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高一历史教学效果更好

2009-05-19陈爱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历史过程教师

陈爱兰

一、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讲课前应该谈谈历史学科的作用,譬如可以讲述与本学科有关的典型事例,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使命感。另外,可把学习内容和当今的社会形势、时事紧密结合起来,如可用还没有解决的台湾问题加强历史教育,使青少年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如此,使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有用,并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二、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授之以渔”

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最好进行一次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基础、兴趣、方法和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教学方式。调查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座谈、问卷调查等。这样,教师在授课前就已经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增进了师生感情。然后,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譬如在历史学习中,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繁多,弄不清来龙去脉,理不出头绪。因此,教会学生把握历史线索是帮其学习历史的第一要务。另外,要使学生从死背课本的传统模式中摆脱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此前已经熟练掌握了初中的学习方法,他们不可能很快改变传统的做法。因此,教师要多—些耐心,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

高中学生的思维已从形象思维阶段进人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具有一定的思维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他们不像初中生那样。只是关注直接结果,而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根据这一特点变“是什么”为“为什么”。从抓住疑点人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释疑解惑中获得求知的乐趣。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导人新课时以疑导入。设置疑点,制造悬念。这样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如在讲“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一目内容时,首先提出问题:“八一三事变后,为什么蒋介石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很大的改变,从‘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转而进行抗战呢?”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英美在华利益和蒋介石政权受到严重威胁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2讲中设疑、质疑。平铺直叙的教学,会抑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扼杀其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一边提出问题,一边启发诱导。如讲“中华民国成立”时,启发学生思考:“孙中山为什么承认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呢?”这样,教师不断设置疑问,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通过联系分析,自己就能获取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提出与课本、教师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并积极参与讨论,使他们产生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的知识经验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渐趋完善。在此,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地图、幻灯、电影片断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具进行教学,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兴趣。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我利用放大了的《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上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它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

4插入。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有趣的手势。既能像“兴奋剂”一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像“调料”一样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如讲鸦片战争中清朝的腐败无能时,插入“马桶御洋兵”的故事,既可以吸引学生听讲,又深刻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官僚的愚昧无知和当时中国的封建落后。

5结尾。新课结束时,学生一般都精神不振,此时如能加上一个有趣的发问。或者师生共同畅谈学习的收获和感受,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6。巧设作业。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等。

总之。教师应高度重视高一历史教学,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也会越来越理想。

猜你喜欢

历史过程教师
最美教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历史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