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可持续发展”

2009-05-19朱金录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利用

朱金录

环境给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空间、物质和能量。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又把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输送到环境中去。这样,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环境又把它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二者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不断地共同向前发展。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见“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人类要和谐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具有三大原则。

公平性原则: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共享资源和环境,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就是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等,任何一方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都不能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而对他方造成损害;二是财富分配也要公平合理。

持续性原则:其内容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离开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二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是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因为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因而地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其核心内容就是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实现全球整体性协调,进行国际合作;为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利益,要制定各国都可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在可持续发展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生态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古巴比伦文明的衰落,印度河流域、塔尔沙漠的形成以及我国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无一不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由于人们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今日的地球“千疮百孔”,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困难,所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我们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使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贫困与落后,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一方面,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们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对自然资源具有破坏性的利用方式。再加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获得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他们的资源利用率特别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他们不得不依靠发展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的产业,以摆脱“眼前的贫困”……这一切都加剧了环境的破坏。同样是由于经济落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更无力于污染的治理、环境保护及其环境教育的开展和技术创新。而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所以说,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改变消费观念,才能为解决环境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当然,生态持续发展与经济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社会持续发展,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利用
环境保护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