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平乐·村居》教学评析

2009-04-27朱红甫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4期
关键词:清平乐村居词作

前不久,有幸欣赏了江苏句容市教研室陈珏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一课。整节课大气磅礴,疏密有致,粗细结合。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60分钟完成了80分钟的教学任务,容量大,方法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高,令人叹服。综观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词语教学得“法”

词语是构成古诗词的基本单位,学生要想走进古诗词描写的意境,就必须“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词语教学就是一扇门,就是一条引领孩子走进词作的通道。本节课的词语教学,步步有理念,招招有思想,处处显智慧。

⑴观察部首,理解“翁”和“媪”

片段一:

师: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些字、词需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生:翁

师:“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也就是说“翁”指的是——

生:老公公。

生:老爷爷

师:“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它就是指——

生:老婆婆,老奶奶

师:“翁媪”就是——

生(齐):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

陈老师充分利用了汉字的表意功能,让学生观察“翁”和“媪”的部首猜测其意思,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抽象的词义形象化,学生“猜”得兴趣盎然,平凡的课堂上充分展现出师生不平凡的智慧。

⑵“请君入瓮”,比较“剥”和“削”

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比较常见,而像陈老师这样比较“剥”和“削”却极不常见——

生(质疑):“剥”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剥就是把东西的皮去掉。

师:对了,比如说去香蕉皮,叫——

生:剥香蕉。

师:去花生的壳叫——

生:剥花生。

师:去桔子皮叫——

生:剥桔子。

师:去苹果皮叫——

生:剥苹果。(众笑)

师:(对着一名学生)苹果皮你会剥啊?应该怎样?

生:苹果皮要削。

师:你知道“剥”和“削”的区别吗?

生:削需要利用工具,而剥不需要。

师:对啊,你说得太好了!

对于“剥”字的理解,当第一个学生说出“剥就是把东西的皮去掉”时,陈老师并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而是引领学生说出“去花生壳叫剥花生”,“去桔子皮叫剥桔子”,从而引出“去苹果皮叫剥苹果”,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剥不需要工具,而削需要利用工具”。一切是那样清新流畅,一切又是那样水到渠成,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可又出乎我们听课教师的预料之外,于平淡之中显现出精彩。

⑶放飞想象,解读“相媚好”

“相媚好”是《清平乐·村居》的传神之笔,也是陈老师本节课教学的传神之笔。教学首先从“媚”字组词开始,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陈老师又补充了“媚音”、“媚态”、“媚语”为学生想象“相媚好”做好了铺垫。“这里写两位老人‘醉里吴音相媚好,会有哪些‘媚音‘媚态‘媚语呢?”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起初,学生稍有些拘谨,在陈老师的巧拨妙点下,孩子们扮演老夫妇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生:(用低沉的声音说)老伴啊,我们以前吃了很多苦,现在可以享享清福啦。

生:老伴啊,看看我们三个儿子,大儿子多勤劳,二儿子多能干,小儿子多可爱啊。

生:老伴啊,我家二儿子这么会编织鸡笼,可以拿到街市上去卖,能改善家里的生活呢!(众笑)

师:你这个老翁很有经济头脑。“媪”也可以说说啊?

生:老头子啊,当年我那么漂亮,每个人看到我都夸。现在都老了,不美了哦。(众笑)

师:怀念美丽的青春,真是一个宋丹丹啊。

生:我那时候也是一个帅哥,现在头发也白了,背也驼了。(众笑)

师:又一个赵本山来了。

生:老头子,我们的小儿子已经长大了,该给他找个学校,让他读读书了。

生:老太婆啊,你看大儿子也不小了,该给他找个老婆了。(众大笑)

师:从他们的交流中,你感受到这一家人生活得——

生:很幸福。

生:很甜美。

孩子们煞有介事地扮演着一对老夫妇,坐在茅屋前,带着酒意聊天,此情此景,让我们看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祥和。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对名利的淡薄,对自然、恬静的生活之向往,经学生动情的演绎,洋溢于每一个人的心间。再加上陈老师恰如其分地点拨、评价和引领,让课堂情趣盎然,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切身体验到了作者思想情操之深邃,仿佛沉浸其中,接受心灵的洗涤。整个课堂都洋溢在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和美好之中,令人流连忘返,身心沉醉。

2、朗读指导得“效”

张天若先生说得好:“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叶老也言:“教学语文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朗朗书声,是本节课永恒的经典。教学中,没有对词作进行无味的分析,而是以“读”贯穿始终,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真正做到了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环境的优美,品悟人物的幸福、勤劳和可爱,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最终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⑴词牌入手,奠实朗读的基调

陈老师板书课题后,没有直接让学生理解“清平乐”和“村居”的含义,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由“村居”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心田里自然想到了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小河、欢快流淌的小溪、袅袅的炊烟,萌生了“凉爽”与“惬意”。而后,陈老师告诉学生“‘清平乐是词牌名,这种词牌给人清新、平和、舒畅的感觉”,然后让学生静下心轻轻地读这首词,从而奠定了词句朗读的情感基础,使得学生的朗读“未开言”而“先有情”。

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之后,陈老师又让学生谈谈对“清平乐”三个字的体会——

师:“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仿佛听到一首音乐。

师:一首什么样的音乐呢?

生:(一时语塞)

师:(指着“清”左边)这是——

生:水

师: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清凉舒适。

生: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师:读一读这首“清平乐”

生:(读得很美,很柔)

师(小结):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也变得就活起来了。

这里,陈教师始终围绕着词牌名做文章,让学生读懂词了牌名,也读出了词作的韵味和意境,学生的朗读渐渐入情入境,课堂也渐渐步入了佳境。

⑵范读引路,读出词作的韵律之美

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风格明朗,读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儿童都很喜欢。本课教学,陈老师时刻关注学情,在孩子们领悟深刻但却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及时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词的内在情境外化,让学生感受到了《清平乐·村居》的意蕴,接下来学生的朗读便饶有兴味,词句独有的韵律之美,在孩子们动情、有致的朗读声中静静流淌着。

⑶层层推进,浸润学生的心灵

古诗词是整体的艺术,是意向和氛围的精灵。很多精妙的意蕴,只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与理解感悟能力都有限,想要深层次地读懂古诗词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进一步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田园景色的静谧,教师先引领学生抓住关键景物展开想象,再借助音乐渲染促使学生入情入境,然后通过描写“茅檐”的古诗句引入将学生的的身心浸润在美丽迷人的田园之中,使得学生的朗读也如登山一般,不断展现出异样的风景。最终,孩子们那情意浓浓的读书声简直成了心与心的呼唤,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每一颗心灵都完全敞开了温馨的怀抱去尽情地拥抱乡村田园。在这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学生还词作以画面,还词作以旋律,还词作以意象,享受到阅读的韵味和意境,享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激情、酣畅和愉悦。

3、资源开发得“益”

时下,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借以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走近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我们举首可见公开教学中课课有拓展、处处有资源,“一拓就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法无天”。然而,在陈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这一课中,我们看到教材资源的开发是理性的、是谨慎的,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益的。

⑴专家评论,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本课教学中,陈老师巧妙地引用了历代词家对《清平乐·村居》的评价,把课堂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既传授了知识又传承了民族的文化。

词学家胡云翼的评价——“这首词环境和人物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图画,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已是‘无赖的形象化。”直观平白地把《清平乐 村居》精妙之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加上陈老师发人深思的导语“湖南才子胡云翼为什么这样说呢?俗话说,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评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意趣”,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词作的环境和人物探究的欲望。

“中华书局”对词作的评点——“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溪流、茅舍、一家老小的生活情境,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形象生动地把“白描”写作手法娓娓地向学生道来,似有一语点醒“梦中人”之感,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探究“白描”手法的难度,也为学生运用白描写法进行仿写做好了铺垫。

同时,这两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使得课堂教学起承转合显得那么流畅自然,看似平平常常,实则匠心独运。

⑵巧妙链接,促进学生掌握词作的表达手法

《清平乐·村居》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是一曲委婉动听的歌,是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然而,陈老师的教学并没有停留在让学生得此“意”的基础之上,而是注重引领学生深入领会并运用诗词独到的“白描”方法,让学生既得其“意”,又得其“法”。“白描手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陈老师引入了《汉乐府·相逢行》一词——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地领会了“白描”的写作方法,然后再运用“白描”描述自己的生活,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生1:《清平乐 家居》 生2:《清平乐 家居》

窗明几净,屋檐高大,

菊花隐隐馨。 门口青青树。

秋日合家叙亲情, 生活过得很美满,

欢乐怎舍得停?看了谁不羡慕?

爸爸一脸得意,妈妈厨房烧饭,

妈妈鼓嘴生气。爸爸在外上班。

最恼小儿顽皮,就数我最安静,

搅乱一盘好棋。书房里面看书。

生3:……

学生的语言虽然是秩嫩的,但这却是孩子们心田里流淌出来的天籁之音,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动听的乐曲。这都是陈老师层层铺垫,层层引导的结果。如此教学既活化了学生存储的语言,又诗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切实提升,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

⑶简介作者,架起课内外联结的桥梁

辛弃疾戎马一生,饱受刀兵之苦。《清平乐·村居》一方面传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他期盼消除战乱,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理想。但学生受到自身阅读和认识的限制,对词作的解读难免会出现误差。课的结尾,陈老师明知故问: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普通农家人的生活,作者辛弃疾为什么会如此向往呢?学生有的说是因为这家人生活很和睦,有的说是因为这家人生活很幸福……很明显,学生对作者的理解有些偏差,此时陈老师及时“出手”,通过课件出示关于作者辛弃疾的介绍——

课件出示:辛弃疾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那时南宋的大部分江山被金人占领,因此辛弃疾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正当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时候,软弱无能的南宋小朝廷一味的向金人求和。主和派还排挤打击辛弃疾,把他发配到江西上饶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在这个小乡村,辛弃疾一呆就是二十年。辛弃疾满腔热血,一生却再也无法施展抱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僵卧病榻,高呼:杀贼!杀贼!然后悄然离世。

学生自读资料后,恍然大悟,明白了诗人辛弃疾的内心世界——

生:因为辛弃疾向往这种幸福安宁的田园生活。

生:因为他希望当时所有的人都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生:辛弃疾不希望打仗,希望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师: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诗人多么向往这样居有定所,安居乐业的生活啊!多么希望乡村人家的生活永远不被外界打扰。辛弃疾的心声从八百年前的宋代传来,这声音是清平的,让我们再次记住这首“清平乐”。

生:(齐读词,缓缓的,意味悠长的)

师: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辛弃疾的资料,相信大家对辛弃疾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

陈老师的一段辛弃疾的介绍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立体的、丰满的民族英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理解作者,同时也诱发了学生进一步走进辛弃疾、研究辛弃疾的欲望。学生带着学习的期盼走进教室,又带着学习的冲动走出教室,使得课堂不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驿站”。

朱红甫,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猜你喜欢

清平乐村居词作
村居
清平乐
《村居》高鼎
村居
村居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
更 正
清平乐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