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问题探析

2009-05-14苑春平

魅力中国 2009年32期
关键词:财务状况报表财务报表

苑春平

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离不开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以一定的指标体系集中描述企业资金来源与运用、资金循环和周转、成本费用和盈亏损益情况,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观察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衡量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提供重要的依据。然而,在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时,若过分拘泥于财务报表本身而忽视另外一些重要因素,就会导致阅读和分析的失败。因为财务报表并不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全部资料。一般来说,财务报表主要是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成果,但并不一定提供报表外的财务资料和非财务方面的资料。所以,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成果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财务报表的局限性给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的影响

财务报表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每一张报表所提供的资料并不相同,不仅用于某一个目的,也不可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所必需的全部资料。

财务报表只是对企业内部财务情况的总结,没有从联系企业的外部环境来考虑,而且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只是根据报表上的数据进行的。因此,在阅读和分析时,要广泛搜集必须的资料,如搜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财务资料、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本企业的影响、以及对本行业的经济前景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都表现为绝对数字,这些数字的产生也同样存在局限性。例如,财务报表中资产的数字是企业实际取得的成本,但可能与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相差甚远。

财务报表的数据都是过去的,而过去的数据是否可以提供给使用者作预测的依据,尚有疑问。特别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经营范围、市场需求有大变动时,财务报表能否完全有效地推知未来,作为预测、决策的有用信息;显然有其局限性。这样财务报表内容的利用价值便值得研究。另外,有些企业可能通过技术处理,采取一些手段来掩饰、粉饰其财务报表。

(一)应重视财务报表的附注、附表和其他财务资料的运用

财务报表的附注这部分内容虽未列入正表中,却丝毫不能降低其阅读和分析的价值。在西方国家,财务报表之外的揭示,尤其是财务报表附注越来越重要。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中有关问题进行的详细说明。其中可能包括与使用有关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项目的额外资料,还可能包括影响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以及资产负偾表中未予确认的资源和义务。例如:无形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一般只能够确认为取得无形资产,且实际已发生了支出,才能作为无形资产计价入帐,否则即使企业拥有某项无形资产也不能作为无形资产。这样就可能存在企业实际拥有某项无形资产,而其财务报表上得不到相应揭示的问题。最典型的是商誉,有的企业确实存在,确实能够为企业提供在较长时期内取得高于同行业正常收益水平的盈利。然而制度规定企业通过自身经营管理而建立的商誉不能作为无形资产入帐,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

(二)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在未来某事件发生或不发生的情况下,最终会带来收益或损失,但现在无法确定的情况、条件或因素。这些事项不正式列入会计资料之中,但这些事项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便会改变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对它们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它们的潜在影响加以考虑。

(三)为他人担保的项目

企业有可能以自己的一些资产为他人承担某种责任,比如为他人获得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为他人购置物资担保等等。这些担保是企业潜在的负债。如果为其提供担保的人经营上出了问题,企业将负有联带责任或受联带牵累,这种潜在的负债也有可能改变企业的财务状况。

财务情况说明书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和周转、税金缴纳及各种财产物资变动情况;会计政策的说明,主要揭示会计核算方法的变更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要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报出财务报表前发生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等。这些情况都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

企业间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将导致不同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譬如,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后进先出法,两种方法下销售成本,期末库存、利润都存在差异。又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的规定,即使企业的经营状况一样,也会因采用折旧方法不同,而使经营成果有所区别。因此,即使两个企业同属一个行业,也会由于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使财务比率不同。

二、非财务资料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成果的影响

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除去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外,最重要的无非是利用财务报表预测企业的经营态势,进行投资决策。而预测经营态势,进行投资决策除需对财务因素作分析和评价外,还需对非财务方面的因素作出谨慎的评价。譬如,企业最高管理层人员的经营管理风范和管理质量及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的道德、声誉和社会环境问题,这些虽然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投资决策的结果等产生着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的同时。也不时暴露出一些工业化的弊端来。环境污染、不顾及社会利益,员工超工时的连续作业及员工工伤事故时有发生等。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的企业,不仅受到了社会的抨击,而且也受到员工的抵制。这种现象产生的后果有:因为企业若违反道德、破坏环境就会发生一些额外的支出,使企业费用开支急剧上升,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即使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良好,但不能取信于社会,也不能算好。因为企业的社会形象甚差,给社会公众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无疑阻碍了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进一步地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状况报表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分析法在中小企业管理诊断方面的应用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思路
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及风险控制的问题研究
镇长看报表
基于CFaR模型与Logistic回归的财务困境预警研究
月度报表
月度报表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