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取向

2009-03-23

中国经贸 2009年1期
关键词:外贸贸易战略

张 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内部与外部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变化,对对外开放也提出了新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中国处理对外经贸关系,引领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

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和政策

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形成的以出口导向为重要支撑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有力地拉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经济质量。但由于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也加大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为使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健康的增长,当前,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适度调整,在保持对外贸易适度增长、提升产品出口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内需主导发展战略,通过开发国内市场、促进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把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由过多依赖出口转移到以内需、出口、投资并驾的“三驾马车”上来,尤其是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作用。

外贸由大幅超前增长向与国民经济平衡增长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锁定在出口创汇和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等短期目标上。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导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使外贸出现了大幅超前增长。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加上当前持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以及日益多样的贸易摩擦,单纯关注外贸总量的增速和增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提升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等更高层面上来规划外贸发展的方向,使出口贸易增长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及片面追求速度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以及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方向上来,成为新时期中国改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如“两高一资”和出口退税政策等。

利用外资政策向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方向发展。在原来一系列鼓励利用外资政策的激励下,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过分强调利用外资也带来了诸如外资投向不合理、质量不高、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等负面效应。为此,近年来,中国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限制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外资项目的政策导向,鼓励高新技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等项目。把追求外资质量及外资结构的优化、实现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和谐统一,视为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基本出发点及指导原则。

外经贸管理由被动向主动方向发展。“十五”期间,世界经济经历了由繁荣跌至低谷并逐渐走向复苏的过程。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大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困难和风险。中国加入wTO后,也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开放度增大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骄人成就,除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以外,还得益于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发展。首先,加强了外贸领域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了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制化进程,通过清理,修订和新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尤其是颁布和实施新的《对外贸易法》),中国的外贸管理走上了与国际规则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制化轨道。其次,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贸经营制度,为外贸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第三,发展与完善利用外资政策,深化对外开放,在修改与完善原有外资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有关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和规章,提高了利用外资的水平及质量,投资带动贸易效果显著。第四,制定与实施了贸易救济法律法规制度,初步建立起应对贸易摩擦的“四体联动”机制,为中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制度环境。第五,稳步推进出口退税和汇率机制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贸易促进体系逐步形成。

新时期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点战略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是从开放型大国到开放型强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竞争的条件下,我们应当更加明确地把全面开放作为21世纪的基本国策,构筑中国对外开放新优势,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谐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鉴此,应重点实现以下战略突破。

以质取胜战略。新时期以质取胜战略应找到新的突破点,重点可放在开拓新型模式,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2006年以来,国家推出新的加工贸易政策,在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包括加工贸易由单纯加工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环节延伸,及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过多消耗资源的产品出口等。新时期,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战略应注重开拓新模式,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即调整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上游研发设计,中游集约发展、下游营销服务延伸: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引导加工贸易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实行封闭管理的特殊区域转移。新加工贸易战略可起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的综合效应作用。

协调发展战略。重点在于完善出口协调机制,主动应对涉外经济摩擦。涉外经济摩擦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要使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要解决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问题。新时期,应进一步完善出口协调机制,以积极心态,主动应对涉外经济摩擦。要探索建立进口协调机制的可能性,特别是对国内产业形成重大影响的产品的进口协调;要逐步完善出口协调机制,主要是在国内容易引起贸易报复、贸易摩擦和冲突的产品i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及完善中国多边和双边经贸关系协调机制,尤其是双边协调机制:要采取多种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如设立敏感产品的临时调节税等。总之,要以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思维,统筹协调,从体制,机制和利益上综合考虑应对贸易摩擦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互促进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处于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工业制造品落后、外汇收入低下,国内企业供给不足的状况,因此,政府采取了“引进来”的“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来”发展战略实施10年后,国内市场出现了轻工业和家用电器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由此推动了外向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促使企业将过剩的生产能力及成套设备投资于国外的需求市场,激励着企业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迈进。自1997年12月中央首次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就一直要求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新时期,应更加强调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引进来”战略,追求外资质量及

外资结构的优化、实现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和谐统一;进一步拓展“走出去”战略,使中国从而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国内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此战略对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基地化发展战略。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中国。要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培训基地,以及更多的管理运营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引导和加强中小企业与跨国公司的配套合作,促进国内企业逐步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销售网络。要充分认识承接服务业转移的重要性,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在吸收外资先进技术的同时重点培育中国的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和体系建设,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并全面提高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合作共赢战略。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政策协调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阶段,中国除了继续通过参与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获取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和更多机会之外,还应更加积极地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逐步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内外经济相互融合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创造条件。要中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具体做法包括:积极推进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间的经贸合作:加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合作;深化《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与周边国家签署多边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将为周边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将使“中国威胁论”逐渐转变为“中国机遇论”。

谋求主导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逐渐改变了原先被动适应国际多边秩序的格局,转向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新时期,应更加积极参与新一轮多边谈判。参与多边谈判要以秉持三大原则,即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要强化在农业、服务贸易,环境保护、投资政策、竞争政策、政府采购、贸易便利化等与中国密切相关内容领域谈判中的影响作用,更好地维护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自主创新战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发挥资源优势效应。产业技术创新及劳动力量的优势转化为质的优势是未来中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保障。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重大转变的一项决定性因素。要坚持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要综合运用国土规划、市场准入和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提高各种稀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缓解资源对可持续增长的瓶颈制约。要推动中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变,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努力使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合理利用形成良性循环,显著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使人力资源开发更加符合走开放型经济的要求。

(作者单位:商务部研究院)

猜你喜欢

外贸贸易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70年外贸大事记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