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09-04-15张维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鉴赏能力马克思

张维玲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工程——阅读能力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不管事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延伸的课外活动,阅读都成为主角。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目前学生阅读能力特别弱的现状亟待改变,而中职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低的现状不容忽视,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养成的,语文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职业教育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这种技能训练就含着阅读教学的独立训练。而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发和培养学生阅读的内动力,即广泛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内动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学生才能不断地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课堂导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讲《漫步在“思想者”的庭院里》这一课时,首先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罗丹一生,在介绍罗丹生平时插入罗丹作品的介绍,重点介绍课文中涉及到的作品。《巴尔扎克》塑像历经七年时间八次创作才完成,而这一过程是罗丹对巴尔扎克精神实质探索的过程。还有对文中《乌谷利诺》的讲述,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从而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带着要求读课文,提高了阅读的质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入方法。如:从耐人寻味的课题导入,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导入,从朗读背诵精彩文段、古诗词名句导入,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巧妙运用导入等。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教学导入法的灵活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并读有所得。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达成的,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在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中,不断激发兴趣,并使兴趣不断发展,从而达成阅读志趣。

二、依靠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当今的语文课程改革来看,发展语文的应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而这种应用能力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阅读能力,才能凭借它选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兴。因此人们把阅读能力比作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依靠教材,以课文为依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思路的:恩格斯在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情形后就指出:“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是全文论述的总纲,也是作者思想的出发点。接着论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的伟大贡献: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而这些发现在马克思身上远不是主要的,马克思更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编撰多种革命报刊。因而“在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作者的思路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经过这样的思路分析,学生不仅具体掌握文章的结构,感受雄辩的逻辑力量,学习作者高度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而且更深切地认识了马克思的伟大形象,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常言说:“叫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材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寻找具体有效的方法。正如大纲所说: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要灵活地、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需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叶圣陶在《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中告诫我们:阅读文章要注意作者的“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展开”。“练就这样的一项基本功,将会一辈子受用无穷”。

三、运用比较 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阅读,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比较阅读,通常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在比较过程中探究、质疑,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采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感情基调、写景方式和语言特点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感情基调。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难得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相交织的复杂感情。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表现出的是赞赏、喜悦、快乐、幸福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感。

写景方式。《荷塘月色》以作者“游踪”为线索,到达目的地后,先写月下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再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写景的角度有俯仰之别,但在景别上基本上以中近景为主,只有写远山的几笔是远景。《我的空中楼阁》采用“多点辐辏”的写作方法,在观察点、角度、景别等方面富于变化。

语言特点。两篇文章相同之处是语言清新流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不同之处,《荷塘月色》突出的是“通感”的运用,使语言别具感染力。《我的空中楼阁》突出的是多用两相对应的骈俪语句,读来音韵和谐。

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对两篇文章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对文章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特别是对文章内部固有的深层次的内容,具有深刻的感悟。促进学生进入较高层次的鉴赏阅读,并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达到精读的效果。

又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深入理解文章。要引导学生善于比较,善于分析,善于归纳。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阅读能力的培养,鉴赏能力的提高不无益处。在语文教学中,让我们改变过去中讲解、分析的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作品,积极感悟作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鉴赏能力马克思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荷塘月色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荷塘月色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