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齐读和点拨看精彩的课堂

2009-04-06贾会彬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张老师杜甫感情

贾会彬

读张永庆老师的《〈登高〉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6期),不知不觉间沉醉其中。实录中精彩之处很多,下面,我仅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下这节精彩的课。

一、两次齐读

“好文自应琅琅读”,《登高》作为一首名诗,更应反复诵读。张永庆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使课堂自始至终充满着琅琅的读书声。但是,如果离开感情一遍遍诵读,会像喝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只有深刻体会了作者感情,诵读才会像老酒一样散发出迷人的醇香。张老师做到了这一点,他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感情,在品味感情中指导诵读,二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精彩诵读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课堂开始的齐读和课堂结束时的齐读。

课堂开始部分,教师让学生“先把这首诗集体朗读一遍”。从常理来说,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齐读,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课堂开始诵读,往往照顾了读的整齐,却无法使学生用心去感悟、体味课文。张老师当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课堂气氛的热烈,他在学生诵读后的话证明了这一点:“读得很有气势,但是这首诗中丰富的情感,你们还没有读出来。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的,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你们想不想读出‘荡气回肠的感觉?”原来,课堂开始的齐读只是一个铺垫,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齐读和“荡气回肠”相比,还相差很远,从而激发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兴趣和上进心。果然,学生“很兴奋”地说“想”。这也为整节课激动人心的诵读拉开了序幕。

课堂是以齐读结束的:“(音乐响起,深情诉说)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长江之滨,面对无情的江流,耳畔不时传来凄厉的猿啸之声,他就是杜甫。此时,我们就是杜甫,客居他乡,老病孤舟(齐诵)——‘风急天高猿啸哀……”

在这个小环节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言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并顺势让学生化身杜甫,进入了杜甫当时所处的场景来诵读。可想而知,学生的感情被彻底调动,他们深情的诵读把这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李渔曾说:“终头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文章如此,课堂亦如此。张老师这样的结尾,当然比“这节课就讲到这里”的平淡结尾要好得多,它会让学生对这节课回味无穷。而且,对于一节诵读课来说,还有什么比以诵读结束更合适的呢?张老师这个课堂结尾让我想起了韩军老师讲《登高》时的情景——韩军老师在课堂开始用一段凄凉的语言营造气氛,然后用范读让很多学生“流下泪来”。然而,这两个相似的成功环节,一个出现在课堂结尾,一个出现在课堂开头。我很难说这两个环节哪个更好。因为张老师的目的是让课堂在“荡气回肠”的诵读中结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实实在在的进步,他的目的很显然达到了;而韩军老师的目的在于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他的目的不用说也达到了。可见,方法无高下,用到恰当的地方就是最高明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诵读和课堂开始的齐读首尾相应,更为关键的是,首尾相应的诵读有明显的不同,学生理解感情后,在诵读上有了听得见的进步。前后照应可以使课堂显得浑然一体,从而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长留脑中。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课堂,应该像诗一样,浑然一体,讲究起承转合,在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内容上看,课堂结尾是对开头内容的一个解答或深化;从形式上看,课堂结尾对开头的照应,又能使课堂呈现一个美丽的圆形结构。张老师这节课就在首尾相应的美丽圆形结构中体现了学生的进步。

二、三个“茫然”,三次点拨

这篇实录中,有三个“茫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出现的地方分别是:

1.师:那么“啸”是什么样的“悲”?(学生茫然。)

2.师:请你告诉我:这两句诗,诗人要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学生有些茫然。)

3.师:那么“潦倒新停浊酒杯”呢?(学生稍微有点茫然。)

三处“茫然”都是学生的“茫然”,它反映了课堂的真实。很多实录和课堂中,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便迅速而准确地回答出来——我对这种课堂不敢大加赞扬。因为,这种课堂要么有假,要么提的问题过于简单。以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课堂中学生回答不完美、错误甚至茫然是必然的,它们的出现正凸显了教师的机智。当然,我最关注的是学生“茫然”之后教师的点拨。

第1处,学生对“‘啸是什么样的‘悲”感到茫然,其茫然表现是学生只是凭直觉感到“啸”和“啼”有区别,但对这两个词在“悲”上具体的区别又说不清楚。显然,学生遇到了知识障碍;这时,教师进行了以下的点拨──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以前读过的含“啸”的诗句,岳飞在《满江红》中说──

生:(七嘴八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师:很好,大家说“啸”中除了“悲”还有什么?

生:愤怒。

生:壮。

师:对,“啸”是“悲中有壮,悲中有愤”。

此处点拨,教师引入了学生熟悉的《满江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从而使学生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很多时候,学生事实上已经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只是,他们还不会迁移运用。学生需要老师的点拨,来使僵化的知识活跃起来,从而打通旧知和新知的通道。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张永庆老师的点拨正体现了这一教学技巧。

第2处,学生对第二联“诗人要抒发什么样的感情”感到有些茫然。学生茫然的原因是思考不深入,离作者时代又太远,没有深切地体会到杜甫当时的境况和心情。针对这一状况,张老师这样点拨──

师: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你是杜甫,面对如此景象,你会想到什么?

生:自己已经老了。

生:生命真是短暂。

生:感叹自己功业无成,报国无门。

此处点拨,教师设置了虚拟化的场景,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果你是杜甫,面对如此景象,你会想到什么?”一句话,拉近了学生和作者的距离,古今人们的感情是相通的,当学生置身于杜甫所处的环境中,他们很快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但是,我认为,此处点拨还可以更完美一些,即可以有一个铺垫型的点拨:“杜甫当时是什么境况?”如此,可以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到作者和落叶、流水的相似和反差。

当然,此处点拨也可以联系作者情况,并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来点拨,我在课堂上是这样点拨的──

师:古人临水之时似乎已经形成了集体无意识,他们面对滔滔的大河,总会有一些共同的思绪,比如,“子在川上曰──”

生:逝者如斯夫。

师: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哀吾生之须臾──”

生:羡长江之无穷。

师:请问,古人──尤其是失意的古人站在大江大河边,他们一般会想到什么?

生:人生短暂。

生: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师:具体到杜甫身上。你认为以他当时的境况,站在大江边,看着簌簌落下的黄叶,看着长流不绝的江水,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人生短暂、壮志未酬等思想都会涌上心头。

第3处,学生对如何读“潦倒新停浊酒杯”稍微有点茫然,茫然的原因是学生对最后一句的感情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张老师当然明白这一点,他针对学生的知识障碍,依据文本,进行了追问点拨──

师:诗人为什么要登高?

生:思乡。

生:排遣愁绪。

师:诗人有没有排遣愁绪?

生:没有。

师:诗人不仅没有排遣愁绪,反而增添更多新愁。大家说一般如何消愁?

生:喝酒。

师:但是诗人有没有喝呢?

生:没有。

师:诗人为什么酒杯已到唇边又轻轻放下?

生:因为他心事重重。

师:说得很对,诗人欲罢不能啊!所以当我们读到最后一句时,应该读出呜咽之声。

此处点拨,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登高”开始,联系本诗的核心感情“愁”,抽丝剥茧,分析作者不能排遣愁绪的无奈和欲罢不能的心情。这一追问点拨让学生对最后一句的理解深入到了作者心灵深处。学生再次诵读时,投入的感情自然就不一样了。

三个“茫然”,显示着课堂的真实;三处高明的点拨,显示着教师的机智。调动知识积累、调动生活体验,深入文本联系核心感情,三种点拨方法运用自如。著名特级教师尤立增说:“教师的点拨能力是教师教学素质的综合体现。”

齐读让学生沉醉,点拨让我们敬佩。我期待着这样精彩的课堂越来越多。

E-mail:lili79928@163.com

?笠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张老师杜甫感情
张老师喝茶
杜甫改诗
带着感情
杜甫与五柳鱼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