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2009-05-14仝玲玲

魅力中国 2009年32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

仝玲玲

摘要:近年来,中小企业境外上市成为一种时尚和热潮。首先是国内股市由于种种原因受限,尤其对于中小企业,它对社会财富的贡献率占了80%以上,但在国内却只获得30%左右的金融支持份额;其次,海外市场相对成熟,而上市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来自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的新兴民营企业都在海外市场顺利上市,这些企业不仅筹得了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整个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水平也因海外市场对上市企业的严格监管而有了长足发展。但风险和利益是并存的,没有无风险的利益,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海外上市背后,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都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 上市风险 创业融资

一、中小企业境外上市的外部风险

(一)外部风险

1.高额的运作成本和中小企业规模劣势风险。 海外上市成本包括融资成本和制度成本两个方面。融资成本是企业首次融资的费用,制度成本是企业每年维持上市所需的支出。融资成本可以又分作固定费用和浮动费用两部分:固定费用包括专业费用、印刷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具体有上市费、证券律师费、审计费、财务顾问费、承销商费、印刷费以及其他费用,一般不低于500万元;浮动费用主要指包销佣金。制度成本主要是专业费用,为一百万至几百万元不等。而在纳斯达克融资成本一般约占融资额的10%以上,在香港更是高达20%以上。即使在香港创业板费用一般也要达到10%—15%,新加坡上市费用稍低,为8%—10%。而国内的主板上市,虽然存在隐形成本,但是,融资成本一般不会达到融资额5%的水平。同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为了取悦国际投资者,不得不降低招股价,减少筹资额。而且国内上市的相关费用是在上市后支付,而国外中介机构一般都是先收取佣金,这对于那些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上市地点和上市时机选择不当的风险。上市地点的选择和上市时机的把握是制定海外上市方案的一个重要方面,两者对上市效果都至关重要。上市地点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海外融资成本和费用的大小,甚至会影响整个上市活动的成败。由于地理、政治、文化和法律环境等的差异,市场选择不当往往就会出现股票发不出去或被迫降价减量的风险,而且还会对今后融资或重新再次发行股票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果发行上市的时机选择失误或出现市场突发因素,就会面临出现股票滞销或被迫降价减量的风险。

3.有可能遭遇中介机构欺诈的风险。 企业海外上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性特别强的中介机构参与。需要承销商提供专业指导,参与公司的商业计划、融资推介报告、招募说明会、联络投资者等,最后完成上市以后以及融资整个过程。除非特别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一般很难聘请到最出名的投资银行作为自身的主承销商。如果中小企业选择一个对本行业不了解、专业水准不高的承销商担当主保荐责任,可能导致发型失败。中介机构的选择,特别是承销商的的选择是影响中小企业海外上市风险的重要因素。

4.与投资者关系和对其股票认可程度掌握不准的风险。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规模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投资取向。如果不能准确第把握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取向,盲目决策,无的放矢,就很有可能导致发行失败。因此,在确定发行上市方案时,公司必须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确定合理的市盈率和价格区间。否则,很可能出现被投资者冷落的局面。其次,国内企业只要得到获得监管机关批准就可以成功上市了,而在国外则不然,若没有转变这种习惯性观念,与投资商没有做良好的沟通,很可能会出现上市失败的风险。

(二) 内部风险

1.重组方案确定不当的风险。在上市前对业务和资产进行重组,目的是集中主业和优良资产,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资本利润率,为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如果重组改制方案不能体现核心业务,不能体现自身优势和抗风险能力,不能展示良好的发展前景,或不符合境外投资者的判断习惯,就得不到境外投资者特别是国际专业投资机构的认可,股票初次发行就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2.发展规划和前景不明朗的风险。投资者出资购买的是上市公司可预见和有前途的未来,而这与企业的发展规划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不能通过制定并描绘一副令人信服的发展蓝图,让投资者确信这家上市公司又准确的市场定位、合理的产业结构、较强的竞争实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投资者就不会购买该公司的股票。

3.信息成本及披露风险。信息披露不仅仅是监管部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吸引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良好的财务信息披露也是给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按国内标准,在国内完成上市审计有30张表格需要填。如果到了国外,根据国际会计标准上市审计需要填的表有2000张,工作量差别之大可见一斑,而且上市之前和上市之后企业都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做。

4.上市后资金的用途及管理风险。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如有融资机会,都是用尽招数使融资额度最大化,一次性就要募足多少年使用的发展资金。实际上在美国市场,融资完全是一个市场性行为,最多的有上市公司一年融资数次的。只要上市企业有项目、有需求、有好的业绩和增长,融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如果企业在市场融到了很多资金,没有任何用途,不带来业绩增长,有些中国企业,随意改变资金用途,要么存在银行,要么给券商做资金管理,到了再次需要融资那就难上加难了。

二、中小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一)分析企业自身的实质需求

我们国家目前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确实融资渠道狭窄。主要原因是当企业发展状况良好,有持续增长能力时,完全可以靠企业内源融资、贷款、国内上市、引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或资金富裕的国内上市公司为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为企业筹集发展资金,而不一定非要走成本高昂的海外上市之路。一般来说,好的企业和项目是不缺资金的,主要问题还是企业自身。因此,企业在选择海外上市之前需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企业目前是否拥有能为企业带来持久性盈利的优质项目,从而出现较大的融资需求。正常的融资需求应该派生于能带来高回报率的投资项目,如果缺乏有前景的投资项目,而单纯为融资而融资,那只不过是把“圈钱”冲动从国内市场延伸到国际市场。

其次,海外上市是否最适合本企业的融资方式。融资方式的选择,除了成本因素,还要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考虑未来企业主要业务所在地以及交易币种。

再次,企业是否充分认识到海外上市可能带来的风险后果,如前面风险分析所述,通过海外上市融资是诸多融资形式中成本最高的一种,不但会分散企业的控制权,造成更多的人分享企业高成长利润,而且在不熟悉和不适应国外资本市场运营规则的情况下将面临巨大的法律和市场风险。因此,企业决定在上市之前应该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必须有长远的规划,清楚上市之后企业应该作什么,募集到的资金投向和方案的可行性。

(二)谨慎选择海外上市的地点

上市地点的选择对拟上市民营企业来说非常关键,企业应该根据自己公司的规模、所在行业、拓展领域、证券交易所的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所。除了考虑综合上市成本之外,选择上市地点一般还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一是拟上市市场对企业的要求。企业应该选择能达到上市要求的市场上市。我国民营企业境外上市一般集中在香港创业板和美国NASDAQ。二是拟上市市场发展状况。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具有操作规范、市场容量大、投资者基础广阔、资金流量大、国际号召力强等优点。在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市,企业能获得较大的融资金额,股票表现会更加活跃,企业知名度能大大提升。

另外,民营企业到美国上市能获得较高的国际地位。可以看出,香港上市的门槛设置比美国NASDAQ的低,上市费用也相对低廉,更适合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美国NASDAQ上市费用高,但融资金额大,适合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

(三)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

一般中介机构,特别是财务顾问在整个上市过程中协助企业完成“一揽子”投融资服务,帮助企业设计改制与重组方案,进行陈层次改制、重组,是企业全面具备上市条件,与其他中介机构共同将企业成功运作上市。所以,在考虑自身的资金需求及海外上市后资本市场对企业的具体要求的同时,应慎重考虑选择一个优质的财务顾问,与企业共担风险、利益共享,这是整个上市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和保证,对于公司规范化运作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民营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及再融资都有很大帮助。

(四)建立一支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

有些企业很好的产品,但缺乏很好的经营、管理团队。要注意吸纳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使管理规范化,形成经营管理团队;这样才有可能有投资人来投资或者买公司的股票、帮助公司早日上市。

三、结束语

不管是何类的中小企业,在国内上市或者在境外上市,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尤其境外上市,一定要事先对当地的经济、地域文化、政治局面、法律制度了解清楚,要做好企业来自各方面风险防范措施,以免因境外上市的风险使其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武士国、宋立.《创业投资:国际经验与中国抉择》.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彭丁带.《美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3]范柏乃.《创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4]吴家曦.《中小企业创业经营法律风险与防范策略》.法律出版社.2008年。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探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析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