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路不开何谈文化

2009-04-30于立生

廉政瞭望 2009年3期
关键词:错话饭碗耶稣

于立生

日前,上海《新民晚报》一篇《新英雄闯荡上海滩 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针对说上海话的上海人,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此言论被认为严重伤害了广大上海人的感情,文章作者李大伟被“人肉搜索”。目前,该报社已致歉,相关编辑也被停职。

《约翰福音》有个小故事:耶稣说了一句话,旁边站着一个差役,用手掌打他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么?”耶稣说:“我若说得不是,你可以指证哪不是;我若说得是,你为什么打我呢?”而今发表“不妥”言论的李大伟和编其文章的编辑,遭遇跟耶稣有些相似,遭了“人肉”砸了饭碗。看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是很容易的,但践诸于行,是何其不易。

“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如此贸然,如此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当然我也并不认同。但是我却主张对“错话”宽容,即在于就“错话”可以进行驳斥,但却不应“扣帽子”、“打棍子”、砸饭碗。事物总是相对的,如无“错话”,何来正确的话?如不对“错话”宽容,又何谈“去芜存精”、“去伪存真”?倘是动辄因言得咎,又何谈言路广开?言路不开,何谈文化呢?

上世纪30年代,作家易君左写过一部游记《闲话扬州》,批评扬州,结果就引火烧身。扬州人愤然而起,组成声势浩大的“究易团”,又声讨又抗议,结果是先销书,再赔钱,最后易先生连江苏省教育厅编审室主任的差使也给弄没了;虽世易时移,70多年后,不期然两件事竟如出一辙!

不禁想起作家柏杨先生名著《丑陋的中国人》里的一段话:“我记得美国有一本《丑陋的美国人》,写出来之后,美国国务院拿来作为他们行动的参考。日本人也写了一本《丑陋的日本人》,作者是驻阿根廷的大使,他却被撤职,这大概就是东方和西方的不同。中国比起日本,好像又差一级……”本当是就事论事,以理驳理,或是虚怀以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结果却是既“人肉搜索”,又砸人饭碗——暴力相向!做出如此偏狭行止的部分上海人,我以为更应该就此举有所反思!

猜你喜欢

错话饭碗耶稣
莫怕“偶尔说错话”
莫怕“偶尔说错话”
“丢掉饭碗”的由来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端牢国人饭碗 保障粮食安全
陶在我们生活中——“瓷饭碗”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真话犹可贵 错话亦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