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育人润无声

2009-03-20田谷华董癸卯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蕲春师生育人

田谷华 董癸卯

田谷华,男,1962年3月生,华中师范大学政治教育本科毕业,教育硕士在读。湖北教育理事会副理事长。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多年,现任湖北省蕲春县教育局副局长、县一中校长。曾获湖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论文多篇。

湖北省蕲春一中是一所植根于医圣故里的崇文沃土、沐浴着“教授县”的重教春风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传统重点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是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央教科所基地实验学校,湖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学校、安全文明校园、教改名校。2008年以高分通过了省级示范学校综合督导评估的蕲春一中,扩建后的校园面貌令人眼前一亮。校园四区分开,高楼林立;道路三纵七横,宽广畅达;文化石、主题雕塑、体育文化墙、“校友风采”牌等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令人目不暇接,好一个书院气十足的育人环境。而更打动人的是那园林式的文化品位,为此,笔者就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对田谷华校长进行了专访。

董:田校长,新年好。感谢您在开学期间的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现在每所学校都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您是怎样看待这一现象的?

田:这应该是一个好现象,也是一种必然现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提高综合办学水平的需要,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强化育人功能的需要。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能够极大地增加教育能量,一所校容美、校风好、质量高、声誉佳的学校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师生置身于其间,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行为能得到规范、心灵能得到陶冶、素质也会不断提高。再说,学校本来就是传递文化、创造文化的特定场所,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应有的义务,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努力、逐步积淀才能形成。学校文化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行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

董: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大有一哄而上之势,也存在着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弊端。我们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是如何凸现自己的特色的?

田:学校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蕲春是崇文重教的文昌之乡,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医药学家李时珍、国学大师黄侃、文艺理论家胡风,现代更是为国内外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学者、教授,是闻名全国的教授县。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致力彰显这一特色,用浓厚的人文氛围去感染师生。我们在校园主干道两旁竖立了四十多块“校友风采”牌,用这些成名校友的事迹激励学子砺志成才;我们经常请这些知名学者、教授回校给师生作报告,让他们现身说教,激励学子发愤笃学;我们编写了《爱我蕲春》作为校本教材使用,让学生了解蕲春、热爱蕲春,激发他们奋发有为,建设祖国、回报蕲春;我们还编写了《蕲春一中校园文化解读》,系统介绍我校的学校文化。(说着田校长从书柜抽出一本,沉甸甸的,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分四个部分全面介绍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董:从这本很有份量的书上可以看出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品位,那么,你认为我们学校的学校文化体现了学校怎样的主流价值观?

田:我校的主流价值观从办学理念上就可体现出来。“以人为本,致全、致高、致远”就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它是我们学校文化的核心、灵魂,是学校总航标,引领着师生的行为和学校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昭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成果又惠及人。指导思想上,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服务人;管理行为上,理解人、宽容人、善待人、激励人,为师生创造宽松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与学习环境,让学校在师生的共同发展中也不断发展壮大。

“致全、致高、致远”体现了我校的育人方向,体现了我校“着眼明天的需要来办今天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尽管当今高考竞争激烈,升学压力很大,但我们并不把提高学习成绩与学生全面发展对立起来,而是着眼于师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师生的未来发展奠基,把他们培养成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董:几年时间,我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校园扩建时,是否也融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吗?

田:新建校舍、添置设备、美化环境等硬件建设既是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建设学校物质文化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校园扩建过程中,从地理环境、规划布局、建筑风格、设施设备、自然景物、文化景观等各个方面都贯穿着文化建设的理念,力求在物质层面上建构起深具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将一景一物都在物质外壳上赋予文化内涵,打上学校精神文化的烙印。如我们所在的这栋科教综合楼气势恢宏,造型富于动感,犹如雄鹰展翅,又如巨人头戴博士帽,寓意为一中学子插上知识的翅膀,翱翔于九天,激励他们砺志成才,攀上学业顶峰。

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它具有导向、砺志、审美、怡情、增知、矫行等功能。我们力求让校园的墙面说话、标牌宣德、石头寄语、场馆载道、音像怡情、钢雕砺志,让学生从中“读”出学校的精神气度,从中产生震撼和激励,耳濡目染,他们的情感会更趋丰富、情操更趋高尚、个性更趋完善、心性和趣味更趋高雅。

董:以人为本是我校学校文化的核心,那么,在学校制度文化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学校文化精髓的?

田:文化是制度之魂,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隐性的、柔性的,制度是显性的、刚性的。为了更好地突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我校努力探索“理性+人性”的管理模式,通过提高行政执行力,来将一个个规章制度,转化为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进而积淀成学校制度文化。让制度既尊重人,又理解人;既约束人,又激励人;既规范人,又发展人。本着以师生发展为本,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为本,以激发师生的潜能为本的原则,我校创新管理机制,彰显人文关怀,形成了“五结合”的管理格局,即依法管理与以德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层级管理与合作管理相结合,宏观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做到用民主代替强权,用温情代替冷漠,用激励代替威压,用实效代替形式。在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时,既凸现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又饱含关爱、充满人情味,让师生将外在的制度内化为自觉行为,变他律为自律。这样一来,那些硬梆梆的制度就转变为体现教育价值观的学校文化。

董: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学校文化可以理解为教师、学生和校长所持有的共同信念,这些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能谈谈我们的学校文化对师生的行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吗?

田: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现着学校的主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又主要是通过师生的行为来体现的,所以作为学校文化动态层面的行为文化,体现着学校文化的独特风貌。如果不落实到行为上,再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只会是华而不实的一句空头口号。因而我们非常注重将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内化为师生自觉行为,让其言行与学校的规范和价值观合拍。也就是说,用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去影响、规范、制约师生的行为。比如,在洁净、幽雅的校园,老师手里的一个烟头、学生用过的一片纸巾都不忍心随手乱扔,这就是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物质环境传递出的隐性规范的制约,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自控意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由此可见,积极向上、富于人文气息的学校文化,或明确约束、或潜移默化,无不在规范着师生的言行,无声地凸现出育人功能。

董癸卯,教师,现居湖北蕲春。

猜你喜欢

蕲春师生育人
《蕲春语》与通语及蕲春方言系联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医药并举传承发展
——2018李时珍中医药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在湖北蕲春举行
The Four Regimens of Qichun
蕲春赤东湖渔场突破蛇鮈繁殖技术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