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令状”面面观

2009-04-27郝铭鉴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4期
关键词:关云长军令状胡锦涛

郝铭鉴

参观博物馆时,想见识见识“军令状”是啥模样,可惜一直未能如愿。年轻时读旧小说,倒是经常读到这类情节,一遇上紧张关头,便有人立“军令状”,气氛顿时严肃起来。我当时凭感觉,能断定这东西和军事行为有关。

在现代语文生活中,“军令状”一词依然十分流行,不过,应用范围有所扩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写的是企业的事,也用到了“军令状”:“乔光朴仍是用缓慢平稳的语气说:‘我愿立军令状。”也许因为这一词语的背景离我们太远了吧,用错的例子不时可以见到。

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张冠李戴,把“军令状”和其他文书混为一谈。某历史题材的小说,写到一场擂台比武。擂主人高马大,剽悍有力,而上台挑战的却是书生模样,瘦骨伶仃。正式交手前,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两人拱手毕,被拥进台旁的大帐中,早有人捧上笔墨纸砚。铁头天王连瞄也不瞄书生一眼,在军令状上刷刷涂上大名。”显而易见,这里说的不是军令状,而是生死状。比武者在上面签名,是要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生死自有天命,不管打擂结果如何,都和对方无关。这也是旧小说中的常见套路。

二是断章取义,把“军令”和“军令状”混为一谈。某报有一篇长篇通讯,报道部队某团抗洪抢险的事迹。其中有一处写道:“军营沸腾了!师部的军令状下达后,全团战士士气高昂,主动请战。就在这天夜里,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离开营地,穿进了暴风雨。”师部下达“军令状”了吗?没有,师部下达的是“军令”。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作者只注意了“军令状”上的“军令”二字,殊不知这“军令状”,是不能用来传达命令的。

更为常见的是第三种差错,人物关系颠倒,把立“军令状”和接受“军令状”的人混为一谈。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某省电视台滚动播出救灾新闻。在一幅电视画面上,南方一家帐篷生产厂家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他用很快的语速对记者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们厂时,给我们立下了军令状。我们全厂职工就是不吃不喝,也要按时完成任务。”这位负责人激动的神态,坚决的手势,很能感染人。但是,他说胡锦涛总书记“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不是急不择言的话,只能说明他对这个词语还没有真正掌握。

状,是文书体裁之一,种类很多。当年在学校读书,有一篇很有名的课文:《段太尉逸事状》。它记述的是唐代一个叫段秀实的太尉的生平事迹。这是类似于“行状”一类的文字。现代人对“状”最熟悉的,恐怕当推“诉状”,一种以申诉为特殊的司法文书。“军令状”本用于军营,也是“状”的一种。它是部队将士接受命令后立下的文字,相当于今天的保证书,上面要写明如不完成任务,愿接受军法处分之类。所以,立军令状可不是一场儿戏。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孔明火烧赤壁,曹操抱头鼠窜。孔明在派人堵截时,有意不安排关云长。关云长按捺不住,问是怎么回事。孔明说:今日曹操兵败,一定走华容道。曹操当年有恩于你,若派你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关云长说“不会”。接下来书中的对话是这样的:

“孔明曰:‘倘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各位读者看清楚没有,这“军令状”是关云长“愿依军法”才立下的。可见,谁接受了命令,谁作出了承诺,谁才立“军令状”。上面的电视报道分明交代得很清楚,是帐篷厂接受了救灾帐篷的生产任务,如果要立“军令状”的话,就应该是这家厂的负责人立“军令状”,怎么可能是胡锦涛总书记“立下了军令状”呢?

猜你喜欢

关云长军令状胡锦涛
谜语时间
一份扶贫军令状
既立军令状就该“违者斩”
军令状初探
胡锦涛主席入选《时代》“最具影响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