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长职业化之我见

2009-04-15方华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方华明

摘要2006年一年中温家宝总理六次亲自主持教育座谈会,集全民智慧问鼎教育大计,并提出“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这既有对教育第一线广大教师、校长成为教育家的希望,以及对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干部成为“教育政治家”的呼唤,也有对各级教育理论研究者用思想引领教育,发展成为教育理论家的呼唤。更是对高职院校管理者的一种期待。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长职业化 校长专业化

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兴衰、荣辱,事关国家和人民长远和根本的利益。正因此,2006年一年中温家宝总理六次亲自主持教育座谈会,集全民智慧问鼎教育大计。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性调整” 号召后,温家宝总理又倡导教育家办教育,提出要“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 ,这将从教育瓶颈上解读教育的职业精神和教育家的社会责任。由此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内在生命的无限冲动,产生了推动教育进步的根本动力,揭开了教育体制改革职业进程的序幕。同时也让人感觉到,新的教育理念的倡导,体现着哲学的质疑精神,在促进现有教育模式富于时代精神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战略气魄和革命精神。

“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是一个大概念,教育家既可以是第一线的校长、教师,也可以是政治领袖,或拥有一定权力的教育官员,或有一定学术造诣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其中的“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既有对教育第一线广大教师、校长成为教育家的希望,对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干部成为“教育政治家”的呼唤,也有对各级教育理论研究者用思想引领教育,发展成为教育理论家的呼唤。更是对高职院校管理者的一种呼唤。

一、校长职业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

校长职业化的提出不是任何天才头脑的主观构想,而是时代的昭示、社会的呼唤,是一种顺应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潮流的律动。从国际背景来看,知识经济的高科技角逐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短兵相接态势,都把教育竞争推向前沿。不懂市场、不会经营的校长,很难同国际竞争对垒。从国内背景来看,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引发教育体制的变革,校长的职能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由政府统管,校长是政府任命的一种行政职务,并按政府指令以行政手段管理学校,拥有职务权力,称为“职务校长”。从高职院校的本身来看,高职院校今后的发展要求其管理者对教育实行市场行为的管理,校长是一种受聘于市场的职业,按聘约规定的职业岗位要求凭职业能力履行管理、经营学校的责任,拥有职业能力,称为“职业化校长”。这种理念的提出,其实就是要求校长从权力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实现职业能力与职务权力的合理嫁接。校长职业化的要害,就是要冲破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用能力为本的市场用人机制取代权力为本的计划用人机制。

二、厘清校长是职业还是职务不同概念

校长是职业还是职务?在中国,校长似乎从来就没有被认作是一种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校长。地方某个官员调动,实在无法安排,就让他到学校去当个校长;某位教师工作甚佳,需要褒奖,就提他当个校长。因为人们通常把校长理解为一种职务,而职务又与具体的待遇相挂钩。比如处级校长、科级校长,而我们似乎忘却了校长更是一种职业,一种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职业。校长是职业还是职务,这里只有一字之差,但职务是同教育事业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概念,职业是同教育产业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概念,二者内涵的差异决定了职业校长和职务校长的时代使命的差异。职务校长是管理教育事业的校长,职业校长是经营教育产业的校长。

三、高职院校校长应该职业化还是专业化?

校长职业化与校长专业化哪种提法更科学,这里只有一字之差,但职业化是要引发一次打破传统的观念革命,专业化则只是在传统框架内的业务能力提升而已。前者追求的是教育向知识经济飞跃的质变,后者仍是囿于旧阶段的常规量变,二者的差异不在科学与否,而在于哪一个更能有效地推进改革。校长职业化理念的提出不在于给校长换个概念,而在于职业化的内涵对校长而言是一种职业意识的转变和对教育精神的促进,职业化的真正意图是对教育体制变革的诉求。校长是一种职业,就要讲职业能力。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校长更应该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四、如何让高职院校校长走向职业化?

高职院校校长要走向职业化,至少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化:

一是淡化校长的职务观念,强化校长的职业观念。职务要求是一种特定的要求,校长容易恪守职务权限,遵从上级指令,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缺少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应变的能力。职业则要求是一种立足市场的社会化要求,客观机制激发了校长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敬业意识。高职院校校长的业绩和办学质量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而决定弃取,因而高职院校的校长更应关注市场,尊重客观规律,更不遗余力地改革创新。

二是淡化校长的权力观念,强化校长的能力观念。以权治校突出的是行政意志,讲的是服从。市场经济不看重权力而看中校长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校长必须具备职业能力的校长,才能办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与时俱进的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