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的创造与艺术家的修养

2009-04-03周红艺

关键词:修养风格生活

周红艺

摘要:通过对艺术表现的探究,揭示艺术创造的内含与本质是创造美。并将美的表现分为自然美与艺术美两个层次给予阐述。在此基础上讨论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本修养,最后将这一基本修养归纳为:丰富的生活体验、渊博的学识修养和高妙的表现技巧三个方面。

关键词:艺术创造;风格;修养;生活

艺术是表现美的。诗是美的,画是美的,春天是美的。诗画是艺术的美,春天是自然的美。可以说美无时无刻都存在于大自然的每个角落,所以西方美术家就有“美在于发现”的说法。艺术美是艺术家对那些风花雪月、昼夜朝暮、春夏秋冬、山水云霞、阴晴雨露等自然美的发现感知,经过幽思妙悟、性灵才情创造性的表现出来,使之成为更集中、更典型、更强烈的美。这种美就是艺术的创造。

郭六芳《舟还长沙》说:

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这首诗正是说出了她对美的发现过程。“十二珠帘夕照红”是自然美的展现,当作者主观审美(心灵)与客观美(自然)的存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火花,灵溶升华为艺术美。而这一艺术美的外现形式就是诗。如果不是诗的话就会是音乐,抑或是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这自然界的落花流水、云卷云舒、春风秋月、白雪彩霞不是被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等化做优美的乐曲,就是被陶渊明、王维、苏东坡等变成美妙的诗文,或是被范宽、李成、柯罗、莫奈等人画作迷人的图画……艺术家对于自然美的发掘与感知总是超出常人的,因而他们能成为美的创造者。

自然世界和人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不但表现自然美,也善于表现人生境界和精神情感。宗白华先生曾给艺术下定义说:“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作性技能。她创造出一种具体客观的感觉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的愉悦,并有悠久的价值。对艺术家而言,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精神、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是内在精神的外现,所谓的自我表现”。因此艺术的创作不仅仅是以实用为目的的,而在更高层次上是一种人类精神自我实现的需要,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她是纯粹精神意义的。

弘一法师曾把人生的追求分为三种境界:一是物质境界,二是精神境界,三是灵魂的境界。而艺术和宗教正是建立在物质和精神之上的灵魂境界。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把人的境界分为五种:为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而有功利境界,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因欲返本归真、冥和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介于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之间的艺术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与和谐,借以窥见自我,反映最深心灵。艺术境界主于美。

由此可见,艺术的左邻是哲学,右舍是宗教,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追求和生命的创造。不敢想象一个没有创造的人生是多么的空虚无聊,枯燥乏味。人类不断的通过艺术创造来得到精神的充实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指出“痛苦和无聊是人生的两大基本因素,而人生则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动的钟摆。生命的欲求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的欲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痛苦。普通人认为欲望满足后就不再痛苦,然而空虚无聊便会立刻袭来。为了消除无聊就产生了新的欲求,又进入到无边的痛苦轮回。要摆脱无聊痛苦,就得摆脱欲求的奴役。对于个人则偏于消极,但艺术却是可以和谐人生。”看来艺术也是解脱痛苦和超越人生的心灵慰藉。创造艺术的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全以它是否能纳入生命的和谐为标准。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摆脱,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某种意义上,人生更像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的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人们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艺术的创造最终付诸于艺术的形式与风格。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和精神追求决定了艺术创作的风格。在西方一直流传着“风格即人”的说法,即不同的个性气质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正如中国艺术家所说的“艺如其人”。同时,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人生遭遇的变化,思想感情的发展,艺术表现手法的成熟,艺术修养的丰富,都会使艺术家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特点的艺术品。艺术的创作除了展现个性精神外,还充分的表现着时代的精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这时代的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决定着艺术精神。时代的矛盾也是艺术的矛盾,人生的和谐也是艺术的和谐。伟大的艺术家总是能够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的精神,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作品上打上时代的烙印。

艺术的创造还处处突现出民族性。一个民族的地域风情、传统习惯、文化精神等长久的构成文艺创作的平台,往往在艺术作品中处处流露着民族的气息。当一首乐曲从艺术家指尖流出的时候,我们便可以猜出他的国籍。《培尔金特》浓郁的北欧风情,爵士乐独特的美国情调。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风情气质而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我们能从艺术中感受这个民族的深层灵魂。俄罗斯芭蕾的高贵优美,爱尔兰风笛的浪漫抒情,中华民族则在琴棋书画中展示着微妙、儒雅的东方韵致。

毕竟艺术创造的主角还是艺术家,因而艺术家决定着艺术的内容并创造着艺术形式,最终赋予艺术之生命。他或是用自己的画笔去揭示蕴含于万物中的美韵,或是用一个个音符记录下心灵与宇宙交融的生命节奏。要么在虚空与充实之间感悟花开花落、春去春回,要么在灵魂交汇中体味世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他们不是借物抒怀就是融情于物。他们能像世间的精灵一样来往于现实界和理想国,穿梭于物的世界与神的境界。他们勤奋工作为现世灵魂搭建着通往美丽世界的七彩虹桥。

他们之所以能神游于宇宙大化之中,构建奇妙的艺术胜境,一半儿是他们具有天才的创造力,一半儿是他们勤奋执着。宗白华说:“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根于天成,虽然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但不是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艺术的创造往往是天才自然冲动的结果。那些顶尖的艺术大师首先是天生就有创造才能的人,他们有着非凡的悟性与才情。虽然艺术的创造离开超人的悟性与才情是不行的,但是艺术的创造也不仅仅是靠灵光一现就可以实现的,它还需要艺术家诸多方面的修养。如果把天生之才比作鱼的话,后天的修养则就是水。当生活经验、知识沉淀、技法修炼到一定广度与深度时,创造的灵感才会处处涌现,左右逢源。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艺术家的修养:

一、生活体验

艺术创作的冲动多源于对生活与自然的真切感悟,因此体验生活就是艺术家求得艺术灵感的必经之路。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只会才思渐渐枯竭、艺术日趋平庸,只有经常沉入生活实际,才能拥有无穷的创作源泉,而对于生活的深入需要拿出“搜尽奇峰打草

稿”(石涛)、“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的精神。范宽之所以成为山水画的巨匠,与他终年游冶于太华终南自然山水中的生活体验有关。他“舍其旧习,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像这样深入的体会自然山水,必然能创作出情景交融绝妙的山水画。老舍之所以能绘声绘色的描写大杂院,是因为他住过大杂院,有着大杂院的切身生活。他之所以能栩栩如生的描写洋车夫,也是因为他的许多朋友是以拉车为生的。而卓别林在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的贫困,经常过着流浪儿的生活,对贫民窟的生活有深切的感受,对工人的境况十分熟悉和同情,因而才能创演《摩登时代》。由此可见,生活的体验是艺术创造的根本基础,只有深入到生活的本质里去,体味真切的感受,才能表现出生活的“真性情”。

二、学识修养

如果说生活修养是艺术家的必要素质,那么学识的修养就是艺术家素养的另一个重要素质。艺术家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见多而识远,才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厚积而薄发,创作出可以名世的经典作品。历史上优秀的艺术家无不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如达·芬奇是自然科学家、工程师、机械学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画家;米开朗基罗不仅是雕刻家、画家、还是建筑师。如果曹雪芹没有广博的知识,他就不可能在《红楼梦》中尽情描写关于诗词歌赋、工艺美术、建筑园艺、医药烹调以至农业方面的内容。

对于人类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提高艺术家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质。而对于各类艺术的学习,可以使艺术家触类旁通,获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意大利著名的电影演员吉娜·劳洛勃丽吉达,以卓越的才能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银幕形象,尤其是《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斯梅拉达。她之所以获誉世界影坛,与她多才多艺和对艺术有较深的造诣分不开的。她学习舞蹈,舞姿优美,技艺娴熟;她学习绘画,曾以卖画为生;她是一位摄影艺术家,曾举办过多次摄影展并出版了摄影集;她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歌喉委婉动听;此外她还做过制片人兼导演,在拍完最后一部影片告别银幕后,她又以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为素材从事小说创作。

三、表现技巧

艺术创作的才华大多来源于生活经验与艺术素质,而艺术创造的实现,则依赖于表现技巧的熟练。如果说具有深厚的生活经验与文化素养,而不具备表现艺术的手段和技能的话,那只能作欣赏者或是艺术评论家,而不能成为创作者。艺术家首先是一个艺人,是一个活儿做得很漂亮的手艺人。朱光潜曾说:“凡是艺术家都须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艺术家正是通过“匠人的手腕”显示出了自己的思想、学养和人格。艺术表现的基本功是需要长期训练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王羲之若没有“临池学书,池水为墨”的功夫是不会成为书圣的。

艺术的表现技巧是一种语言,普通人正是因为没有掌握这门语言而无法将心中美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才有“茶壶装饺子,有口倒不出”的遗憾,而艺术家正是靠他那高超卓绝的技艺将心灵中的真善美表现出来。

我们将学识的修养称作“练心”,把表现技巧的训练称为“练手”。练心与练手不可偏废,艺术创作的自由境界正是艺术家心摹手追,心手相师,十年磨一剑的结果。这用苏东坡的话说就是“智者创物”!

[责任编辑柏一林]

猜你喜欢

修养风格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以士之道升修养
以自身经验分析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与对策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生活感悟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