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09-05-19蒋德珩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殖民地历史教学

蒋德珩

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表不同于他人见解的能力。而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笔者认为,要从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史论结合意识培养等多方面人手,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1设计启发性问题。设计好导语。上好一堂历史课,导语设计十分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如讲到“美国的诞生”时,可先展示美国国旗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美国国旗有何特点:13条线代表什么750颗星代表什么?学生观察思考后,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可得出结论:13条线代表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一颗星代表一个州。50颗星代表现在美国的50个州。又如设问:当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在200多年前,它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诞生的?华盛顿又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呢?这样的设疑,较之直截了当的提问更富于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增强教学直观性。历史插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能产生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日本天皇宣读投降诏书》、《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者正用健康的中国人进行细菌试验》等插图,指出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以及给我国人民所带来的惨痛灾难,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的艰辛。要他们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这样的讲解创造了一种传递信息的最佳气氛,使学生在牢记知识的同时,又实现了历史情感的培养。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学历史。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无法再现;同时历史又是具体的,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人物的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有遗址、遗物等。可见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只不过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引人人胜的史实大为失色。试想如果能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再现当时的情景,比如用影像资料再现“虎门销烟”的壮举、“开国大典”的盛况、“两次世界大战”的风云等,相应的情景氛围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枯燥的知识就会变得非常生动。学生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史论结合。使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论从史出”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历史材料,剖析教材的具体内容,强化史论结合的教学。比如在讲到“美国的诞生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时。我提出闻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为什么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了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这两场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背景方面进行分析: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形成美利坚民族;而西属拉美殖民地更多的是封建经济,没有形成统一市场,也就没有形成统一民族。然后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形成或统一,离不开一个强大而联系紧密的经济基础和共同的文化、习俗、道德标准、语言等上层建筑。在得出这个结论后,最后让学生为当前海峡两岸的统一出谋划策时,学生就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经济交往、加强文化交流等合理性的建议。当学生能自觉地、经常地和有针对性地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时,就能感受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功愉悦,从而体验到历史课的真正魅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内在兴趣。

新课改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保持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性”地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满足学生青春期认知心理上的一些需求,适时开拓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以真正实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殖民地历史教学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历史
十二、什么是“殖民地近代化”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