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数学表演 提高教学效率

2009-04-03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过河青菜母鸡

扬 军

“数学表演”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剧的形式表演概念,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表达、理解和运用,在有趣的活动中自主地解决问题。儿童天生具有表演的天赋,我尝试把“数学表演”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数学表演,激发学生浓厚数学兴趣的重要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充分地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张叔叔要把1筐青菜、1条狗和1只母鸡都带过河去,由于船小,他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而人不在场时,狗会吃母鸡,母鸡会吃青菜,张叔叔该怎样过河呢?”读罢题目,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表演——将全班学生分为10组,每组5人,其中1人扮演张叔叔,1人扮演母鸡,1人扮演狗,1人扮演青菜,1人在旁边指导。活动开始了,每个小组的成员都非常投入。经过集思广益,终于解决了问题:张叔叔第一趟先带母鸡过河;第二趟运青菜过去,返回时把母鸡带回来;第三趟把狗带过去;第四趟再把母鸡带过去,这样就顺利地过河了。从表演开始到解决问题总共只花了4分钟的时间,真所谓“百闻不如一演”。在表演中,教学难点不攻自破,这种效果远远超过教师枯燥的讲解。

二、数学表演,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平台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因此,教学中,把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转变为学生的“数学表演”,既有学生的实践性,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得“数学表演”成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平台。

如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节课时,教材提供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中,都是把比较多的物体平均分(被除数比除数大),学生从来没有经历过教材所提供的问题,因而不知该如何去分。我先让学生自由组合,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自由发表见解,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台前进行“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现场“数学表演”(到底是如何分的)……在学生们的参与下,终于找到了两种不同的分法,即把3块饼逐一平均分成4份或把3块饼叠放在一起,然后平均分成4份。在数学表演中,学生始终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这样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三、数学表演,沟通学生生活与数学学习的重要桥梁

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表演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是生活与知识衔接的桥粱和载体。

如教学“公顷的认识”这节课时。“公顷”这一内容比较抽象,理解“公顷”这一面积单位必须建立在“1D0平方米”的基础之上。那么,“100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呢?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选出28个学生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巨大的正方形,让学生在“数学表演”的具体情境之中感受“100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在学生惊叹“100平方米”的面积之大时,我再次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100个这样的面积,将是多大呢?”全体学生再次发出惊叹声,我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100个这样的面积就是1公顷。”如仅采用讲授的方法告诉学生“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学生也能进行一些“平方米”、“公顷”单位之间的换算,但不利于他们对这一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明白公顷的大小,可让学生实际参与,学生根据亲身体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正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数学表演活化了教材提供的数学信息,赋予了数学学习鲜活的生命色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强化了自己的生活意识、主体意识。同时,数学表演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数学的舞台,学生在这个别开生面的玩数学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学到了知识。

猜你喜欢

过河青菜母鸡
青菜新品种介绍
母鸡
母鸡下蛋
过河
拆桥过河
种青菜
母鸡
拔青菜啦
一棵青菜
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