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水方略嬗变

2009-05-19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09年9期
关键词:人水洪水水利

青 分

【引子】

“住在这儿,心里踏实。以前一到下雨天,心里慌得就吃不下饭。”在安徽阜南王家坝保庄圩内的家里,王蓝清道出了如今淮河沿岸人的心态。家住淮河岸边的王老汉,对于水利的理解,来自于自己身边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的那场大水,把老汉家冲了个一干二净,一家人挤在帐篷里,待了好几个月;后来,来大水家人不再慌了,因为他们已经住进了保庄圩里的砖瓦房,再也不必为洪水担惊受怕了。

这一新变化源自淮河。淮河历史上洪涝灾害多发,1931年大洪水死亡7.5万多人,1954年大洪水死亡人数降为2000多人,而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无一人因灾死亡,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防灾减灾的新纪录。

给洪水以出路

“人给洪水以出路,洪水给人以活路”,逐步从无序、无节制的人与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的人与洪水和谐,如今已成为防洪工作的指导思想。依法规范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使之适应洪水的发展规律:人类活动不要侵占洪水空间,给洪水以更大的蓄滞自由;加强分蓄洪区运用和管理,科学合理地分蓄洪水,将它作为资源,想方设法地加以利用——当代水利人将这一理念自觉地贯彻到治水实践中。

观念一变天地宽。在“给洪水以出路”理念的支配下,洪水已渐渐不再被人们视为“猛兽”,调水调沙、雨洪利用,人们正逐步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

给洪水以出路,就是给人以生路:给洪水以出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选择。人与洪水并非绝对势不两立,人水和谐相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60年来的治水实践使人们更加富于理性和睿智。

如何看待洪水,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治水思维。对待洪水态度的转变,更催生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现代治水新思维。60年间,中华大地人与水的恩怨情仇,正经历着从人水争地到人水和谐共处,人水关系的深刻反思和理性回归,让中国水利人对人水关系的认知攀升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寻求解决水资源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对策中,我国治水思路实现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大转变。在治水新思路的引领下,我国防汛抗洪工作实现了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水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转变:水利建设实现了从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的转变……

治水思路的变革

翻开中国治水史册,凡兴水为利者,大都遵循自然规律,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一座座“长虹”凌空飞越,一条条“巨龙”逶迤向前,一片片绿洲奇迹般诞生,一个个民生水利工程润泽山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以空前的力度重整祖国万里河山。如今,在曾经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两岸,矗立起浓荫覆盖的“万里长城”。上百条巨龙似的新开运河正按照人们的需要吞波吐浪,把洪涝之灾变成了灌溉和舟楫之利。

在彻底告别了旧中国水系紊乱、堤防残破不堪江河状况之后的60年间,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到“给水以出路,人才有出路”,从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到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折射了新中国在实践中尊重自然、认识规律、与时俱进的治水方略之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蓄泄兼筹”、“统筹兼顾”、“除害与兴利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水方略指引下,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的浪费、污染、掠夺,使得诸多地区缺水、缺安全之水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并引发一系列生态与环境的恶化和生态链的断裂。到了20世纪末期,江河断流,湖库淤积:地下水超采,湿地退化i围湖造地,侵占河道;水污染频发:沙尘暴肆虐——人水相争导致的不和谐景象时有出现。

历史不会忘记1998年百万军民惊心动魄的抗洪场景,正是这次洪水促使人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而加剧的人水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人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控制所有量级的洪水,通过工程建设和制度安排,给洪水以出路,就可以将洪水灾害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趋利避害。

洪水退后,人们开始深刻反思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洪水以出路是治水思路的一次深刻调整:保证河道的通畅,让洪水能够比较顺利地下泄;保护可以调蓄洪水的湖泊、洼地,尽量避免经济社会发展的过度侵占。这是我国历史上千百年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地、人水争地,转变为主动地大规模退田还湖,给洪水以出路。

实践不停,思考不止。1999年以来,水利部门总结吸取国内外治水经验教训,明确提出“治水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对水、对自然认识的理性升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单纯依靠修建水利工程根本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提出的增量供给需求,必须树立“大”的水资源观,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谋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2000年起,中国9次对长期断流的塔里木河、黑河实施全流域统一调水,使塔里木河和黑河下游濒临毁灭的绿洲生态重现勃勃生机;从2001年起,连续从嫩江向扎龙湿地补水,使生态恶化的湿地逐渐恢复原有功能;从2002年起,实施引江济大,探索通过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来进行水环境治理,激活太湖;2004年、2006年和2008年三次从黄河引水补给白洋淀,挽救了几近干涸的“华北明珠”……人水相争变成了人水和谐,人类在处理与水的关系上迈出了理智的一步,不仅利用水、约束水,也善待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

追寻人水和谐之道

水利兴则天下定,仓廪实而百业兴。新中国成立后,怎样才能使千古忧患的江河,走出一条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新路呢?1952年10月,首次离京出巡的毛泽东正是带着这个深沉的思考来到黄河岸边,他问随行的黄委主任王化云:“黄河涨上天,怎么办?”

岁月蹉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苦苦追寻,这句出自伟人之口的著名“天问”,逐渐有了愈来愈清晰的眉目,那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地完善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兴利除害的治水方略,推动人水和谐相处。

2009年7月初,南方的广西柳州市防洪堤外洪水翻滚,城内红光社区居民黄玉梅从容淡定地排练着文艺节目。而在前不久的北方粮食主产区河南唐河县,源楼村农民王士明笑逐颜开,喜获罕见春旱之后的又一个小麦丰收年。

新世纪在新的治水思维的指引下,人水和谐正成为主旋律:人为洪水让路,淮河、洞庭湖等过去人水争地矛盾突出的河湖防洪开始走向从容;黄河2000年起实施水量统一调度,虽然遭遇了大旱之

年,但母亲河已经连续十年不断流,健康生命得以持续: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连续数年波光粼粼;2006年川渝百年大旱,无一人因早死亡;2009年北方冬麦主产区严重春早,依然夺取夏粮丰收:封山育林、轮牧休牧广泛实施,封育保护面积已经超过70万平方公里,昔日治理赶不上破坏的山岭成为秀美山川,几近变成荒漠的大草原开始蓄起一望无际的绿色;涉及全国七大流域的全面水功能区划开始实施,控制河流纳污总量,减轻河流污染的管理正在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正在成为水利工作的新焦点;需水管理悄然实施,经济产业结构迅速向节水方向调整,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而用水量却出现微增长……

综观历史,人与水的关系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和谐相处,反映出人们对人与水关系认识的螺旋式进程。进入21世纪以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部门贯彻中央要求,从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积极探索,实现了治水理念、思路和方略的大调整,卓有成效地指导了新时期的水利工作,开启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新进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也就是意味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中实现生产、生活、生命、生态水利的融合。

60年来,水利人始终设有停止对治水规律、治水思路、治水方略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近年来逐步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让老百姓从水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转化为实践,民生水利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切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此,水利部部长陈雷满含深情地说:“我最大的期盼和心愿就是风调雨顺、江河安澜、山清水秀、国泰民安。我也希望全社会都能够更加关心水、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让中国的水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更多地惠泽子孙后代。”诚如斯言,这恰恰也是对民生水利、人水和谐美好图景的最好诠释。

中国水利大事记

国岩溶地区修建的第一座高坝。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

1985年

国务院发布《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实行供水收费,水利工程从无偿供水转变为有偿供水。

1986年

引黄济青工程开工,1989年竣工通水。使青岛市日供水量增加30万吨。

1987年

闽江水口水电站正式开工,是中国首次全部采用国际竞争招标方式进行建设的大型水电站项目。

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颁布施行。

199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施行。

二滩水电站正式开工。

鲁布革水电站建成,首次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建设的水利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发布施行。

猜你喜欢

人水洪水水利
人水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架构
共建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人水和谐论及其应用研究总结与展望
又见洪水(外二首)
洪水来了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水和谐”城市建设——以荆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