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

2009-04-23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棉铃虫防治

金 玫

摘要介绍了棉铃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棉铃虫为害特点、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棉铃虫;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62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18-01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rea(Hfi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是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钻入幼蕾取食形成“张口蕾”。取食花粉头形成虫花,取食青铃形成烂铃,被害蕾、花、幼铃不久脱落,严重时全部脱落形成“公棉花”,造成严重减产。

1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l5~20mm,翅展27~38mm。雌蛾前翅赤褐色或黄褐色,雄蛾多为灰绿色或青灰色;内横线不明显,中横线很斜,末端达翅后缘,位于环状纹的正下方;亚外缘线波形幅度较小,与外横线之间呈褐色宽带,带内有清晰的白点8个;外缘有7个红褐色小点排列于翅脉间;肾状纹和环状纹暗褐色,雄蛾较明显。后翅灰白色,翅脉褐色,中室末端有1褐色斜纹,外缘有1条茶褐色宽带纹,带纹中有2个牙形白斑。雄蛾腹末抱握器毛丛呈一字形。

(2)卵。近半球形,高0.52mm,宽0.46mm,顶部稍隆起。初产卵黄白色,慢慢变为红褐色。

(3)幼虫。初龄幼虫为青灰色,头为黑色,前胸背板为红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2~46mm,各体节有毛片12个,体色变化大,有绿色、黄绿色、黄褐色、红褐色等,前胸气门前2根刚毛的连线通过气门或与气门下缘相切,气门线为白色。

(4)蛹。纺锤形,体长l7~20mm,赤褐色,第5~7腹节前缘密布比体色略深的刻点。尾端有臂棘2枚。初蛹为灰褐色、绿褐色,复眼淡红色。近羽化时,呈深褐色,有光泽,复眼褐红色。

2生物学特性

2.1生活史

大丰地区棉铃虫1年发生4~5代,以越冬蛹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5月上中旬羽化,第1代成虫6月中下旬羽化,第2代成虫7月上中旬羽化,第3代成虫8月上中旬羽化,第4代成虫9月中下旬羽化,第5代老熟幼虫于10月下旬陆续化蛹越冬。

2.2生活习性

(1)成虫。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10.61±1.49d、8.80±1.72d。成虫多在夜间羽化,夜间19时至翌日2时羽化最多,占总羽化数的67.2%。成虫飞翔力较强,主要在夜间活动,日出后大约6时左右停止飞翔活动,栖息于棉株或其他植物丛间。对黑光灯有较强趋性,雌雄成虫交尾在3~5时为多,羽化后2~5d开始产卵,产卵期5~10d,常与寄生孕蕾花期吻合。卵产在棉花嫩梢、上部叶片正面及蕾铃苞叶上为主。

(2)卵。卵散产,在棉株上的分布以靠近主干第1、2果节最多,其中第 1果节占总卵量的45.86%;第2果节占29.92%;其他果节占24.22%。

(3)幼虫。卵的孵化率为80%以上,12~18时孵化最多。初孵幼虫先吃掉卵壳,再食嫩叶、嫩梢或幼蕾及苞叶。然后转移到叶背栖息。翌日转移到中心生长点,3龄以后多钻入蕾铃为害。在蕾期,幼虫通过苞或花瓣侵入蕾中为害,虫粪排出蕾外,被害蕾苞叶张开变为黄绿色而脱落。在花期,幼虫钻入花中食害雄蕊和花柱后,被害花往往不能结铃。在铃期,幼虫从铃基部蛀入,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虫粪亦排出铃外。幼虫常随虫铃增长,由上而下从嫩叶到蕾、铃依次转移危害。1、2龄幼虫危害较轻,3龄幼虫可为害蕾、花、铃3.2个,4龄幼虫为5.5个,5龄为8个,6龄为5.6个。1、2龄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3龄以上幼虫是暴食阶段,有互相残杀习性。

(4)蛹。雌虫蛹期短于雄蛹。因此,每代成虫羽化时期雌性多于雄性,后期雄性多于雌性,高峰期雌、雄性比相接近。蛹期9~10d。

(5)天敌。己知种类,卵的天敌有玉米螟赤眼蜂(Tricho-dramma 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幼虫天敌有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pletis chlorideae)、细颚姬蜂(Enicospilus pilus)、螟

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四点温寄蝇(Winthemia quadripustulata)。

3为害特点

第l代幼虫以为害顶尖和嫩叶为主。嫩叶危害后形成缺形,有细虫粪,并有许多圆形小孔;蕾被害后蛀孔处有虫粪,苞叶张开很快脱落。第2~3代幼虫主要为害蕾、花和幼铃。花被害后不能结铃;幼铃被害遇雨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成为僵瓣。

4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温度25~28℃,相对湿度在70%以上,最适于棉铃虫发生。第1代棉铃虫发生期间,气温变化可直接影响羽化的早迟和产卵活动。当5d的平均气温达20℃以上时,适于成虫产卵活动。若5月有寒流侵袭,产卵活动会受到影响,发生量可能减少。各代的发生危害与每年雨量分布有关。春雨绵绵,越冬死亡率很高,因此,第2代危害较轻;第2代正值梅雨季节,种群增殖又受到自然抑制,发生也较轻;第3代伏旱开始,有利于群体迅速繁衍。雨量影响着土壤中蛹的存活率,处于浸水状态的蛹常大量死亡。据观察,土壤绝对含水量在40%时,蛹死亡率为30.8%;含水量在50.4%时,蛹死亡率为95%。

5防治措施

5.1农业防治

加强预测预报及田间调查,对虫害基数较大的地块实行秋耕冬灌,消灭越冬蛹。适时打顶、整枝和打边心,并及时带出田外深埋,降低棉田卵、幼虫量。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集中诱杀。在棉铃虫羽化高峰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摆放杨枝把进行诱杀,人工捕捉3龄以上幼虫,促使棉花早发、早熟,减少晚秋桃数量,对棉铃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此外,棉花收获后及时秋翻或冬灌,消灭棉铃虫越冬蛹。

5.2生物防治

在棉铃虫产卵高峰喷洒25%灭幼脲制剂。以虫治虫,天敌主要有赤眼蜂、姬蜂、寄生蝇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草蛉、瓢虫、螳螂、鸟类等。

5.3药剂防治

当棉田棉铃虫百株虫率达第l代2~3头、第2代5~10头、第3代10头以上时,可用农药防治。以防治为主,叶面喷洒赛丹1 200g/hm2,或攻蛾l 000倍液。

猜你喜欢

棉铃虫防治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
玉米田棉铃虫对棉田测报与防治的影响探析
控制棉铃虫危害必须抓好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