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学对话教学

2009-04-27徐清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4期
关键词:翠翠预见性预设

文学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双方在特定的环境下,以特定的文本为传递媒介,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共同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近年来,随着文学对话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学对话说,已日益得到国内外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最早提出文学对话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但从发声学的角度说,文学对话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以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还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话,都是学者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感情沟通的主要方式。从本质上讲,人类教育活动起源于对话,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这种活动,为今天的文学教学奠定了基础。并促使文学

教学方式、程序和价值发生变革。

一、文学对话教学特征

文学对话教学,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在文学对话教学中有许多鲜明特征:

1、从强调文学内容、强调知识本位,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传统的文学教学中,由于片面强调文学内容,追求知识本位,使单一的知识性分析代替了阅读感受,对知识习得的关注取代了对人的发展重视,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化阅读并进而抹杀了学生个体的沟通。对话性的文学教学则关注学生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在本质上把教学视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没有对话就不可能有教学”,[1]这里强调对话教学的本质,并不是排斥文学知识,而是使文学知识成为学生发展资源的重要工具。可见,文学对话教学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对话强调文学内容、知识本位,以及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有重要意义。

2、从强调预见性讲授、分析到强调非预设性文学对话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

传统的文学教学,教师过分强调预见性的讲授、分析,把预见性的讲授、分析教学方法的实施做为自己教学成功的标志。这样,就把对话教学过程本身非预设性教学排斥于文学教学之外。从本质上说,“对话的特征是通过视界交融共同进入新的境界,没有预设目标,而有教学目标”,“真正的对话性教学往往不可能沿教师设计好的思路,不太可能达到你预先设计好的目的”。[2]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的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学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3]这种新的课程强调,也正契合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主要特点。”[4]新课程新理念把非预设性教学因素融合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有无穷的教学价值。因此,文学对话教学,走出了预见性的讲授、分析的怪圈,关注非预设性文学对话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强调教学本身的价值,并不是不要预见性的讲授、分析,而是把预见性的讲授、分析整合于非预设性文学情境的对话之中,使之促进而不是压抑学生的即兴创造,这样能使师生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面对教学内容,彼此相互接纳,在非预设性的对话中显示出真诚的合作,保证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从强调文本内容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文本、学生、情境的多重对话整合。

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强调非预设性对话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强调教师、文本、学生、情境多重对话的整合。使对话双方各自以主体间民主平等的意识和价值保持平等状态。使学生与教师同处在一个教学平台上,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融合、沟通、理解和信任。这种整合使文学对话教学就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由于多重对话所构成的交互作用,学生对文学就会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文学的教育性、审美性就一定能够在多重对话中得到实现。

二、文学对话教学策略

在文学对话教学中,如何寻求对话教学的有效途径,怎样探究并掌握对话教学的策略呢?

1、调节策略。

调节,是教师在对话过程中,根据讲授内容、目标适时进行调整,使学生对话畅通无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机智作用,通过对文本的话题、学生话语阐发、重要词语提示、补充、转换、探究来完成调节任务。例如,教沈从文《边城》时,我问:(1)为什么翠翠心里感到“薄薄的凄凉”?(2)翠翠为什么忽然哭了?(3)翠翠的心为什么“被吹软了”?以这三个问题与学生进行对话,但在对话中,我发现学生不知道翠翠所处的环境,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些迷惘,可能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对话不顺利,所以我做了临时调整,结合环境描写的语句,将这三个问题改为:是怎样的环境,使翠翠心理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翠翠坐在溪边忽然哭了,表现了翠翠怎样的复杂心理?翠翠在月光如水的环境里,听到婉转的曲调,她的心被吹软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改,既缩短了对话双方的距离,又容易让学生用现有的生活资源放松地进入到对话环境中。

2、激活策略。

激活,就是对学生暂时休息或退隐的情绪、记忆体现、经验通过教师运用恰当的手段和话语使之活跃显豁起来,并让学生带着激活的情绪、记忆、体验、经验兴趣盎然地进入到与文本对话当中,获得进一步的知识积累、思想积累和更多的生活素材、情感体验。

在文学教学中,用言语激活是最好的对话方式。因为文学教学,它面对的是广泛而深邃的言语世界,担负的任务是通过对话构建学生文学基础,因此只有激活言语才能提高对文学鉴赏的感受能力。例如教曹雪芹《红楼梦》中著名事件之一《宝玉挨打》时,我和同学们对话:宝玉挨打后,最早去探伤的是宝钗,而黛玉却很晚才到,两人到场后的言行为什么大不相同?当时,同学们没有说出她们俩的内心言行表现,我用言语激活:宝钗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一个“托”字,黛玉则不同,“两个眼睛肿的桃一般”,一个“肿”字,当时学生听了像“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别注意了她俩的内心是通过外部言语举止表现出来的细节描写。说出了宝钗的关切是言谈堂皇,善做表面文章,黛玉的情深则是无声之泣,真情的流露。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了熏陶感染,提高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质量。

3、发现策略。

布鲁纳特别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他认为“发现是把现象进行重新组织转换,超越现象本身,在更一般的层次上进行类别组合,从而获得新的编码系统,得到新的信息或领悟”。[5]在文学教学中,运用发现策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组织转换中进行对话,从而得到新的信息或领悟。如教学《雷雨》时,一个同学问:“周朴园丧失了人性,对鲁侍萍有忏悔之情吗?”一个同学回答:“周朴园为了钱,他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是没有人性,但在他生活的圈子里,他也需要感情、温暖和寄托。这也是他的人性。”另一个同学补充说:“我同意这个说法,确实周朴园集矿主、家长角色于一身,是罪魁祸首,由于特定的阶级立场与观念,他并不认为自己有罪,也没有悔。但是,最后对鲁侍萍的悲剧,他已经走向忏悔,可见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有忏悔之情的。”学生这样对话,不但发现周朴园有丧失人性的一面,而且换一个角度还发现了他对鲁侍萍有忏悔的一面。通过发现策略的运用,不但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对一个问题两种看法的认识。

追溯对话缘起,可谓源远流长。它与文学教学的产生而俱来,又随着新的课程改革发展而变化。对话是文学教学的本质。“在所有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记。”[6]所以我们在文学教学中,进行广义的对话,抓住文学对话教学的特征,寻求文学对话教学的策略,有利于揭示文学教学的本质,有利于文学教学改革的深化,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学会与文本对话知识策略,成为学习文学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尚文等 关于“对话型”语文教学的对话 [J] 语文学习 2001.(7—8)

[2]马小华 怎样才是真正的对话 [J] 语文建设 2004.(1)

[3]、[4] 宋恩泉 语文教学的非预设性与预见性 [J] 语文建设 2004.(3)

[5]莫雷 教育心理学 [M]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109)

[6]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10)

徐清华,女,大学教师,现居吉林桃原。

猜你喜欢

翠翠预见性预设
翠翠的心事
初遇二老傩送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