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7-二氯荧光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2009-03-30于文萃孙丽军

新媒体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复合物光度作用力

于文萃 孙丽军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模拟生理条件下2,7-二氯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09n=,与2,7-二氯荧光素的最大吸收波长502nm比较,红移了7nm;二者之间主要通过静电引力结合,但不排除疏水作用力和氢键:二者之间的结合数为32。

[关键词]2,7-二氯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10005-01

一、引言

光谱法由于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等优点是蛋白质与药物分子研究的主要方法,荧光素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分光光度法对2,7-二氯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二、实验部分

(一)仪器与试剂

自动电位滴定计,78HW-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UV-240IPC紫外光谱仪。牛血清白蛋白用pH 7.4 Tris-HCl缓冲溶液配制其储备液(7.7×10-5mol·L-1),4℃保存于暗处;2,7-二氯荧光素,储备液用蒸馏水配制;1.0mol·L-1氯化钠溶液用于维持体系的离子强度;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一盐酸缓冲溶液(pH 7.4),用0.2mol·L-1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和0.1mol·L-1盐酸溶液配制;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二)实验方法

于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NaCI溶液、2,7-二氯荧光素溶液、BSA溶液,用pH 7.4 Tris-HCl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0min。以相应的试剂空白为参比,室温下用1cm比色皿,在一定波长下测其吸光度。(1)固定BSA溶液浓度,改变2,7-二氯荧光素的浓度,在选定波长范围内扫描吸收光谱见图1-1。(2)固定2,7-二氯荧光素溶液的浓度,改变BSA溶液浓度。配制该系列溶液过程中发现:随着BSA溶液浓度的增太,溶液颜色由2,7-二氯荧光素的浅绿色,逐渐过渡到桃红色。在选定波长范围内扫描吸收光谱,见图2-2。

三、结果与讨论

(一)吸收光谱

图2-1为模拟生理条件下(pH 7.4 Tris-HCl缓冲溶液,离子强度1=0.1)2,7-二氯荧光素对BSA吸收光谱的影响图。从图中看出:BSA在400-750 nm波长内没有吸收,随着2,7-二氯荧光素溶液浓度的增大,吸光度值增大,但谱线的形状基本保持不变,最大吸收波长也无明显移动。因此,不能说明BSA与2,7-二氯荧光素相互作用生成了复合物。因为吸光度的变化很可能是由于2,7-二氯荧光素浓度的不断增大而引起吸收程度的改变。为此,实验过程中又固定2,7-二氯荧光素溶液的浓度、改变BSA溶液的浓度,扫描混合物的吸收光谱图,结果发现:BSA的浓度为7.7×10-6mol·L-1时混合体系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了改变。据此,本实验研究了BSA溶液的浓度为7.7×10-6mol·L-1时与DCF的作用。图2-2为模拟生理条件下2,7一二氯荧光素与BSA作用前后的吸收光谱图。从图中看出:2,7-二氯荧光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2nm,与BSA作用后最大吸收波长红移。由于BSA在该波段没有吸收,2,7-二氯荧光素的浓度变化只影响吸光度的变化,而不会使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导致波长位移的因素只可能是2,7-二氯荧光素与BSA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复合物。综上所述得出结论:2,7-二氯荧光素与BSA在模拟生理条件下作用生成了复合物。由于在BSA的浓度为7.7×10-6mol·L-1时与DCF反应后最大吸收波长红移到509nm,故在摩尔比法中选择该波长为测定波长。

(二)2,7-二氯荧光素与BSA作用位点、作用力类型及结合数的研究

(1)2,7-二氯荧光素与BSA相互作用的作用位点的研究

本论文研究的2,7-二氯荧光素是一种有机小分子,结合分析我们推测:2,7-二氯荧光素与BSA相互作用主要是与BSA中的精氨酸、赖氨酸残基结合。

(2)2,7-二氯荧光素与BSA作用力类型的研究

本论文吸收光谱部分已论述了2,7-二氯荧光素与BSA发生相互作用是由于生成了复合物,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作用力。从分子结构上看,BSA分子中存在着不同基团,如-H、-NH2、>C=0等,2,7-二氯荧光素存在着>C=0、阴离子配体等。BSA分子中的-H与2,7-二氯荧光素的>C=0之间可能形成氢键:在水溶液中,BSA中的-NH3+与2,7-二氯荧光素的阴离子配体之间也可能存在静电引力;还有两者含有一些极性很差、疏水性较强的基团间也可能靠疏水作用力结合。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配制系列不同浓度BSA溶液时,由于BSA浓度的增大,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成桃红色,这种现象的产生说明静电引力在BSA与2,7-二氯荧光素的结合中起关键作用。由此推测2,7-二氯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靠静电引力结合,但不排除疏水作用力和氢键。

(3)结合数的测定

本文采用摩尔比法测定了2,7-二氯荧光素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个数。固定BSA浓度,改变2,7-二氯荧光素的浓度,在波长509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值A。以吸光度值A对摩尔比作图,见图2-3。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中有折点出现。依据摩尔比法原理:折点所对应的比值正对应于每一个BSA分子所结合的2,7-二氯荧光素分子的数目。图中折点对应的值约为32,即是说每个BSA分子所结合的2,7-二氯荧光素分子的数目为32。

四、结论

模拟生理条件下,2,7-二氯荧光素与BSA作用后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实验结果说明2,7-二氯荧光素与BSA作用生成了复合物。该论文探讨了两者相互作用的作用力类型和作用位点,并采用摩尔比法成功得到了两者相互作用的结合数为32。

作者简介:

于文萃,女,汉族,辽宁省丹东市人,助教,研究方向:化学工程。

猜你喜欢

复合物光度作用力
皎皎月光
分析、概括法在牛顿第三定律中的应用
碳富勒烯水溶性复合物固体材料的制备
光谱类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空白扣除原理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考点精析
新常态下如何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物体的平衡,单元训练(一)
ZnO/大孔碳复合材料的一步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英文)
ZnO/大孔碳复合材料的一步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英文)
裂开球形氧化镍氧化铜复合氧化物的简单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