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质疑价值的甄别

2009-03-20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主旨文本文章

杨 云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高中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质疑成为最常见的教学行为之一。但质疑不能仅仅停留在“标签”的功能上,要防止陷入低水平的“学生主体活动”,要帮助学生走出认知的误区,进入“最近发展区”。而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课堂质疑教学价值的甄别。

甄别课堂质疑的教学行为,就是教师对随堂随机的学生质疑在瞬间进行判断的一种教学行为。通过甄别课堂质疑的教学价值,可以迅速有效地对质疑问题作出合理的处置,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水平提高。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该质疑本身的认知水平。即该课堂质疑本身所反映的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的质疑仅仅是对文本的一些常识性和知识性的疑问,有的是对文章主旨和情感的探究,有的是与作者思想的对话,有的是对文本的批判,有的是对文本的鉴赏,也有的是阅读文本后自己的感悟。认知水平高的质疑往往是深度阅读后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和阐释,是与作者、文本和阅读者心灵的对话,有不少是对作者和文本的评判。

比如《背影》一文学生阅读后对文章主旨的质疑,有的认为是描写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与歉疚之情,有的认为是反映父子现代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后者的认知水平较高,是对文本深度阅读后产生的质疑。面对这种质疑,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再比如《祝福》学生预习后的课堂质疑:1、课文中的“我”是谁?这个“我”是不是鲁迅本人?2、祥林嫂是不是真有其人?3、祥林嫂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呢?4、为什么那时的人都不同情祥林嫂?他们为什么那么麻木?5、这篇文章是一个悲剧故事,为什么作者要以《祝福》为题呢?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前三个问题是属于一种知识性问题,是对文章的一般性阅读后的产生的一些疑问,与文章的主旨关系不大,教师可以即刻给予响应,以简洁的语言结束学生的质疑。第四个、第五个问题与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关系,是在深度阅读后对文章主旨的思考,可以将这些问题纳入原有的教学设计之中,随着师生对文本的解读,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该质疑在本课时学习目标中的位置。即学生的课堂质疑与本课时学习目标相关程度。要把相关程度高的质疑置于学习目标的中心位置进行处理;将相关程度低的质疑置于学习目标的边缘位置来处理。比如《珍珠鸟》一课的学生质疑,文中对“笼子”描写较多,人、鸟、笼子似乎表达了一种特别的关系,请问作者对“笼子”的描写是不是有所寄寓?学生的这个质疑与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领悟生命的平等与自由”是一致的。因而教师应将这个质疑置于教学目标的中心位置。在与学生一起探讨“笼子”问题的过程中,反思作者的认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讨论、领悟生命的平等与自由。

三、该质疑对原有教学设计的建设性与破坏性。原有的课堂的教学设计往往具有整体性、逻辑性,而学生的质疑可能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有较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盘推翻,也可能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有较大的改进。这时需要教师根据当时的教学实际对原有的教学设计作一些改进,或者是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重新进行设计并组织教学。

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有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质疑,认为文章赞扬的是人性的善良和朴实(如车夫),批判的是人性的自私和丑陋(如我和老夫人)。这个质疑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赞扬鲁迅善于严于律已,勇于自我解剖有较大的破坏性,因此教师要在判断其教学价值、与学习目标的相关程度的关系后,确定要不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或者是将这个质疑作为一个参考意见,或者作为一个错误的观点进行批判,这就需要教师谨慎地甄别了。

四、该质疑在全班讨论的参与性。有些学生的质疑具有普遍的认知意义,能够激发起全班学生的参与的热情,有的质疑可能是曲高和寡或者只是一孔之见,不能激发起多数人的参与热情。这时教师要灵活处理。

比如对于《陌上桑》主旨的质疑,有学生认为不是“赞扬人民群众反抗强暴,揭露权势者荒淫无耻”,文章中的“使君”对罗敷并没有什么强迫、恫吓、要挟的行为,一句“宁可共载否”,至多只能说他对罗敷动了爱慕之心,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罗敷的美貌。所以作为民歌的《陌上桑》只是塑造了一个品德高尚、善于言辞、热爱劳动、年轻貌美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形象。这个质疑有的学生赞同,有的学生反对,全班讨论热烈,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再比如对莫泊桑的《项链》女主人公的分析,有的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慕虚荣的人,不能完全批判,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质疑可以引起全班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

我认为以上四个方面可以作为甄别课堂质疑教学价值的主要依据,教师要综合这四个方面,根据课堂实际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科学的处理,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发展,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杨云,教师,现居江苏泰兴。

猜你喜欢

主旨文本文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主旨演讲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平淡真实显主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