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品鲜”挑战四川美食,独特口味赢市场

2009-05-11

生意经·经营金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表嫂农贸市场拉面

杨 林

杜洪、桂成翠夫妇是四川宣汉县人,今年36岁,婚后一直在广东打工,杜洪搞室内装修,桂成翠在一家毛织厂做工,一做就是12年。2007年8月,杜洪父亲去世后,想着家里母亲无人照顾,孩子在广东上学语言有障碍,杜洪一家人回到老家有了创业的打算。从杂志上看到“一品鲜”的连续报道后,感觉这个项目不错,就和妻子商量去总部加盟。

听说杜洪要去河南学做面,表哥第一个反对:“四川的面好吃是全国出了名的,还跑那么远学做面?是不是脑壳有问题呀!”母亲也坚决不同意:“放着活钱不晓得挣,还要拿钱去打水漂。”

家里人反对,两人就悄悄行动,也没打电话通知总部,先来个“火力侦察”,看“一品鲜”到底有没有宣传说的那样好。2008年10月24日,夫妻俩到了荥阳,去超市、面馆一看,到处是“一品鲜”,原来,“一品鲜”在荥阳当地早是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两人放了心,去到总部,受到热情接待,王总要他们先不忙着做决定,带着他们去生产车间实地考察,第二天一早,看到总部忙个不停地生产,一天几十袋面,才放心地交了钱。但王总坚持,先交一部分钱,余款等机器全部到了后才交。用了7天时间,掌握全部了技术,总部当着两人的面调试好机器后,才让他们回家。

回到宣汉,杜洪夫妇在离西门农贸市场不远的鱼禅寺租了一间门面,按总部的统一要求设计装修,最里间做操作间,外面的一间销售。2008年12月8号,杜洪的“一品鲜”拉面正式开始生产了。第一天,杜洪夫妻俩加上老婆的弟弟弟媳忙活了一个上午,几个人把生产出的拉面摆出来,见到行人就送。杜洪想,自己的面还没人知道,先免费让街坊邻居品尝。一尝后,人人都说好,建议他把面送到农贸市场卖,这样就近购买更方便。

当天下午杜洪又做了一袋面,拉了面去农贸市场送,让人家试卖。可农贸市场的摊主连多看几眼也不想看,更不想听他口嚷,人家说:“拉面馆子里卖的拉面比你这个好吃,我们都习惯了卖‘活面(四川方言,意为鲜面),你这个放在我这里占地方。”没办法,杜洪只能把面全部拉回。

第一次送货就受挫,大家并没有垂头丧气。想起杜洪的表嫂在西门市场卖豆制品,不如送到她的摊位去试卖。表哥说:“要试卖没问题,但必须我先尝。过了关才行。”杜洪当即给表哥煮了一碗面,表哥刚吃了一口,连声说好吃,一口气吃完后连声夸赞:“想不到‘一品鲜面条这样好吃,比拉面馆的拉面好吃。这面在宣汉一定有市场。”第二天,杜洪只给表嫂送去了10盒面。当天就卖完了。第二天还送去10盒,一会儿表嫂就打电话来要面,又送去30盒,不到收摊,都卖光了。一连几天,杜洪都带着样品跑农贸市场。很多吃过“一品鲜”拉面的都去农贸市场询问卖面的摊主有没有“一品鲜”。这一问,许多摊主才忙着要了面。不到半个月,宣汉的10个农贸市场都摆上了杜洪的“一品鲜”。12月,共销售“一品鲜”拉面一万多斤。2009年1月,春节临近,各个农贸市场的销量稳中有升,月底一算帐,共卖了14000斤面粉,比上个月足足多了4000斤。

记者现场采访:

2月25日,早上7点半,记者受一品鲜总部王威总经理的委托来到杜洪的生产车间,几个人正干得热火朝天。桂成翠告诉记者说:“其实生产流程很简单,面粉经过和面、揉压、切面、包装等几个环节后,就可以销售了。记者问:“成品面口感这么好,里面添加化学成分没有?”小桂说:“有这样疑问的顾客我们天天都能碰到,有人不相信,我们就让他到店里来看生产的全过程。去年有一个防疫站的,买了我们的拉面去做化验,结果没发现任何添加剂,不但自己家里经常来买‘一品鲜,还当起了我们的义务宣传员。”小佳一边说一边指给记者看贴在显眼位置的承诺书:凡发现“一品鲜”所生产产品添加任何化工原料者,每斤奖励现金2万元。

每天他们很早就起床,一直忙到上午11点才能松口气,杜洪和侄儿送面,妻子及妻弟等人生产。每个农贸市场的要量不一。最多的农贸市场一次要送100多斤。记者跟随杜洪去了几个市场。在离杜洪“一品鲜”不远的西门市场,见到了摊主周群英(也就是杜洪的表嫂),她说:“每天来买一品鲜面的不少,一早就有人买了回家当早饭,下午四五点是高峰期,我年前天天卖七八十斤,最多还卖到了120多斤,现在也要卖60斤。一斤赚5毛钱,一天光面就能挣50块钱,比我以前上班强多了。”九龙市场的曾怀蓉,自己找上门要卖“一品鲜”的:“我原来还不晓得‘一品鲜是个啥东西。天天都有人来我摊子问,我打听到以后自己先买了几盒带回家煮,都说好吃,面绵软,有筋道,不浑汤。第二天我就打电话喊送面。开始不敢多拿,每天拿20斤,那晓得才过几天上午都不够卖,现在天天在卖50斤左右。”板桥市场的冉小林姐妹,分别摆摊3年了,姐姐一开始就卖“一品鲜”,量也不大,每天就30多斤,妹妹觉得没多少赚头,临近春节时,见姐姐每天能卖到100多斤,妹妹也动了心,现在俩姐妹都做起了“一品鲜”的销售。还有王家坝的石老板、八仙市场的孙老板……都把“一品鲜”做得得风生水起。

杜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品鲜”有两种规格:10片装批发1.6元,零售2元,12片装批发2元,零售2.5元。除去面粉、包装盒、商标、人工、水电、房租等成本,第一个月赚了3000多元,2009年1月份生意稳定后,赚了4000多元,2月份因春节生意稍微淡了一点,但每天也要生产五六袋面。因为杜洪现在仍干着装修,没有太多时间去跑市场,销量还没有真正上去。杜洪说,“宣汉的面馆、火锅店多,要是开发出这些市场。销量肯定大;附近的普光镇有个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场,那里的工人有一万多,那里也是一个待开发的大市场。我准备今年好好将市场做起来。”

谈到自己创业的体会,杜洪说,“找到好的项目。自己多动脑筋,不怕吃苦,就不愁赚不到钱。”

猜你喜欢

表嫂农贸市场拉面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表嫂生意经
古荡农贸市场七成商户 享受摊位费减免政策
一碗拉面加个蛋
《花乱开》
因为她好,所以我好
什么最贵
100张纸条的幸福
买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