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重建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2009-04-05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内窥镜三维重建异物

刘 丹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张翼飞,吴婷婷,谢中国,王 琳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北 荆州 434000)

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重建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刘 丹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张翼飞,吴婷婷,谢中国,王 琳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探讨CT仿真内窥镜(CTVE)和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小儿气道异物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7例怀疑气道异物患儿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成像结果。结果:17例患儿中12例于报告部位发现异物,且均为非金属异物,并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异物主要为花生米碎粒、花生壳、米饭粒、葵花籽、痰栓等。结论:CTVE是一种无创性,安全性高,易为小儿及家长所接受的临床检查方法。对小儿气道异物的早期诊断或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术前筛选、定位及术后复查有很大价值。

CT仿真内窥镜;三维重建;小儿气道异物

小儿气道异物为儿科临床常见急症。儿科病人年幼、表述能力较差或监护人不能提供明确异物吸入史,给小儿气道异物的早期诊断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不能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常使一些患儿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导致严重后果。我科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以来采用CT仿真内窥镜(CTVE)和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可疑气道异物患儿进行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我科2006年4月至2009年2月对17例疑似小儿气道异物患儿行CT仿真内窥镜和三维重建成像,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6个月~7岁;其中10例有明确异物吸入史,4例有可疑异物吸入史,3例病因不明;病程3h~6个月不等;17例患儿均有咳嗽,不同程度的喘息;17例中有4例曾被反复诊断为支气管肺炎,2例阻塞性肺气肿,3例肺段不张。

采用Brightspeed SYS CT99及计算机工作站(GE Advantage Window 4.3)、三维图像分析软件(Navigator)、多层面重建(MPVR)、表面遮盖法(SSD)等,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层厚1.25mm,重建间隔1.25mm,螺距1,视野15~30cm。

2 结 果

17例患儿CTVE检查均获得了清晰显示气管及气管隆突结构、主支气管和段支气管的图片资料。12例患儿发现异物,3例位于气管,7例位于主支气管,2例位于段支气管。该12例患儿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有异物存在,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或经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及抗炎治疗,患儿症状体征消失。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的异物均为非金属异物,包括花生米碎粒、花生壳、米饭粒、葵花籽、饼干屑、痰栓等。此外,4例曾被反复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有2例发现异物;3例肺不张患儿中有1例被证实为花生米屑阻塞,另2例为痰栓阻塞。

3 讨 论

小儿气道异物为儿科常见急症。异物通常可分为金属异物和非金属异物。金属异物通过常规X线检查很容易被显示。而非金属异物则很难在常规X线检查中直接显示。只能通过有无肺气肿、肺不张、肺实变及纵膈摆动等间接征象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判断[1]。对于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及典型症状和间接征象的患儿,常规X线检查无疑是一个既简单又迅速的辅助检查手段,但对那些无明确异物吸入史的患儿,尤其是症状不典型者,常规X线检查则难有阳性发现,因而易发生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的12例气管异物患儿均先进行了常规X线检查,仅2例有纵膈摆动,2例肺气肿,3例肺不张,其余则表现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征象。后表现不典型的患儿均是经CTVE及三维重建才得以明确诊断。但由于常规X线检查既迅速又经济,对于高度怀疑气管异物的患儿仍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CTVE是一种无创性、安全性好、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的检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螺旋CT采集容积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获得系列仿真图像[2]。气管支气管仿真内窥镜成像可显示到段支气管,部分可延伸到亚段支气管,对腔内占位或腔外压迫所致中度以上支气管狭窄的发现率几乎是100%,因而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其对非金属异物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后者。仿真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腔内表面显示为连续性图像,正常成人可达Ⅴ级支气管水平。小儿气管、支气管管径较小,弹性及活动度大,呼吸时管径变异较大,不如成人气道稳定。本组17例患儿经CTVE检查虽然均获得了清晰图片资料,但对Ⅳ~Ⅴ级支气管仅能部分显示。不过与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检查相比,即使官腔被部分阻塞或高度狭窄,CTVE仍可利用飞跃功能跨越病变区,进入下一级支气管[3],因而其对Ⅲ级以下支气管的显示率高于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检查。另外,我们在整理本组17例患儿病史时发现,有些患儿无明确异物吸入史,常规X线检查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征象,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和喘息,多次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后经CTVE检查发现存在异物阻塞者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及肺泡灌洗取出异物分别为葵花籽及痰栓,可见CTVE可减少常规X线检查的误诊及漏诊几率。由于CTVE能较好的显示气管、支气管腔内异物的位置、范围和邻近组织的关系,因而它可为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做术前定位,从而缩短手术耗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有创的手术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当然,作为一项新的检查技术,CTVE在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中也存在不足,它难以观察支气管粘膜的颜色变化,对扁平病变不敏感[4]。此外,部分年幼患儿不能配合,呼吸时气道变异较大,易引起伪影干扰诊断[2],并且它不能如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在发现异物的同时清除异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CTVE作为小儿气道异物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无论是从安全性、准确性来看都有明显优势,它还可作为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的术前检查及术后的疗效判断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张波,申爱强,王洪彬,等.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管异物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4):526-528.

[2]于红,李惠民.CT仿真内窥镜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2,25(5):315-318.

[3]郭凡,王仪生,李炎秋,等.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1):16-19.

[4]汪延明,王学廷,解相礼,等.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儿童气道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3,9(1):25-26.

[编辑] 何 勇

10.3969/j.issn.1673-1409(R).2009.04.019

R768.13

A

1673-1409(2009)04-R043-02

2009-09-21

刘丹(1979-),女,湖北荆州人,主治医师,硕士,从事儿科临床工作;通讯作者:王琳,通讯地址: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434000)。

猜你喜欢

内窥镜三维重建异物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