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文文字设计与受众的情感体验

2009-04-17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英文设计师文字

王 敏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文字和图形是平面设计的两大要素。文字集音、形、义于一身,以点、线的造型形象为媒介,通过视觉渠道实现信息的传达与表现。英文文字是英语的视觉信息符号,英语的国际化性质决定了英文文字设计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设计中应力求让其具有良好的形式,使之更理想、更科学、更有效地实现设计所要求的信息的传达。在英文文字的设计中,设计师如果突破文字的功能性特点,多关注社会大众心理状况,在创意中注重融入更多的情感性,将会增强英文文字的表现力,从而打动更多的受众。

一、英文文字的设计应符合受众的心理状况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情感价值一度被忽视,设计作品以冷冰冰的说教式为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的富足,人们开始重视精神上的需求,渴望交流与沟通,这种变化体现在设计中,便是人们对现代设计中的情感性要求越来越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设计作品已无所不在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影响与改变着每个人的审美观念、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等。一个英文文字的设计作品要面对的是社会中的人,如果设计师对人的心理状况缺乏了解,就无法为设计信息确定一个清晰明了的接收目标,也无法进行风格定位,更谈不上设计的创新。因此,设计师对社会心理的研究,是与受众相沟通所必要的心理探索,在设计师所做的各种调研活动中,社会大众的心理状况是其最重要的调研内容。优秀的设计作品总是以社会心理的研究结论为依托的,设计师没有见到受众便能感受到受众的心理;而受众同样也没有见到设计师,却能与之产生共鸣,这种无声的交流说明了设计师个体与受众群体之间在观念、情感、意志与需求等方面形成的共识。掌握受众的心理状况能帮助设计师准确传递设计的信息,以科学性的论断和真情实感来说服受众接纳观点,从而使设计成为促进商品流通和促进社会文明的动力。

沃伦·韦弗曾将传播诗意地定义为:“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过程。”设计师的构思和创作,以及受众对设计作品的感受和评价,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要求。这些普遍的心理状况,也是一个设计能否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先决条件之一。设计师需要通过调查充分了解他的设计作品将要面对的人群,了解他们的生活形态,如年龄、职业、收入、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人数、民族心理结构等。经过如此周密的了解之后,设计师才能了解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阶段受众的不同侧重点,决定应该确立怎样的设计理念,在进行具体的英文文字设计时,也才能拟定出图形文字的设计风格,决定该用什么样的色调和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二、优秀的英文文字的设计应使受众获得难忘的情感体验

若从字形上理解,英文文字作为平面中存在的点和线的元素是极为理性的,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可是,它又不同于抽象的点和线,它毕竟是文字。英文文字本身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所载负的信息内容有时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因素,从这些英文文字的字义上理解,我们可以体会到英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绪:和谐舒缓、悲哀快乐、痛苦绝望等等。而设计后的英文文字所具有的情感因素除了英文文字本身所载负的情感意义之外,另一类的因素便是将英文文字进行图形化而带来的情感表达。当将英文文字进行图形化的设计时,设计师们便努力以图形的形式来强调文字所表达的某种情感,甚至为了更充分地表达某种情感而将这种表现予以夸张,从而有意识地引导人们进入形式所表现出的情感状态中,力求给人们留下强烈的、难以忘却的印象。在充满纷繁复杂的信息的现代社会,英文文字上的这一倾向更为明显。例如,在一幅宣传人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预防艾滋病的招贴中,设计师将“AIDS”这个英文文字的四个字母巧妙地倾斜并加以组合,在字母“A”的下部加上几笔血红而尖锐的獠牙,在笔画与笔画的空隙处添上血红的眼睛和竖起来的耳朵,便变成了一只凶狠的狼的形象(见图1),狼的凶残、狡诈和警醒被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让人看一眼就觉得不寒而栗。设计师将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比喻成凶恶的狼,其构思巧妙贴切,形象直观鲜明,达到了“以形写意,以意传神”的效果。如果我们仅用“AIDS”这个单词来叙述艾滋病的危害,可能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但这个英文文字的设计同时调动了形、色、质感、事实、情节等诸多具有说服力并能产生心理刺激的因素,让受众通过这些视觉心理体验来深入思考:艾滋病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这种富有情感的视觉形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准确性及它特有的诸多心理刺激作用,综合起来就使之能够传达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内容,如一张正在用刀片切割肌肤的图形可将痛感直接传达给受众一样,这样的英文文字也能使受众产生具有切身体验一样的心灵触动。

图1 预防艾滋病招贴

图2 伦敦室内设计国际组织标志(大卫·赫尔曼设计)

设计大师大卫·赫尔曼为伦敦室内设计国际组织所设计的标志曾获得英国权威组织(D&AD)颁发的银奖(见图2)。设计师取(INTERIOR DESIGN INTERNATIONAL)各单词第一个字母的小写作简称,组合为“idi”,作为标志的基本外形,将“d”字母的下半部设计为一个正圆形,正是这个圆形部分成为宣传介绍这个组织的系列海报招贴的替换元素,“d”在海报招贴中以各种不同的材料面貌出现,都是如钟表、浴缸塞之类的室内家居用品,突出了这个组织的设计领域的特点。整个系列设计既统一有序又生动有趣,充满着浓郁亲切的家居温情,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调。优秀的英文文字设计除了要在视觉形态上吸引受众的目光,还应当具有某种情调或能产生某种意境,能调动受众的视觉经验,使其产生心灵上的感应,实现某种心理体验的传达,使受众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并获得难忘的情感体验。设计师要让英文文字为人所喜爱,其所代表的物性商品为人所需求,从而最终能转化为受众关注并选择这种物性商品的一种行为驱动力量。

法国学者德卢西奥·迈耶在他的《视觉美学》中写道:“一件艺术作品不是独白,而是对话。”通过实用功能与生活、与社会大众建立起牢固联系的设计作品,不能是设计师的个人独白。人们对富有表现力的英文文字的反应不会停止在知觉水平上,而会进入理解、情感、意志等层面,获得一种综合的心理效果,以与具有多元信息的设计画面相适应。对英文文字设计的接受之所以是一种设计者和受众的交流,是由于二者之间情感、接受、理解等心理因素的介入。

当一名设计师在用心设计一个英文文字时,是他的心在说话,在呻吟,在融化,在舒展,在流露,在呼吸,他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他的设计作品中,当一个英文文字富有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一个普通的英文文字便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包含着设计师感情和具有深刻含义的英文文字必将会激起受众内心的冲动,在他们的心灵上造成巨大的震撼。例如在设计大师金特·凯泽的一幅以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为主题的招贴作品中(见图3),将“EXIL”四个字母竖向排列,每个字母分别作不同程度的倾斜,使整个图形文字就像一个跌跌撞撞地行走的人,在极力躲避某种残酷的伤害,字母E朝向右边的开口,宛如在声嘶力竭地呼喊,或许他在大声呼叫着别人的帮助,或许他在控诉着这种惨绝人寰的种族之间的迫害与杀戮。金特·凯泽将这个图形文字设计得如此之大,使这种人形化的感觉非常强烈,这个奔跑的人几乎占满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他的惊骇使得他所惧怕的力量虽然无形,却难以置信的可怕,它似乎存在于画面以外的所有空间里,压迫着画面上的人,也压迫着受众的心。金特·凯泽仅仅将四个字母加以简洁的图形化设计,便将这个主题体现得如此震撼人心,这样的文字作品,将激起受众对残忍的杀戮者无比的痛恨和对受难者的深切同情。

图3 金特·凯泽的招贴作品

图4 RUANDA(博凯林设计)

在另一位设计大师博凯林的名为“RUANDA”的设计作品中,将“RUANDA”几个字母设计成蹒跚向前艰难行走的人的形象,饱受内战之苦的卢旺达人跃然纸上。他们的形体都瘦削无力,或许在战乱中受了重伤,或许已经极度饥饿,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站直往前走了,他们中有的人即将倒下,有的人已经再也站不起来,而在每个字母后面拖着的长长的黑线,既像是伤者一路留下的血迹,也像是他们沉重不堪的步伐(见图4)。设计师只是将这个普通的英文文字进行了简洁的图形化的设计,便将缠绕着这个民族的极其艰辛苦难的命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让受众对卢旺达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位设计师的另一幅设计作品“SAVAJEVO”则是将“SAVAJEVO”这个单词设计成上下两半的分裂与错位,仿佛是被枪弹轰炸的结果,被炸飞的上半截字母在空中飞舞着,让人不禁想到在战争中,无情的炮弹可能在顷刻间炸毁并夺走的一切,房屋、桥梁、稻田、车辆,还有也许前一分钟还在说话和呼吸的人(见图5)。不需要其他更多的渲染或表述,萨拉热窝战争残酷的一瞬便永远定格在这个由单纯的英文文字组成的画面上。从这些设计大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个非常普通的英文文字,在被赋予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情感后,就成为了极其有震撼力的视觉形象,当受众对作品所传达的内涵充分理解了以后,将会与作品中包含的情感产生一种更加深刻的共鸣和认同。在这些具有震撼力的文字作品背后是设计师所具有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一个设计师的设计主题是社会的热点和公众的利益点时,通过设计师富有责任感的设计,能唤起更多的人对人类存在的共同问题的警醒,从而促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和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的逐渐的完善。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也应该是一位深刻的人道主义者,他对生命的存在、人的生存价值和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关注,这种真诚的人文关怀是作品引起受众共鸣的最终原因。

图5 SAVAJEVO(博凯林设计)

三、优秀的英文文字的设计应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提升

可以这样说,受众在选择、接受英文文字作品的同时,也在再次感知、解读、认识和体验他们所生存在其中的世界,因为受众在阅读过程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同时,受众在接受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认识,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感受和思维方式,并影响他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影响他对社

会行动的看法,这种影响既是一个心理过程,却又不完全体现在某个人的身上,当接受这种影响的人越多,这种影响的力量越强大,就会转移到社会上去,即由对一个人的影响转变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无声地促进一个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瑙曼曾将文学作品的效果归纳为:“在接受过程中通过美的享受而获得的经验,认识以及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知觉方式、情感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普遍又持久地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行动,帮助人们对事物获得新的、更加正确的认识,将他们从落后、愚昧的自然与宗教的偏见中,从传统的社会束缚和习惯势力中解放出来,促进新的社会意识和伦理道德的准则的形成与推广。”同样,英文文字的设计也可以不仅是一种纯粹的设计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命的活动。

英文文字可以不仅是作为一种具有感性特征的审美对象存在,也能通过具有感性形象特征的图形文字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义,它不同于纯粹观念形态的哲学思想,不同于启迪人类灵魂的文学作品,也有别于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伦理教条,却同他们一样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行为,在建构和美化人类的生存世界和生活世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文文字设计中不能忽视对人类精神价值的关注,具有深刻精神价值和情感价值的英文文字,将给人以深刻的情感上的共鸣,并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英)路易斯·布莱克威尔.西方字体设计一百年[M].许捷,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美)鲁普顿.字体设计指南[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英)安布罗斯.国际平面设计基础教程——TYPOGRAPHY字体设计[M].詹凯,张匡匡,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4]王烟生.艺术创造与接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英文设计师文字
小小设计师
文字的前世今生
设计师访谈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推荐一个设计师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