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色

2009-05-05罗来文

山花 2009年8期
关键词:牌坊彩绘图案

牌坊又称牌楼,古代叫“绰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称“衡门”。隋唐出现“乌头门”。自宋以后,牌坊就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艺术和门类。后来演变为一种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名曰牌坊。随着社会的进展,在市井交通要道或十字路口设立专为悬挂匾额的纪念性建筑物,称之为牌楼。除了用砖、木、石等制作的永久性固定牌坊外,还有重要活动、庆贺节日搭造的临时性牌坊。北京国子监、雍和宫、小西天多见木制彩绘牌坊。

一、木制彩绘牌坊的介绍

1.牌坊的结构

牌坊修建,一般高达丈余,有的高达两丈以上。木制结构牌坊,均用以颜料彩绘花纹。牌坊的坊牌或坊柱上镌刻相应文字、楹联。坊牌、坊楣、坊檐上雕镌镂空花饰图案和戏剧等,特别是木制结构牌坊整体建筑图案鲜艳,雕龙画凤,显得光彩夺目,金碧辉煌。在颜色的搭配上也有讲究,庄重而不失典雅,明快鲜亮,冷暖结合。

2.牌坊的功能

牌坊、牌楼都是呈门洞式的建筑物,上面可题字,多用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街道口,能起到入口标志、进行导向、组织空间、点缀景观的作用。

3.牌坊的寓意

牌坊的建立,随意性不大,往往与名胜或街市要道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古代城镇的布局结构上,既突出牌坊所旌表的人与地点,又表现一种古朴的整体美。

二、从彩绘牌坊的色彩中分析中国古代色彩的合理性应用

1.中国古代色彩的概述

中国的色彩科学研究相对较晚,但是也有自己的色彩、配色及色彩的运用及其要求。尽管在公元前8世纪的周代就已经对王室、官服的服装色彩做出了规定。如《尚书·虞书》中“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后又提出了青、赤、黄、白、黑列为正色,与绿、红、碧、紫、骝黄、绀、缃、塬、黛、灰等间、杂色合成“五光十色”的说法。可以说复合色彩学的科学原理,但其中也包含了某些封建、迷信的成分。如在建筑用色方面,统治者把建筑物上的色彩赋予了阶级内容,在礼记中规定:“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土。”这些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明显地反映在建筑的等级与色彩上。周代规定青、红、黄、白、黑为正色。宫殿、柱墙、台基多涂以红色。这种以红为高贵色彩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自汉以后红色在等级上退居黄色之后,还利用青、红、白、黑、黄色彩的组合与对比,出现“彤轩紫柱”、“丹墀缥壁”、“绿柱朱榱”众多变化的建筑色彩组合。

2.从彩绘牌坊中观中国古代色彩

从牌坊的用色上可以看出(如图1,北京北海公园牌坊),红柱,黄、绿色琉璃瓦坊檐及檐下施以“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等彩画手段,加强了建筑物阴影中色彩冷暖的对比,构成富丽堂皇的色彩格调。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色,蓝、绿之间也以少数红点缀,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从环境上来看,华北平原地区,冬景色彩单调,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

3.牌坊上古代色彩应用合理性的分析

(1).色彩与心理

色彩的视觉感知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如图2,“红黄青蓝”四色是彩绘牌坊的主要颜色。红色调:热烈;黄色调:光明充满希望;蓝色调:冷静,崇高与理智。应用这些鲜艳的颜色再配以金色进行装饰,设色大胆而对比强烈,体现尊贵、豪华、显赫的地位与气派。

(2).色彩的表现性应用

从牌坊用色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色彩配色也有一定的讲究与规定,在构成建筑彩画的图案上规定“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谓之绣”的理论定义。用色彩构成的理论来分析我国古代色彩应用的合理性:

a.高纯度色组合的表现

红色和蓝色系列的高纯色相,色相间对比强烈。富有热烈、激奋、朝气、活力的调性特征,充满生命活力的色彩意象,给人以太平盛世之感。

b.清色系色彩的应用

在蓝色和青色中均加有白色,来提高色相的明度,给人以清亮明快之感(如图2和3),应用在坊檐下,虽然是牌坊的暗面也不会显得灰暗低沉。应用在坊牌上,在红色底的衬托下亦显明朗,配以清秀的图案,或是花草或是中国共生图形显得相得益彰。

c.纯色调与中明调、明色调的组合

大胆运用“红、黄、蓝”三种纯度较高的色彩,配以青色及其青和蓝的渐变颜色,色彩跳跃适中,非常协调,让整座牌坊富有风雅感,如图4。

d.对牌坊色彩的解构分析

通过对牌坊色相对比、明度对比、色彩面积及比例关系、色彩调和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牌坊的色彩具有典型的艺术风格,红色调为主,青蓝黄色调为辅,金色和黑色点缀的色彩搭配。整体色调华丽繁华,形式欢快。凸显皇家的统治者的宏伟,如图5。

e.色与形的表现构成

坊柱和坊檐下的弧形结构有采用高纯度的红色系,动力感很强,有力度感,扩张力。坊楣和坊檐及坊牌上的对称图案,都采用青蓝两组冷色系,是静力感表现,非常深沉、平和。动静结合,协调统一。 图案“龙”用金色来表现,蓝色的底色和金黄的图案,这种色彩补色的搭配不仅起到点睛的效果,而且还体现了皇家至高无上的寓意。同时这也是很好的视觉符号,让人一看就明白这座牌坊与那些青砖灰瓦的民居是不同的。此外,用金色和黄色这些前进色做点缀,突出了视觉空间感,如图6。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对色彩的表现应用是很到位的。不只是牌坊,还表现在亭宇(如图7)、刺绣(如图8)等上面。试想在日落黄昏,寂静悲凉的深秋,古道送友,如果是在一座富有情感色彩的亭子里,这样是不是更能为你们的分离增添一些依依不舍或是给悲伤的心情增添一丝暖意呢,诸如“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江南衰草遍,十里见长亭”;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能带来不同的意境,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金秋烂漫,赤厅相依,又是何等的美景哩。

三、小结

中国古代的色彩也是丰富多样的,而且对色彩的表现大体上是科学合理的。中国色彩作为设计视觉传达符号的重要部分,最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种意境美,追求“天人合一”的东方哲理精神。我想这也是色彩应用的最高境界了吧。但是在现代的设计中,我们却很难发现中国颜色的合理应用。杜卡斯教授说过,一个好的设计是应该扎根于它本国民族的。在现代设计里能合理地应用民族色彩,让我们的设计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罗来文(1972—),男,江西南康人,现任天津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室内)。

猜你喜欢

牌坊彩绘图案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彩绘“未来之星”
4300吨挤压机牌坊安装
白家牌坊
西递牌坊
彩绘生活
彩绘是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