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语言教学艺术

2009-04-15吴红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言语文

吴红军

有个谜语说得好:“它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那么,这个“可以粘住一切”的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我今天所谈的则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语言艺术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作用。由于教师交流的对象是学生,而中学阶段的学生在性格上正处于发散思维与积极主动思维的过渡阶段,作为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集中精力随着老师的思维设计走下去,提高课堂听课效果,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学习的主动性,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高超的语言艺术,尤其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艺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条件。好的表达,能不时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启发同学们积极思考,按正确的思维模式走下去。而口头语言表达劣的,课上使学生感到平淡无奇,昏昏欲睡,小差已开到九霄云外。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就是由于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致。课堂口头语言的优劣,驾驭语言的巧拙,表达能力的强弱,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制约着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人们把教学语言称之为能够打开学生心灵窗口的金钥匙,照亮学生前途的火炬,鼓舞着学生学习的热情,它是在学生心里生根、开花、结果的种子,更像松柏万年长青。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与感染,引导学生去探求真、善、美,从而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丰富,智力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得以陶冶,心灵上得到净化。由此可知,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啊!教师要想准确、生动、贴切、形象地表达教师的思想感情,达到较为理想的目标,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的高度准确性

由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科学知识必须借助于明晰准确的教学语言来表达。只有准确的语言才能真实地传递出知识与思想信息,才能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在语言上的起码要求就是能够明晰准确地阐述他们的思想,使学生听得清楚、明白。它是联接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要使语言真正的做到准确,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发音要准确。语文课堂语言表达,教师必须做到发音准确,吐字分明,一字一音,准确无误,抑扬顿挫,清晰悦耳。教学语言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让学生能准确地听清楚教师讲了些什么如果发音不准,吐词不分明,方言混杂,不知所云,根本就无从谈什么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师上课,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咬字、吐音、归音到位,就能使学生聚精会神的聆听。

其次,选词用语要准确。语言是思想和现实实际的工具,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教师在语文课上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要使教学语言有一种美感,准确是第一性的。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思之有味,使学生受到启发。否则,以词害意,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不感兴趣,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

二、教学语言要有充沛的情感

面对活泼好动,反应敏锐的青少年授课,使他们听得清,听得懂,只是一个起码的要求,还需要教师发挥情感的作用,借助于情感充沛的教学语言,收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该激昂时,激奋动情,令人肃然;该悲壮时,侃侃而谈,为之动容;该委婉时,霏霏细雨,洒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感怀。这样动情渲染,一词一句能牵引着学生的情思,点燃学生心灵之火;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爱国精神而赞叹不已,会为他舍生取义,拯救祖国的民族气节,而激情慷慨,为文天祥悲壮情调、血性精神而肃然起敬,使学生从而激起为祖国之更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为祖国能永远屹立世界东方而拼搏;会为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的雄伟壮丽的奇景,而心驰神往,会为“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湍急的流水,而拍案叫绝,更能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使学生不仅爱憎分明,而且陶冶心灵,净化思想,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如果教师讲课没有或很少有情感,没轻没重地说些硬梆梆的条文,抽象的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的事实,没有人情味,学生就不会认真听讲,把教师的讲课当成“耳边风”,怎么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所以,富于情感的教学语言,是创造最佳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方面。

三、教学语言要有风趣的幽默性

课堂教学是提倡有趣、有幽、有笑声的。因为这种语言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容易疲劳的大脑,得到暂缓的休息,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增强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如果一堂课,总是那样毫无生气,即使教学语言再好,也会容易使学生疲劳。所以,课堂气氛的活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教学语言的幽默性则是课堂活跃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教学语言,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达到健康、优美的修养境界。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不仅做到以上几点,还要做到简洁明快、生动、形象,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做到语言精炼,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所谓“言不在多,达意则灵”。活泼、有趣、逼真,又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是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体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语言表达一定要新鲜活泼,富有情趣。

总之,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是重要手段,教学语言直接关系着教学内容的传达,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挥洒自如。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清晰,音量适合,单调起伏,升降要适当,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力量。教师语言要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使学生的思想和感情与教师的感情、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达到和谐的程度。这样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知识的传授、培养能力的任务,而且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美好的感情,又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教育,真可谓一箭双雕。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