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新模式

2009-04-02陈传胜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数学

万 萍 陈传胜

摘要:目前国内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性,服务目标不明确,专业特征不强,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文章从内容体系、案例教学、第二课堂,考核方法等方面,探索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技能人才;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大致可归结为两种类型:一是通用规范型,其特征是把传统的数学内容处理成一个规范的模块,不同专业的学生通用。这种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性,服务目标不明确,专业特征不强;二是临时拼凑型,其特征是选用通用教材,教学时教师根据自身经验补充或调整教学内容。这种模式由于缺乏整体设计,显然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高职数学应紧紧围绕专业教学要求展开教学,实现教学内容贴近专业、教学案例来源于专业、第二课堂服务于专业,真正将数学与专业融合起来。同时,通过引入数学软件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处理复杂计算的能力。

开放实用的内容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的高等数学教育应走实用型路子,也就是将高等数学教育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并为学生提供文化素质和就业后满足岗位职责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为专业知识学习提供服务。所以,高职数学教学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做到两个优先——专业需要优先,能力需要优先。

要实现这一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打破数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增强开放性以加大课程交叉和整合力度。其具体做法是,针对各专业的要求,把所需要的数学内容整合成三个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扩展模块。

基础模块——即高职学生应掌握的共同内容和专业大类学生应掌握的共同内容主要讲解一元微积分内容。在讲授过程中,将其基本内容分成两大部分,即数学概念与应用,微积分理论与计算。数学概念与应用主要侧重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的实际背景,突出数学概念的图形与素质特征,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与简单的数学建模能力。微积分理论计算部分主要介绍基本公式和基本方法,不加证明地引入数学理论的重要结论,突出对结论的应用,增加计算方法与数学软件的内容,使学生学会借助计算机这个工具进行数学计算和数学推演。既突出重点,又便于理解。

专业模块——高职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领域内的基本内容按不同专业的需求,采取不同的课程设置,真正体现高职“学以致用”的原则。例如,对于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在要求他们学好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用简单的矩阵论代替线性代数,加强学生对矩阵特征值、对角化、约当化等知识的学习,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后续专业课;加强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以有利于电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信号处理知识。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再注重定理的证明,而以多方位的解释来代替如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以及在专业课中的用途;不再注重计算技巧,而只注重方法。对化工类专业的学生,要淡化对高等数学(下册)中的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的学习,强化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学习,并为他们开设多元统计分析,这对他们更好地处理实验数据相当有用。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经济数学课,注重优化方法的学习,加开简单的计算方法、运筹学、线性规划等与其专业接轨的课程。

扩展模块——是对教学内容体系的完善它的内容是为那些对数学课程有特殊要求或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设置的。教师适当介绍一些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和一些研究内容,让学生对目前最新的数学工具及其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以利于将来的发展。当然,这几个模块可以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既独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

贴近专业的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与专业结合,并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中心。这种培养任务也就要求高职数学的教学模式以应用为目标,将数学知识、专业知识与专业案例融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应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从概念开始就实现数学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通过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思考专业问题的习惯。将专业的实际问题中引入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并通过大量案例讲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如在导数概念的教学中,在机电系可用“电流强度”,“汽车发动机压缩比的计算”等案例,而在化工类专业可用“温度曲线”,“冷却速度”等案例。通过一系列贴近专业的案例教学,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可强化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处理专业问题奠定基础。

侧重应用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提升,也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智,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其与教学活动紧密配合,可以成为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笔者认为数学建模活动方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的模式。

组建兴趣小组,开展经常性活动把热爱数学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例如,可以通过开设数学方法系列讲座、组织研讨班等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

侧重专业内容的选取还可将相关的专业模型引入到活动中来。把数学建模中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提炼模型、求解模型的过程、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以专业问题的求解过程为铺垫,强化数学知识在专业上的应用,形成两个课堂的联动。

用项目驱动法展开活动在第二课堂的活动过程中,可用项目驱动法逐步展开活动。把在专业上有重要应用的数学内容做成项目,通过开展项目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同时,也可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高效实用软件的应用

数学软件的日臻完善和数学实验的兴起,为减少大量的烦琐计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合专业选择软件,不仅能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当然,引入数学软件并不等于放弃人工计算,人工计算可以重点讲解一些简单计算,对于复杂的、重复性的计算则通过软件完成,这样的分工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发挥特长的考核方式

要进一步改革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考核要充分体现“严格,多样,选择”的特点。所谓“严格”即严格执行考试标准,严格考试制度;“多样”是指多样化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即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科学、合理地测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选择”是指考核内容的可选择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试题和考核方式。通过发挥特长的考核方式,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并把优势扩展到整个学习中去。

探索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目的在于培养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贴近专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其内容取材于专业,方法结合于专业,结果应用于专业,有利于培养高职人才所必备的思维能力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白云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2).

[2]箫树铁.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万萍(1964—),女,江西赣州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陈传胜(1963—),男,江西永新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我们爱数学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