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模型建立的分析

2009-05-14李承志

魅力中国 2009年32期
关键词:财务预警现金流

李承志

摘要:任何财务危机都有一个从逐步显现到不断恶化的过程,在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所谓防微杜渐,就应及早发现财务危机的信号,探讨了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构建项目投、融资决策分析体系及优化资本结构等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财务危机 资金结构 现金流 财务预警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是指根据财务信息,利用核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结果以及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财务恶化的苗头,采取措施化险为夷,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财务预警的方法通常分定性和定量。

一、财务预警的定性分析方法

(一)标准化调查法,又称风险分析调查法

即通过专业人员、咨询公司、协会等,就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调查与分析,并形成报告文件,以供企业经营者参考的一种方法。之所以称此方法为“标准化”,并不是指此方法所使用的报告文件或调查表格具有统一的格式,而是指运用这种方法所提出的问题对所有企业或组织都是有意义的、普通适用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正在于此,但其缺点也有此而生,即这种方法对特定的企业来说,无法提供特定问题、损失暴露的一些个性特征。另外,该种方法所使用的表格没有对要求回答的每个问题进行解释,也没有引导使用者对所问问题之外的相关信息作出正确判断。

(二)“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即把企业财务运营病症大体分为四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其典型症状。1.财务危机潜伏期:盲目扩张、无效市场营销、疏于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资源分配不当、无视环境的重大变化;2.财务危机发作期:自有资金不足、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利息负担重、缺乏会计的预警作用、债务拖延偿付;3.财务危机恶化期:经营者无心经营业务,专心于财务周转、资金周转困难、债务到期违约不支付;4.财务危机实现期:负债超过资产,丧失偿付能力、宣布倒闭。

如果企业有相应情况发生,就一定要尽快弄清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以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财务正常运作。

(三)管理评分法

美国企业家在对企业的管理特性以及破产企业存在的缺陷进行的调查中,对几种缺陷、错误和征兆进行了对比打分,还根据对破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大小程度对它们作了加权处理。(详见表1)

用管理评分法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评估时,每一项得分要么是零分,要么是满分,不容许给中间分。分数越高,则企业的处境越差。在理想的企业中,这些分数应当为零。在18到35分之间构成企业管理的一个“黑色区域”。如果企业所得评价总分位于“黑色区域”之内,企业就必须提高警惕。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使总分数降低到18分以下的安全区域之内。从上述评价项目可知,管理评分法时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企业失败源于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该方法简明易懂、有效。当然其效果还取决于评分者是否对被评分公司及其管理者有直接、相当的了解。

表1 管理平分法

资料来源:《高级财务管理》,张兆国.2005年7月

二、财务预警定量分析方法

(一)经营安全率

是由两个因素交集而成,一是损益平衡点安全率,一是资金安全率。

损益平衡点安全率计算方法:

损益平衡点安全率=100%-损益平衡点劳动率

损益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额)]

损益平衡点劳动率=损益平衡点销售额÷销售额

资金安全率计算方法: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他人资本与自由资金比率

资产变现率=资产变现金额÷资产账面金额

他人资本比率=他人资本÷[自有资本+他人资本(总资本)]

计算资金安全率时,所谓的“资产变现额”就是企业立即处分其所有资产后可以变成现金的总数。在计算资产变现价值之际,要以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一一加以估算加总而得。

经营安全率落在第1象限,表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应该采取有计划经营扩张策略

经营安全率落在第2象限,表示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尚好,但是市场营销力显有不足,应全盘研究对策,以加强企业总体行销力,创造企业应有利润。

经营安全率落在第3象限,表示企业经营已陷入经营不善的境地,随时有关门的危机。如果经营者缺乏企业重整决心,不拟定有效的重整计划,持续地进行企业改造,那么企业面临寿终正寝之日也就不远了。

经营安全率落在第4象限,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已露出险兆,经营者应将改善财务结构列为首要之务,要求全员积极进行开源节流。此时对市场行销力应采取适度成长策略,并且要求营销部门对顾客做必要的筛选,以防止不良销售损失,加速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

经营者必须有将企业经营安全率永远落在第1象限的决心,并采取必要之作为,则企业定然可永续经营。

(二)单一财务比率分析法

单一模式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走势恶化程度来预测财务风险。按综合性和预测力大小,可设立以下比率:

债务保障率=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这3个比率的特征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不断下降;具有长期趋势而非偶然。

3.多变模式。多变模型,是指运用五种财务比率进行加权汇总,并产生判断财务危机的分值——Z值,并据其预测财务危机的模型。最早的“Z计分模型”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创造的,主要用以计算企业破产的可能性。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010x5

其中,Z值为判别分;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该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净额相对于资产总额的比率,说明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该比率用于说明企业在一段时间的累计获利能力的大小;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该比率用于衡量总资产的获利能力;

x4=(普通股市值+优先股市值)÷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该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在负债超过资产时,企业无负债能力前,其资产可能跌价的程度;

x5=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总额,该比率用于衡量企业资产取得销售收入的能力,说明企业资产周转的速度。

以上五个指标都是正指标,所以当Z值越低时,企业越有可能发生财务危机。当Z值低于2.675时,则表明企业具有了发生财务危机的前兆;反之,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小。当Z值小于1.18时,企业将存在很大危机;当企业Z值处于1.18-2.675之间,该区间称之为“灰色地带”,进入此区间的财务状况是极不稳定的,管理者就应该提高财务危机的警觉性。

参考文献:

[1] 鈄志斌.《防范财务危机的八项措施》.《会计之友》.2006年第12期;

[2] 管磊.《浅析企业财务危机及其预警分析》.《化工技术经济》.2006年第10期;

[3] 阎达五.《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4] 霍煜蓉.《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思考》.《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6月。

猜你喜欢

财务预警现金流
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风险管控的思考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价值创造导向下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
浅谈重视企业现金流控制营运风险
企业现金流与财务管理价值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重庆市独立院校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