出一条毒计,命令士兵在草地上放起一把火,火迎着风势,呼噜呼噜地燃烧起来。谁料天下真有这种巧事,正当万分危急的时候,忽然天上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雷声轰鸣,不一会儿,哗啦哗啦下了一阵倾盆大雨,把火通通淋灭了。火燃不着,敌人可不甘心,命令士兵继续搜。直到时近黄昏,这才吹号集合,排队下山……敌人在山下呆了一会,看看山上毫无动静,眼看天快黑了,这才怏怏地走了。”(见《中共党史资料》一九八二年第二辑陈丕显:《赣南三年游击战争》)

四、陈毅脱险

正当敌人往山下撤时,陈毅刚好从大余县城由小路转回梅岭来。他还不知道斋坑已经出事,所以信步而归,不想正撞进了敌人的包围圈。

一个白狗子抓住陈毅,恶狠狠地说:“老表,给我们带路!”听说叫他带路,陈毅心就安了下来,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支杀气腾腾的匪军队伍是来斋坑捉红军游击队的大头目项英和陈毅的,叛徒陈海正领着大队走在后边呢。陈毅不慌不忙地推托道:“老总,对不起,我是外地人,路不熟。”那个白狗子瞪着眼睛问:“你不是本地人,跑到这里干什么?”陈毅笑着说道:“我是城里的教书先生,想到这里买几十斤茶叶。”那个白狗子蛮横地说:“教书也好,买茶叶也好,先带我们走近路回城。”

敌军官是学生出身,一听说陈毅是位“教书先生”,又那么严肃,而且刚好这一带盛产茶叶,也相信了,便以礼相待,还对刚才部下的失礼表示了歉意。敌军官为了显示自己也颇有学问,便跟假称教书先生的陈毅攀谈起来。陈毅为了迷惑敌人,一路上引经据典地跟那个敌军官聊起唐诗宋词来,那个敌军官听得入了迷,不由得对陈毅肃然起敬,还向陈毅请教如何作词。

陈毅边走边想,要是叫叛徒陈海赶上来,那可就糟了,还是早想办法摆脱为好。进了一座村子,陈毅忽然捧着肚子叫起痛来。敌军官忙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肚子痛得厉害,要解大便。”那军官叫他到路旁的草丛里去解。过了很久,敌军官不见他出来,便派兵去看,此时陈毅早溜了。敌军官见天快黑了,也未让士兵去追寻。

五、集体转移

陈毅逃离那一队敌军后就躲进树丛。他见一队队白军从山里往大余城方向撤,便在树丛里观察了好一阵子,见敌人真的远去了,才摸回斋坑那个棚子里。棚子被敌人糟蹋得不成样子,东西被抢劫一空。他走出棚子,在附近观察一阵子,估计深草里藏有自己的同志,便自言自语地高声说道:“我是老刘,刚从城里回来,敌人已经走远啦,大家出来吧!”他连说了好几遍,却无人答应。

他怕敌人再折返回来,焦急地说:“难道都转移了吗?不可能吧!我老刘的口音,你们听不出来吗?快快出来,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吧!”

这时,陈毅的警卫员宋生发从草丛里钻了出来。随后,陈丕显、项英等人也都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先后来到陈毅跟前。劫后余生,大家彼此紧紧握手,热情地问这问那。

接着,大家分析了情况,估计陈海可能还会领敌人杀个回马枪,遂决定马上离开斋坑。大家一口气走了30多里路,才在斋坑北边的一座山里隐蔽下来。

果然,敌人又摸黑开来大队人马,重新把斋坑包围起来。敌军放出猎犬寻找踪迹,打起探照灯四处照射,还乱打枪炮,乱喊乱叫。这一切,项英、陈毅他们在对面的山上都听得清清楚楚。因为,虽然相隔30里路,但实际上山与山之间的直线距离并没有多远。

敌人先后调集4个营的兵力,把梅岭团团包围了20多天。同志们忍饥受冻,翻山越岭,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磨穿了许多双草鞋。

陈毅身带伤病,日夜伏在丛莽间,虑不得脱,随时准备牺牲。九死一生之际,陈毅革命的诗情喷薄而出,写下了豪气入云的“绝笔”——《梅岭三章》藏在衣底: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责编 霍语)

猜你喜欢

梅岭项英棚子
我的心爱之物
读陈毅元帅《梅岭三章》
蜜蜂洞里的枪声
南昌梅岭风景区旅游开发策划
善良
温暖
乞丐与汤
“项英将军纪念亭”在武汉落成
三年游击战中的项英和陈毅
梅岭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