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茬中稻机插秧特点及育秧技术

2009-03-20余华强李有明刘金波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9期
关键词:特点

余华强 李有明 刘金波等

摘要总结分析了麦茬中稻机插秧的生产特点和生育特点,提出了与机插秧相配套的育秧关键技术,旨在使这项轻简栽培方式在麦稻连作区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以形成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麦茬中稻;机械插秧;特点;育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041-02

麦稻连作是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一种较为普遍的粮食作物栽培制度。长期以来由于季节衔接的紧迫性,农民群众一年四季都在为耕种收获而循环往复的忙碌,无暇休养生息和发展其他产业。近年来,随着新型适用插秧机械的试验开发、示范推广,农民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水稻插秧机械化的认识和期盼的增强,较大范围推广运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时机已经成熟。从2008年开始,笔者与当地的农机部门联合,针对本地水稻生产以麦稻连作为主要栽培制度的实际,开展了相应的机械化插秧试验、示范和调查分析总结,形成了一些关于麦茬中稻机械化插秧的认识观点和关键农艺技术。

1麦茬中稻机械化插秧的生产特点

1.1优点突出

一是省工。据测算,采用手工两段育秧,从浸种、催芽、育小苗、两段寄插、寄秧田管理到秧苗育成,需用工270个/hm2,平摊到大田用工37.5个/hm2;从拔秧、运秧到插秧,大田用工22.5个/hm2,合计需用工60个/hm2,机插秧省去了这部分用工。解除了千百年来农民祖祖辈辈弯腰曲臂、面朝黄土、头顶烈日、脚踩泥水、辛苦劳作的疾苦。二是省秧田。手工育插秧,秧、大田比一般为1∶7,即插1hm2大田需要1 399.5m2秧田,而机械插秧的秧、大田比一般为1∶100,即插1hm2大田只需要100.5m2秧田,比手工育插秧节省1 299m2秧田。三是省投资。农户自己育秧、人工插秧,秧田需投入:整地750元/hm2,施肥750元/hm2,灌水300元/hm2,农药300元/hm2,寄秧育秧管理用工1 200元/hm2,合计14 100元/hm2。按秧、大田比例1∶7折算,育秧环节的投资带给大田的费用为2 010元/hm2,加上大田人工插秧费1 050元/hm2,最终把秧苗插到大田里需投入3 060元/hm2。而机械插秧只收取育秧、插秧作业费1 500元/hm2,比人工插秧节省费用1 560元/hm2。四是高效稳产。农户在节省投资的同时,省去自留秧田,还可多种一季作物增收;省去育秧、插秧用工又可把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劳务输出增收;最后还可实现水稻稳产增收。

1.2与人工插秧相比需做好三个衔接配套

一是麦稻连作季节紧,需做好品种、茬口搭配衔接配套。二是高效率的机械插秧作业,需做好统分结合的衔接配套。为利于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开展,在前作布局、品种选定、大田耕整、稻田灌水和秧苗培育等方面要做好“统”的工作;在大田管理上可实行统一技术指标要求、分户操作。三是育秧技术要求高,需做好统一育秧供秧的衔接配套。

2麦茬中稻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生育特点

一是与手插秧相比,机插秧秧苗弹性小,秧田期缩短,而本田期延长。对于麦茬田,需通过推迟播期来缩短秧田期,如要与手插秧同时收获,则需选择生育期短5~10d的高产稳产品种。二是机插育秧播种密度大,秧苗环境胁迫严重,栽插时不带蘖或带蘖极少。栽插的基本苗多为主茎,栽后低位(Ⅰ、Ⅱ)分蘖一般不发生或发生率极低,在适栽秧龄后,随秧龄延长,低位分蘖缺失越严重,因而分蘖穗较小。因栽插主茎较多,中期分蘖发生量大而且较集中,高峰苗来得猛。三是机插秧本田群体起点物质少,栽插时个体生物量仅为同秧龄常规旱育秧苗的1/2。前期生长量较小,中期生长量大。单株器官生长不充分,总生物产量不高。群体中无效成分(蘖、叶、穗)比例高,加剧了群体内部的竞争,削弱了有效茎蘖的生长量,因而分蘖成穗率较低和单穗颖花数较少。通过关键农艺技术减轻与弥补秧田期密生环境对水稻生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机插稻高产十分重要。

3麦茬中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关键技术

3.1插前准备

步行式或高速乘座式插秧机要求的秧块规格为58cm×28cm×(2.0~2.5)cm(长×宽×高),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成苗1~2株/cm2,苗高10~20cm,秧苗整齐均匀,根部盘结,提起不散,可整体放入秧箱内。近年发展起来的机插育秧方式有硬盘育秧、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和其他育秧方式。经实践和综合评价,最适宜采用的育秧方式为标准化的塑料软盘育秧。不管哪种育秧方式,均可采用旱育秧和湿润育秧,旱育秧苗易控制苗高,根系发达,盘结较好,秧龄弹性大,栽后缓苗期短,更有利于高产。播种期需综合考虑茬口、秧龄、品种和本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与小麦茬口相配套的机插秧的秧龄一般为25d以内。因此,要根据前作小麦的收获时间倒推25d播种水稻。播种量主要由机械抓秧要求和秧苗素质决定,在满足抓秧的情况下,单位面积播量越低,则秧苗素质越高。按成苗1~2株/cm2,平均1.5株/cm2计算,则每个秧盘(58cm×28cm)需播种子80~90g,千粒重越低,播量越小。

3.2旱育壮秧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秧板田,按照秧、本田1∶80~100准备秧田。播种前翻(旋)耕秧田,整平整细。然后开沟做秧床,秧床宽1.4m,沟宽0.4m,沟深0.15m。要求厢面平整,灌透底水。培育1hm2大田的秧苗需750kg营养土(供240~270个秧盘用)。提前取肥沃菜园土或疏松稻田土浇入人畜粪尿,并加过磷酸钙15kg/hm2堆沤,然后风干打碎过筛。播种前用壮秧剂拌土,但要注意壮秧剂的类型和用量,且必须先试验。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kg细土匀拌0.5~0.8kg旱秧壮秧剂。对于软盘育秧,横排2行软盘,盘与盘的飞边重叠相交,盘底与床面紧帖,确保秧盘不变形,不翘边角。在秧盘上铺平底土,厚度为1.8~2.0cm(约2.5kg营养土),铺好后,用木条刮平,厚度要均匀一致。铺土后用洒水壶浇湿底土。采用日浸夜露的办法使水稻种子达到破胸露白。播种时要按秧盘称种,做到细播、匀播、分次播。用已备好的未加壮秧剂的营养土覆盖种子,盖种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边框上不应有泥,以防因串根而不利起秧。播种后1周内管理的核心是水分的调控,要做到保持秧床的干湿适度。掌握的标准是:秧床的表土不发白不浇水,浇水时要采取措施使水滴雾化或细化,不能大水滴猛浇猛灌;每次浇水不能在盘面和盘周围形成积水,始终保持落谷部位的土壤湿润即可。在这个时期,既不能让盘土干炸裂,也不能让盘上盘底有积水,使水气协调,以利扎根立针形成壮芽壮根壮苗。软盘育秧可起盘后卷秧移栽。移栽时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保证不变形、不断裂、不伤苗。

3.3合理栽植

机插水稻的大田整地质量要做到田平、泥软、肥匀。机插秧移栽时,秧苗小,大田平整度要求高。通过旋耕机、水田驱动耙等耕整机械将田块进行耕整,达到田面平整,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cm,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无浮渣等,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水田整平后需沉实1~2d,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作业不陷机时,保持薄水机插。栽插时严防漂秧、伤秧、重插、漏插,把缺株率控制在5%以内;水层深度为1~3cm,有利于清洗秧爪,不漂不倒不空插,还具有防高温蒸苗的效果。机插秧群体起点低,栽插适宜基本苗为60~75万根/hm2。在保证基本苗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栽插穴数,以保证群体优化。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cm,通过调节株距,控制插秧株数。在本地生产条件下,以低密度22.5万株/hm2更加有利。抓秧量=基本苗/合理栽插株数,低密度下的抓秧量为3苗。同时,要提高栽插的均匀度,减少漏插率。漏插率与秧块质量、成苗的多少、抓秧量、插秧机性能、机手操作熟练程度诸多因素有关。

3.4插后管理

机插秧由于受到育秧质量、机械和整田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空株。因此,要留有部分秧苗,机插后及时进行人工补缺,以减少空株率和提高均匀度,确保基本苗数。机插秧苗小,以浅水湿润灌溉为主以利返青成活。活棵后即进入分蘖期,应薄水露泥勤灌,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分蘖早生快发。机插秧分蘖势强,高峰苗来势猛,可适当提前到预计成穗数85%时自然断水落干晒田,反复多次晒田至田中不陷脚,叶色落黄褪淡,白根满田,田中炸丝裂,以抑制无效分蘖,并控制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根系活力。水稻孕穗、抽穗期需水量较大,应建立浅水层,以促颖花分化发育和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实行前水不见后水的间歇灌水法,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防止早衰。视稻田肥力而定,一般土壤施纯氮150~180kg/hm2,氮、磷、钾配比1.0∶0.5∶1.0。氮肥中底肥、分蘖肥比例为7∶3。采取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根据预测预报及时进行施药防治,重点加强对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及三化螟的化学防治。在插秧后3~5d施用除草剂加尿素112.5kg/hm2进行化学除草、追肥促蘖。

4参考文献

[1] 古幸福,陈文佳,叶玉平,等.水稻机械化插秧及配套育秧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6(6):15-16.

[2] 孔庆俊.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J].农机安全监理,2001(8):53-54.

[3] 代冠礼.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9):135.

[4] 邓立平.水稻机械化插秧配套农艺技术[J].湖南农机,2006(2):25-26.

猜你喜欢

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