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蒹葭》生命悲情意识的美学呈现

2009-03-20侯洪澜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伊人悲情理想

在对《诗经·蒹葭》的传统审美体认中,“伊人”的所指总是人们关注的中心。由于在诗中这一形象本身的叙述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从而产生了种种臆解。有人认为“伊人”隐喻的是周王朝的礼制,诗的主旨在于讽刺劝谏周襄公不用周礼而沿用西戎风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就是贤人,贤人隐居水滨,令人慕而思之。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祭歌,是上古之人在水神祭祀仪式上的歌咏之词,伊人即水神。现代人多认为这是一首恋歌,“伊人”即恋人。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集传》中说,“秋水方盛之时,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其实这种对“伊人”身份的推断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审美的遮蔽。诗中的“伊人”是“所谓”的“伊人”,是诗人心中建构的艺术形象,是诗人对人类特定情感在激荡升华中所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理想。“伊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象征人类精神彼岸的“伊人”审美价值的认同。它昭示的是中国先民生命思考中的悲情意识,也是生命意识在哲理思辨中最早的艺术审美体现。

人的生命的本质力量外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永无止境、永不满足的追求,追求的东西得到之后,立即又会产新的追求目标和更多的追求。因此,追求也就意味着得不到,由此激发更强烈的追求欲望和痛苦。求之不得,这是人类最广泛最普遍的生命悲情体验,“伊人”正是这种悲情的艺术投射对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伊人”,“伊人”之美不在于它究竟是什么,而在于它让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升华,也折射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从“现实之悲”到“艺术之美”的情感转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中间介质的推动下发生的。当人类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而需要外界的帮助时,摆在面前可供选择的就只有自然了。于是人们从不同维度对自然赋于各种价值,将自我的价值理想赋予自然,再用自然价值来反证人的价值。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宇宙自然不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人的价值世界。自然景物成了人的自由精神的同构体,成为代表人的“意”的“象”。《蒹葭》一诗运用自然景物“象”的组合,表现生命的意识。诗人选择“蒹葭”、“白露”和“水“一组意象创造了一个“模糊”和“幽远”的意境,用这种意境表达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情感之痛,呈现出的是意象上的和谐之美、意境上的朦胧之美和意念上的悲情之美。“蒹葭”即芦苇,诗以“露”中芦苇起兴,茫茫芦苇虽风姿“苍苍”、“萋萋”、“采采”,遮蔽住了人的视线,但遮蔽不住“白露”中透出的凉意,遮蔽不住苍凉之中的灰色心情——万物凋零,荣华不再。生命的短暂,世事的艰辛,命运的无常……,这一切“悲”在“霜”花遮掩的芦苇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一片朦胧。诗人伫立河岸,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心中的渴望、怀念和惆怅在朦胧之中幻化出一个模湖而又清晰的“伊人”形象。这“意”中之“象”是永远不能确定的、永远也不必确定的“生命之欲”,这“象”中之“意”也是永远无须说明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生命之悲”。“意”与“象”的双重模糊性,构成了一个具有无限开放性的审美空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也造就了诗文本身的朦胧色彩。这种朦胧性与人的心理上的价值认同的流动性的同构,引发了强烈的审美效果,使审美主体逐渐超越了扭曲残缺的现实背景,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融合。

“水”是《蒹葭》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水阻隔着抒情主人公与“伊人”,同时又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迷朦宽广的水面上,人类的情之美、意之悲、欲之痛带着秋的苍凉感、带着当年圣哲“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叹息、带着亦曲亦折的柔弱向我们走来。千柔百态孕育滋养着人类生命的“水”,也蕴含滋养着人类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在对生命的诗性体认中,水之悠长、水之曲曲、水之深广、水之波浪,比尽了人类情感的曲折复杂、幽渺旷远。喜怒哀乐之情皆在水中升华为无限的艺术之美,抚慰补偿着在现实之痛中残缺有限的心灵。水边的“伊人”、水中的“伊人”,正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寄托,它超越了现实的悲与痛,以哲人的姿态关怀着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但也正是水,阻隔着诗人的追求。凝望着彼岸的“伊人”,主人公顺流而下、逆流而上,上下求索,但始终被水阻隔在此岸,“伊人”似乎近在咫尺,又似乎远在天涯。虽然没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绝望,但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切肤之痛更动人心弦。在“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追寻中,宇宙的永恒、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渺小、理想的热切、世事的艰辛,在水中融为一体,并带着鲜活的生命力走向永恒。而奔腾不息的江河之水又将理想阻隔在现实的彼岸,渺渺幽幽,让人欲进不行,欲罢不能。阻隔让人类的理想带上了悲情的色彩,但也焕发出了更强的生命意识——超越,这是人类存在的更新的意义。

《诗经·蒹葭》一诗的审美价值正是其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这种深厚的生命意识,使它历经数千年而仍然充满魅力。

侯洪澜,甘肃中医学院公共课部副教授。

猜你喜欢

伊人悲情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伊人时尚
伊人时尚
悲情英雄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陈水扁“悲情奔丧”
悲情富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