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工作后记

2009-04-15邓桂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班规谈话班长

邓桂莲

从教十二年,不管是作为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我都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颇受学生喜欢。我从中体会到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在欣慰之余,初涉教坛的一次失败的班主任教育工作,时不时在心头刺痛,鞭策着我进行教育工作时不但要有爱心、耐心,还要有艺术性。

1993年我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镇中心小学任教,担任四年级二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那时我野心勃勃,一心想把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接手后,我便着手组建班委会。我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来确定班干人选。当我把拟任班长的陈晓龙告诉科任教师并征求其意见时,他告诉我:陈晓龙智力好思维敏捷,是个可塑人才,但骄傲、自负、任性。考虑到人才难得,我便任命他为班长。上任伊始,他的表现极佳,上课思维活跃,积极发言,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我布置的劳动任务他带领同学出色完成。对他的表现我赞赏有加,心想,其他教师莫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吧?

一天上自习课,校长叫我出去谈点事情。谈话结束我回到教室,发现教室闹哄哄的,出位的、说笑的、打瞌睡的,尤其是班长陈晓龙,他竟然与同桌手持木棒在过道上“比武过招”。我生气极了,沉着脸,一声不吭地站在教室门口,霎时,学生们安静下来,出位的一溜烟跑回来,惟独陈晓龙两个还在继续“战斗”,显然他们闹得太投入了,没有发现我。我忍无可忍,大步奔过去,一把扯住他俩喝道:“你们在干什么?”他们一看是我,马上停下,回到座位,耷拉着脑袋。全班学生鸦雀无声,我曾经在班上强调过并作为班规执行:教师不在的自习课,班长负责维持纪律,任何人不得随意走动、说话、不能出位打闹嬉戏,如违反则受到处罚,班干违规加重处罚。怎么办呢?大多数学生都违规了,集体处罚吧,将有一些人受委屈、有意见,那不公平,不处罚吧,学生会说我言而无信,威信尽失,威严何在?那就抓典型吧,杀一儆百。我沉声说道:“你们也太不自觉了,比圩上还要热闹。陈晓龙你作为班长,不但不维持纪律,还和同桌一起打闹,太不象话了,你真令我失望。按照班规,从重处罚你,这两天你自己单独打扫教室卫生吧。”

下午活动课我例行检查教室清洁,陈晓龙没有扫地。学生反映,他已经早退了。放学后,我去家访,不见他,只有他妈妈在家,我说明来意,他妈妈告诉我:“这孩子都是从小给惯的,他是家里最小的也是唯一的男孩,有两个姐姐,大家都宠着他,吃的、玩的 都是好的让给他,稍有不满意就不依不挠,长大了更是批评不得。现在他爸不在家,您就帮我好好地管管他吧。”“当然,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你放心吧,我会好好教育他的。”........

第二天,我找陈晓龙谈话,我首先肯定他的优点,随后指出他不足之处,希望他能克服缺点,做一个品格兼优的好学生,不要辜负了老师对他的期望,当晚的清洁卫生希望他能做好。他静静地听,我讲完后他一声不吭就走了,我以为他接受了教育。谁知活动课他没打扫教室,再次早退,我只好另外安排人打扫。

第三天,我再次找陈晓龙谈话,他站在我面前,脸上写满了不屑。我调整好情绪,强压心中的怒火,说:“这两天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告诉我吧!”他把嘴巴闭得紧紧的,什么都不说,一副倔强的样子。“那你对我的做法有什么意见,你说说看。”我接着说。“你干吗只罚我一个人,不罚我同桌,违规的人多着呢,你这样做不公平。”他赌气地说。“我是按照咱们的班规去做的。你身为班长,不但不维持纪律,还和同桌打闹,象话吗你?班长在任何时候的表现都要比其他同学要好,因为班长是全班的榜样!我可不希望你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打闹。你明白吗”“那我不做班长了。”他气冲冲地说。“纪律是学习的保障,不做班长难道就不必遵守纪律了吗,我从严要求也是为了班级好啊!”“我不管,反正我不做班长了。”他说完冲出了办公室。留下生气和无奈的我。

过后我解除了他的班长职务,另换了班长。可是从此以后,凡是我上课他都在下面搞小动作,我提醒他,他不当回事;我提问他,他一声不吭,眼睛盯着我,似乎向我挑衅。他甚至不做作业、不劳动,显然是在跟我较劲。找他谈心,他依旧我行我素。我心里那个气呀,“看你狂的。”此后我把他排除在班级之外,上课、劳动、活动我就当他不存在,不去注意他、安排他,让他在我的无为而治中去反省。渐渐地他觉察到了我对他的异常,也许他不甘被冷落吧,开始在我面前表现。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举手,我故意不理他,他也按时完成作业,我有意不改他的作业,我要杀杀他的锐气,磨去他的棱角。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我还是不理他,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想,是给他机会的时候了 。

谁知,当我准备给他机会时,他又故态复萌了,上课漫不经心,提问时说不懂,作业要么不做,要么马虎潦草。对他苦口婆心的谈话,都被他当成耳边风。期末检测他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我心痛于他的变化,他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第二学期,我多次找他谈话,他稍有改观。选班委会前,我特意找他谈话,就拟任他为班干征求他的意见,他淡淡地说:“老师,我不想再做班干。”“为什么?”“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当。”我一再追问原因,他最后坦言:“做班干有什么好处,我要是做不好,不老被你罚吗?”他说完话就走了,我为自己的无能而难过,更为扼杀了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人才而难过。

后来,我离开中心校进修去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了,不晓得他变成什么样了。在我看来对他的教育是一次失败的教育,我完全可以避免这种师生对立的情况,可惜我醒悟得太迟了,下面就此谈谈我那次教育失败的原因。

一是求全责备。多数学生违规,我却只罚一人,确实有失偏颇。当时我认为课堂纪律混乱,是跟班长不履行职责有直接关系。通过处罚班长,提醒他日后要履行班长职责,也提醒学生们,谁违规无一例外受罚。我强调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我对学生的要求与做法本身就不平等,对学生并不适合使用成人的首要责任制,我这样做高估了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毕竟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缺少一定的自控力。人无完人,何况是一个孩子,我对他的要求太苛刻了。试想,一个引以为傲的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被当众点名批评独自受罚,是何等的难堪,这将成为同学茶余饭后的笑柄。代人受罚对他来说公平吗?班级公约是约束全体学生,而不是只约束某一个人,我的做法让学生如何接受得了?假如当初我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假如.......没有假如,我已经失去了这个机会,表扬与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使用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二是转化不及时。当我故意冷落陈晓龙时,一直受宠的他不甘落后,开始表现他优秀的一面时,我迟迟不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把磨练的时间延长了,我忽略了这是一个十岁的儿童,当他的积极表现得不到教师的认可时,他放弃了表现,在他看来,不管他的表现多么优秀,他已经失去了教师的信任,教师已经不赏识他、不喜欢他甚至抛弃他了,就这样他放弃了改过自新,放弃了上进。我没有及时抓住良机,让转化成为了泡影。以致后来我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劳而无功。真是误人子弟啊!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每当我想起他,心理就隐隐作痛。它鞭策着我在此后的工作中要引以为戒,以人为本,循循善诱,教书育人。

猜你喜欢

班规谈话班长
Create Rules For Your Classroom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班规要科学合理
班长的烦恼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另类班规”不妨宽容视之
(1)阅读理解两则
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