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水务抢滩中国市场

2009-05-19张玲菊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09年10期
关键词:水价水务兰州

孙 勇 张玲菊

“绝对不可能!”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人士针对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他们以停水要挟地方政府涨水价时说。

法国威立雅水务是全球最大的水务集团,位列世界500强,处于世界水务的领先地位,是中国水务行业的主要外国合作伙伴之一。2007年8月,原兰州供水集团与法国威立雅水务(黄河)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的外资水务公司主要是法国的威立雅集团,自2002年开始,其就开始在中国进行投资并逐渐将业务拓展到国内很多城市。2002年,威立雅获得了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以20亿元左右的价格成交,溢价13亿元之多,开创城市水业溢价收购的先河;2003年,威立雅又联合首创,以4亿美元买下了深圳自来水公司45%的股份;两年前,威立雅斥资17.1亿元巨资参股兰州供水集团……

以兰州为例,今年兰州威立雅公司向兰州相关部门递交的涨价申请称,由于企业目前的供水成本已上升到1.95元/立方米,与现行的1.45元/立方米价格倒挂,要求将水价上涨0.7元/立方米左右,达到2.16元/立方米。但在7月举行的居民代表听证会上。兰州威立雅又拒绝提供其成本结构,这更引来了大规模的质疑之声。

不单单是威立雅,还有不少洋水务也处于类似尴尬境地。而由“兰州威立雅”引发的水务市场改革的争论,再一次将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及角色定位,推至风口浪尖。这当中的复杂性已远超涨价本身。

“洋水务”加速登陆

今年以来,各地接连酝酿的水价调整机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进入水务投资领域。对于习惯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外资而言,尚处于初步开放中的中国水务市场,存在着巨大的诱惑力。根据有关规定,到2010年,全国各省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将推行产业化和市场化机制。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透露:从2009年开始,3年之内,全国90%以上县城都必须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的投资约需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再加上供水、中水回用、排水、水污染防治、南水北调工程、节水用具的研发推广等,总数将不会少于2万亿元。如此巨大投入,仅靠国家和地方财力显然无法承担。

今年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的2009国际水处理展上,与会的多家国际水务巨头均看好中国水务产业,表示未来将加大投入争抢市场。水务巨头——法国苏伊士集团高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水处理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城市人口的大幅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废水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逐渐完善的环境政策更为投资者带来了无限商机。

作为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先行者,苏伊士集团已和上海化工区签下50年的水务服务合同,前者投资8657万美元成立上海化工区中法水务有限公司,处理所有用户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其利润可谓丰厚。“污水处理每吨少则几元钱,多则上百元。”一位工作人员称。中法水务还于去年底拿下重庆水务项目,并持有60%的股份,突破了我国对外资进入水务组建合资公司不得超过50%的限制。今年初,苏伊士将亚洲总部移至上海,进一步拓展在华业务,体现出“洋水务”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另一大世界水务巨头法国威立雅也日益看好中国市场。据悉,威立雅已在中国16个城市投资了18个水务项目。除此以外,德国最大水务公司柏林水务公司去年分别在南昌和天津投资3亿元人民币和1亿美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安格利水务公司、百泰国际集团、麦克唐纳水与环境等著名水务公司也成为许多国内城市的“座上宾”,眼睛盯着的都是中国的水生意。据预测,至今年下半年,外资参与经营的供水能力将达到20%。

西安“水”变

两年前,法国的水务巨头威立雅集团对西安自来水公司的收购在进入最后程序之前,因为遭遇“外资水务将掌控中国水价”的舆论压力而不得不中止。当地一家媒体当时在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在中国水务并购战中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无阻的法国威立雅,这次在西安遭遇挫折。然而仅仅时隔两年,让人深感世事无常的是,日前记者获悉,西安自来水公司如今正试图通过“先改制,后引资”的方式主动向威立雅集团伸出橄榄枝,以期摆脱自身的发展困境。缘何时隔两年,外资依然对西水迟迟不能相忘?

西水是西部地区最大的自来水公司之一,注册资金4.1亿元,2006年卖水收入5亿多,拥有水厂7座,供应着西安市360万人口的饮水。显然,无论是资产规模、技术水平,还是战略价值,西水都是投资者眼中巨大的潜力股。

“两年前,威立雅集团曾有意对西水进行收购,后来由于争议被迫暂停,现在这个事情又被重新启动了。”一位当年参与此案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西水与威立雅的故事远未结束。”5月底,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对记者说,2007年,他的公司作为招投标的中介机构,担任了西安市国资委水务改制的顾问。金永祥告诉记者,西水与威立雅之间曾经草签的协议依然有效,这种合作虽然间隔两年,但只是中断,而非终止。“为什么威立雅对西水念念不忘?就因为拿下西水,整个西部的水务市场都尽在外资掌控之中了。”长期关注水务市场并购案的上海信诚律师事务所刘军广说,在他看来,外资近年来已经先后收购了兰州、昆明、成都、宝鸡等西部地区的自来水公司,西安是最后的一步模了。

一位知情人士则向记者透露,在当年威立雅与西水的合资暂停以后,双方的接触并未停止,而近日在西水内部风传的精简人员就与外资可能进入相关。

在威立雅对西水执著的追求背后,是外资水务巨头们对中国水务市场的信心,以及渐渐蔓延全国的水价上涨潮。

异军突起

2002年1 2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对包括水务在内的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明确了城市水业改革与推荐市场化为主要方向。自此中国水务市场得以盘活,以威立雅为代表的外资巨头,以首创为代表的大型国企纷纷“下水”。但是,近六年的时间过去了,人们发现“水下的世界很浑浊”。

而在此前,在业内人士看来,外资水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在华“潜伏”,择机而动。今年随着在水服务加速从福利向商品转变,污水处理的广阔市场和水价上涨的巨大空间形成了一块利润丰厚的“蛋糕”。在利益的纠缠中,外资开始在华“攻城略地”、构建“水务帝国”,逐渐形成行业战略优势。在这块利益“蛋糕”的切分中,一些地方政府似乎对外资格外厚爱。

“地方政府之所以如此热衷出售自来水公司,一个是因为本身严重亏损,另一个就是能拿到一笔优厚的资金。”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兰州自来水

项目卖给外资17亿元,当地政府从中拿走了12亿元;海口项目95亿元,地方政府拿走了6个亿,“政府把多余的钱都拿走做了其他用处,实际上地方政府所看重的高溢价对水务改造本身来说并没有任何益处,这只是对政府有好处。”

而在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水厂亏损频频选择外资进入之时,一个强大的外资水务军团已开始在华显现。

据了解,法国苏伊士集团北自昌图、南至三亚、东起上海、西达重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拥有22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1400万。在今年3月底,苏伊士旗下的中法水务与美国地球工程公司达成协议,收购其在天津的供水项目,中法水务持股52%、而天津自来水集团则持股48%。

而具有1 53年水务领域专业经营历史的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国掀起了收购狂潮。迄今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兰州等19个城市的21个合资项目,供水人口达到了3000万。此外,据记者了解到,这些外资水务公司的经营期限一般是在30年左右,也有50年的,而其占股权份额均接近或等于绝对控股的50%。

而据了解,在国内多起自来水项目的竞标中,高溢价成为实力雄厚外资的制胜法宝。

2002年威立雅斥资近20亿元,以净资产三倍溢价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2004年柏林水务联合体以4.8亿元的转让价格收购资产价值2.6亿的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2007年1月29日,威立雅以17.1亿元高价获得兰州供水45%股权,而底价仅为4亿多元:2007年3月,威立雅以9.5亿报价击败中法水务和首创水务,获得海口水务集团50%股权,而底价仅为3.1亿元;2007年9月27日,威立雅斥资21.8亿元夺得天津市北水业49%股权转让项目,这一出价超出其净资产额3倍。而在拿下扬州自来水公司49%股权时,苏伊士集团旗下合资子公司中法水务出资8亿元,其底价仅为1.8亿元……

苏伊士集团、泰晤士水务、威立雅集团、柏林水务等世界四大水务集团先后来华经营。至此,经过几年迅速扩张,外资占据了我国一线城市1/3以上的市场份额。外资巨头们在进入我国15年后,已经以一个庞大的中国水务版图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这样下去,水务市场将被外资所控制,是很危险的。”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孙永正对此非常担忧。菲律宾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1998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将原来地方政府管理的水公司与外资合资,合资后,居民平均水费比合资前高出76%。这些外资公司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借口绕过政府监管部门,私自修改合同,单方面提高水价,引起骚乱,菲政府不得不在2002年12月花巨额代价收回股权,终止合资。同样的事例在加拿大、南美一些国家也曾出现过。

“外资虽然高溢价进行收购,但收购之后的收益是非常丰厚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外资对自来水公司进行股权收购之后,都普遍享有协议规定的水价(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如此一来,外资在经营期限内的利润稳定在25%到30%左右,而且是高回报无风险。

在长达30年到50年的特许经营期内,水价的不断上调或许还不是国际水务巨头最重要的盈利模式。根据协议,在特许经营期满后,运营企业一般会通过有偿转让和无偿转让的方式,将水务资产移交给当地政府。以威立雅兰州项目为例,威立雅与兰州市政府签订的是有偿转让协议,也就是说,兰州政府最终要从威立雅手上把这些资产买回来。在30年的特许经营期限内,产权的权重和不确定性必将加大,威立雅能把这些资产做到多大,至今没有也不会有一个确切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30年后的威立雅一定会把投资和预期利润全部收回。

埋单者困局

在地方政府以高溢价向国际水务巨头出让水业资产的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公众将要长期为高额水价埋单、本土水务企业被边缘化,以及影响中国未来的“水危机。”

“外资水务在中国市场已经足够强大,目前是一个潜伏期,这种高溢价收购将来磐然会分摊到老百姓身上,而一旦外资形成了话语权,就会对整个水务市场和水价形成垄断。”水协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之前我国的水务属于公用事业,由政府定价,部分城市10年都没有上调水价,但随着水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水价在未来很可能市场化,“到那时正是外资谋得巨额利润的时候,也是普通居民埋单的时候。”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笔资金后面都隐藏着相应的代价,需要在其它的方面或者今后的时间里逐步拿回。”而在近日,已有多个城市的水价开始出现上涨趋势,其中大多不乏有外资身影。

外资参股水厂,高溢价收购让水价成为公众的敏感点。资料显示,国内许多外资参股水厂的城市,水价调整频繁。截至2009年5月,天津、上海、北京等19个大中小城市中,有8个城市拟调价或已调整了水价,其中水价最高的城市为天津(3元/立方米)。几年来,兰州的水费已经上涨了几次;深圳的污水处理费三年多已经上涨了四五倍。在质疑被外资高价收购股权或经营权的地方水价调高的同时,坊间出现“政府收钱,公众埋单”的不满呼声。

事实上,水务市场纷乱的现状已经引起我国政府高层的关注。2009年8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司长陆克华在“60年城乡建设成果通气会”上表示,住建部已派遣多路调研组,去调研各个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吸引民营资金进入做准备。随着新一轮调研的结束,水务相关政策的重新调整、监管制度的完善健全有望展开,外资在中国水务市场的发展也将因新一轮政策调整呈现新的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在城市水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行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无可厚非。但水业资产的转让,应该依据资产净值,按平价原则进行,让投资人在服务价格上进行竞争,将市场化所带来的好处和实惠真正让给老百姓。水业改革发展到现在,应当摒弃以往引进外资、溢价转让的思路,转而充分考虑城市供水事业公共性、公益性强的行业特点,将自来水厂和排水中的污水处理厂等盈利项目,与配套管网等非盈利项目相配套,从而实现企业并购理论中的重组效应和协同效应。与此同时,政府应建立并健全规范的监管体系,在通过引入资本力量解决水业问题的同时,对新体制进行有效监管,这或许才是人们所期望的“水务改革的方向”。

猜你喜欢

水价水务兰州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兰州琐记
水务智慧巡检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建设探讨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水务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探讨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