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朗读书声,语文的本色

2009-04-15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言语文

王 佩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为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阅读、语言积累的指导十分重要。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提高语文能力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阁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更是不容易忽视的,只是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小学生如何加强语言积累呢?

一、优化课堂教学,加强诵读学习语言

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诵读的训练,加强对诵读的指导与训练。

通过朗读可以看到作者的深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只是靠反复的诵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反复诵读便于记忆。记忆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这是学语文的基础。没有基础,一切都成了空中阁楼。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好懂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文章,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文章好词好句的记忆,也是语言积累的一种好方法,遇到一些诗文佳作必须要求学生背诵。

教学时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工夫;在背诵诗文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的成败的首要标准。

就现在用的教材来看, 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教材中也要求背诵的地方,以小学语文第二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涉及到七篇,这些都是要很好的把握,要求学生背诵。此外, 为了增强诵读文章的数量,我还适当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词及名篇。

二、抓好课外阅读

在博览中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

教师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 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僵化的语法。文学常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多写点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叶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完整,严密。

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的阅读中涉及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我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没有兴趣,手中有书看不进去,只想看书上的画面。这样有学生即使有书,他也没有心读。更谈不上积累。针对这个现象,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布置一些课外收集资料的作业

(二)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目标尚在起步阶段,农村小学资源有限,书籍匮乏,为了有效地利用课外书,让学生以较少的费用买到最优价值的书,我作为小学语文教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使其在读书中积累语言,我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的 (1)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课堂内外》,《作文大本营》等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2)提倡同学订阅少儿刊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学生订阅《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周报》和《小学生优秀作文》等优秀刊物,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3)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借阅(4)假期学校要求学生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童话、寓言、名著。并要求写好读书心得和进行语言积累,力争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

(三)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 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 学生的思维,想像。我在课堂上,总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书上。阅读课文外书时,写在积累书上。一本书读完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长期坚持学时的阅读、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给学生展示"才华"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 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1)每天的语文课抽上十分钟,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活动形式多样。2班上的学习园地中,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其中设有"读于写"和"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词妙句抄上,以胡想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里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未来社会需要人才,需要有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的人才,需要在学习,而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有较高的语文素质。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诵读,这能够让学生更有效的积累语言材料,教师应该把这样的教学方式熟练而恰当的运用到各种教学情境和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了,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这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遏制讲风太胜的现象,还语文课朗朗读书声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