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09-05-14王林昌

魅力中国 2009年32期
关键词:研究性物理科学

王林昌

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目的在于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知识的探究过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性学习为中学物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借助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提升物理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为了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物理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转变师生观念和教育理念

我们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仓库,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结果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欠佳。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此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让研究性学习走进物理课堂。

二、要为研究性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物理教学中要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间互动探究共同学习,教师要做好三方面铺垫工作。第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物理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例如物理学家奇特而伟大的构想和重大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第二方面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魅力。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仿效科学研究思路,认识物理学发展特点,提高物理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方法论等内涵;第三要使学生了解物理是一门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能够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的学科,如:物理与能源开发、能源与环境保护、高性能材料应用等,都给人类带来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物理研究性学习具有形象新奇的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性学习兴趣的热情。

三、使课堂成为物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

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大变革,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在课堂,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新动机

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是探究的起点。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学生,推测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所能达到的程度,认真分析研究教材,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探索、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例如:在进行“动量定理”教学时,可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疑:取一个带细线的物体,问学生要把物体提起来,是动作快容易成功还是动作慢容易成功?大部分学生会脱口而出动作快些容易成功,但实验演示结果却大出意料,动作缓慢可把物体稳稳地提起,而快速提物体时,线却一下子断了。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产生这种有悖常理的物理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解题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将“探究性”实验引入到学生对科学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就有可能从整体上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如“变压器”的教学,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原、副线圈匝数比得出的对应电压数据不是严格的正比关系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引导学生猜想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猜想,适时提出:如果是实验误差造成的,那么这一误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时提出“漏磁”损耗,再让学生“试一试”,并指导学生拔出铁芯,进行“漏磁”是否影响到副线圈两端电压的实验探究,猜想得到证实,从而得出在没有损耗的情况下变压器改变交流电压的规律。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放探究学习,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可能终身不忘,通过教师精心设问,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知识有所“创新”的解决问题,在实施创新行为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通过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教师可通过开设科学方法专题讲座加强教育,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一些重要的常用的物理科学方法。例如可通过开设方法总结专题讲座,利用教材中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磨擦力大小的因素,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具体实例加以剖析,使学生较全面地体会该方法的内涵,使学生学习物理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接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是由师生自主选定课题的课外研究性学习。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应注意收集物理中可深化探讨的知识点并进行挖掘,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提出一些既有物理知识延伸还有探究价值的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目前大多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还相对薄弱,教师可发动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及上网查阅、搜集有关资料,再引导学生分组对课题认真分析,提出预期目标,探讨设计方案,最后根据方案进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一系列研究过程亲身经历,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养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总之,在物理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研究性学习必须强化参与意识,落实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并通过师生间的探究互动,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使物理教学上开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猜你喜欢

研究性物理科学
留言板
点击科学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科学大爆炸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科学拔牙
研究性学习案例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