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试也“可爱”

2009-05-19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评卷考场答题

耿 伟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人们尤其是学生谈“考”色变。那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要不要考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考试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那么,如何把考试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探讨一条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考试之路呢?实践证明,在考试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心理健康、创新思维等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深受学生欢迎,也使考试由“可怕”变为“可爱”。

本文所讲的考试是指常规教学中的单元或综合考试,因其具有检测效果和一定的区分功能而深受师生的重视。下面就考试的出卷、考场设置、评卷来谈谈赏识教育的运用。

一、出卷

出卷,传统的做法都是由教师承担,学生没有机会也无需考虑出卷。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学生被动地学与考,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我让学生参与考试的出卷工作,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行构思,设计考题。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为了获得别人的赏识、赢得社会的尊重,都会极力展示自己闪光的一面,显示自己的才能。让学生参与出卷正是利用赢得他人赏识和自我赏识的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进发。

当然,出卷工作最终还得由教师来把关。教师在确定考题对应注意:①尽可能多地采用学生设计的试题;②强化基础;③难易适度;④侧重创新。

这样做正是运用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和尊重,带动学生自我赏识和赏识他人,保持学生参与这一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幸福感、自信心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强化学习效果。

二、考场设置

这是考试的重要一环,也是发挥赏识教育功能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考场设置,传统的做法是把学生假定为“犯罪嫌疑人”。教师严阵以待,而学生则在严密监视下战战兢兢地答题,这不但会给学生“寻找机会作弊”的心理暗示,甚至还会给个别学生造成心理阴影。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尊、自重、自我赏识的心理需求,谁也不希望别人怀疑自己。据此,我们打破了传统,在学生民主申报的基础上设立诚信考场。

让学生申报的过程,就是给学生创造自我赏识、自我肯定的机会,使学生从主观上自我改造,确认自己要做诚信的人。在诚信考场,我们不设监考教师,而是运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被人赏识的心理促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同时,考生间的互相赏识、互相鼓励也成为督促学生践行以诚信为荣的动力。

通过这种做法,把诚信这一道德概念变为道德行为去实施,能使之上升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和荣誉感,使学生对作弊这种不诚信行为深恶痛绝。

三、评卷

南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有考试,就会有差别,成绩就会有高有低。教师应如何评卷?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别呢?格鲁吉亚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过:“教育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区别对待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形成他的个性特点,能在多大程度上以普遍的友爱和与人为善的精神感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辩证的、宽容的、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成绩和他们存在的差异。我们可从五个方面做好评卷工作:

第一,考卷评改,人文定分。一般来讲,一份试卷能得多少分基本上是客观的,但我在改卷过程中总是把“宽严有度”和“宽严有别”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评分,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都能够体会出教师对他们的期待。这改变了考分冷冰冰的丽孔,多了一份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欣赏,使学生能够辩证地对待自己的考分。

第二,答题分析,精心写寄语。在我设计的试卷上有一个“考评寄语栏”,设计这一栏的目的就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试卷情况,给出恰当评价,帮助其分析优点和缺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这既能使成绩比较理想的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从而戒骄戒躁、精益求精,又能使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认识自身不足的前提下看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从而努力进取、奋起直追。总之,考评寄语要凸显学生的闪光点、亮点,使学生感受到受人尊重、被人赏识的心理满足,增强其自我赏识的自信心,但注意不能盲目夸大优点,掩盖缺点。

“考评寄语栏”的设立和运用大大缓解了考试为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在考试中认识自我、不断进步,消除了学生对考试的厌烦心理。

第三,课堂讲评。重敲“双基”。课堂讲评,着重解决共性问题,如答题规范化问题、知识如何运用问题、审题方法问题等。总之,应侧重于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上,而不应过多谈分数。这样能为成绩较低的学生创造安心学习的环境,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进步的机会。

第四,能力升华,满分答题。心理学测试表明:目标明确、目标细化和目标分层有助于弱化总目标实现过程中焦灼、痛苦的心理体验,增强自我鼓励、相信自己的心理体验,从而强化人们实现目标的意志力和自我赏识的愉悦感。

为了促进学生纠正知识的不足和理解的偏差,教师评卷前要向学生明确提出满分答题的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对试卷讲评之后重做考卷,力求满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让学生在“考—评一省—做”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并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进步,学有所获,形成“我也能完成任务”的心理认同,从而肯定自我、赏识自我,并在快乐的情绪中继续学习,向更高目标前进。

第五,自我反省,自勉自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复习、考试、评卷,学生对自己前一段的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引导每一位学生反躬自省,让他们既要认识到自己成功的地方,又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陷和弱点。这样做,使学生从“被评”变为“主评”,从内心深处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赏识自我,增强学生希望进步、渴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愈挫愈勇的精神。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赏识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其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其心理健康,实现其自我完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使冷冰冰的考试更具有人情味,让学生由“厌考”转为“爱考”。

猜你喜欢

评卷考场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北京高考语文卷已现满分作文
邀你来答题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邀你来答题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