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心—脑关系

2009-03-13刘晟光

学理论·下 2009年1期

刘晟光

摘要:当代心理科学的发展,似乎在拒绝心—脑关系的笛卡儿主义二元论和还原物理主义。同时,他们又在极力发掘一种既承认“心”的独立存在而又依赖于脑的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如突现论。本文一方面通过对笛卡儿主义二元论和还原物理主义的责难,指出心—脑关系中“心”的含义,评述非还原的物理主义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笔者借鉴Kim.J的随附性概念,提出自己的一些关于心—脑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心;脑;非物质信息;物质信息;随附性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2—62—02

一、心脑非还原的物理主义的产生

心脑关系问题是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焦点。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对心脑关系感到困惑,至今还没有完全理解心脑关系的真谛。但日益增长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并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心身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观点,逐渐出现了一些唯物一元论方向的心脑理论,而他们似乎在证明一种现象即心灵的纯物质性。

脑是唯一存在的实体,心只是一种属性。因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组由该事物而且仅仅是由该事物所必然的具有的属性,其他任何事物不可能具有的,所以作为脑的属性的心是脑的本质,是纯物质化学。具有生理学倾向的思想家阐发为:心是脑的神经特性(b是A的一种中枢过程a)或“心”的每一属性都可以找到与脑活动有关的关系物。

还原物理主义者可能非常同意这种意见。因为他们发现每一种感觉或别的心活动总是和每一种神经活动有关,视觉与视神经有关,嗅觉与嗅神经有关等,即心脑之间总是具有关系物。然而有一种实验却打破了这样的信息——“感觉畸形的人”弗雷德。弗雷德是一个具有极强视觉分辨能力的人,他可以分辨出常人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的颜色差异:红1与红2。他就具有这样的经验,因为他的视锥对光的反映极强,也就是说他就具有这样的神经活动。但有一点我们却忽视了,那就是他分辨颜色差异后的心理内容是什么。

笛卡儿主义二元论在本体意义上设置了一个独立于物理的、具有心理属性的东西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笛卡儿主义二元论上“心”不依赖于物理实体而存在。这是一种超级的设想:心的独立存在按照神的旨意产生或说按照虚无的旨意产生。用笛卡儿的意思就是:在神的协助下,两种中间的每一种、每一方面的全体都可以不依靠另一种而得到理解。另一方面,他们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传统,将实体与属性区分,以便对“心”与“脑”的理解。而属性就是一种构成实体本质和本性的特点,在这样的意义下,“思维是心的属性”、“广延是脑的属性”,并且对于单个实体的理解无法延伸到另一个实体,这样在笛卡儿主义二元论中存在一个三段论:

“心”与“脑”是独立存在的,思维是“心”的属性,所以,思维是离开脑而独立存在的。

这个结论符合笛卡儿主义二元论对“心”的设置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學的唯物主义已经证明物质的第一性。所有心脑二元式(包括二元论、平行论等)都是错误的。

所以,“心”在心脑关系中的意义是既要承认物质第一性又要承认“心”的本体存在即“心”的独立存在而又依赖于脑,这就是非还原的物理主义的概念。而非还原的物理主义的心脑关系的图式就是突现论。其代表是M.A.邦格。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科学哲学家M.邦格系统阐述并发展了以D.O.赫布和D.宾德拉为首的突现论的心脑关系论,主要包括三个要点:(1)一切心理状态、事件和过程,均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事件和过程;(2)心理的状态、事件和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成分相关的突现。斯佩里在《一种更改过的意识概念》里也认为:“自觉的意识被理解为是大脑兴奋动力学的突现的性质。”;(3)所谓心脑关系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子系统之间或它们与有机体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照他的话说就是:“精神状态形成脑状态的一个子集,脑依次又是动物空间状态的一个子集,尽管是个非常卓越的子集。”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理论体现了心身相互作用的事实。

二、心—脑随附性关系的理解

笔者在本文里把心称为“非物质信息”,把脑称为“物质信息”。此时,心脑关系就变成为“物质信息”与“非物质信息”的关系。

将“物质信息”放到第一性的位置上,就要求“物质信息”生产“非物质信息”。假如“物质信息”(设其为A)产生“非物质信息”(设其为B)。就有两种可能:包含关系(A包含B)和因果关系(A生产B)。如果A包含B,B的发生必然导致A的发生,这样在逻辑上将B即“心”看成为第一性的东西而走向唯心论,并且它还无法推导出A的发生必然导致B的发生——否定了A产生B。其实,我们知道A与B的质料、形式都是不同的,而对于两个在本质上存在区别的事件是无法将其包含的,所以邦格明显的错了。

事物是联系的,因为正是这样的联系,世界才被我们理解,我们才可以预测以致实现我们的理想。而这一基础的核心就是决定的观念、因果关系,并且能推导出两个因果事物的真实存在(亚历山大名言)。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发现物质原因与心理结果的确有意义。但是这就要求把A与B等同起来,要求在AB之间寻找一座链接桥梁——心理物理的规律,而否定了B在形式和质料方面的非物质独立性,并且心理规律是和物理规律不同的两个规律,运用物理规律解释心理规律我们已经证明是不行的。恰如戴维森认为的:我们对神经活动的解释无法达到对心的解释所要求的那样。可见,包含和一般性的因果关系是无法理解心脑关系的。

现在明确的就是B因A而产生(显然不是一般因果关系),B又独立存在即A的每一次活动或形式转换形成一个已经独立的B的活动或形式。那我们不妨设A的一次活动或形式转换为a,B的一个活动或形式为b。就有B中的b与A中的a对应,a的出现必然伴随b的出现,且a与b在形式和质料方面都相互独立,我们就称这种关系为随附性,记作b随附于a。A与B的关系便就是随附关系。A为随附基础、是基础信息,B为随附信息。由此,当一个人的“物质信息”一定时,其“非物质信息”即“心”就一定了。这里注意以下两点: A与B在形式和质料方面的相互独立指明B没有物质性;A随附B指明AB之间不存在心理物理学的规律(因为AB是信息内容而不是活动),但是A与B之间具有对应性。

随附性就有了以下特点: B中的b与A中的a对应说明AB是一种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它由于没有心理物理学的法则而不是映射;a的出现必然伴随b的出现说明:A的逻辑第一性,是具有唯物主义的合理性的;AB的整体性,承认了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共同组成人的主体结构,消除了二元绝对独立思想;AB的随附关系承认“心”的可研究性(A与B之间具有对应性),符合心理学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坚守了生理心理学的原则。

人是社会性动物,它要求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上、行为上的交流与理解。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脑-心-行为”是一体的,而他人的行为和神经活动在许多方面又是与我们自己相似的,所以我们假定他人有与我们一样的“心-脑关系”以及“心-行关系”,如果这样,那么对自己的理解就是对别人的理解。即:一个人甲和一个人乙,必然的,对于甲具有的A中的一个信息a,B中的一个信息b,那么在乙中,如果乙具有甲A中a,那么乙的B中也具有一个信息b。它是随附性的延伸,并且它将概念的范围扩大到每一个人,所以我们把他叫真正随附性。或用J.波斯特的话说,就是已知有两个物理上的可能的世界W1和W2,如果在那里找到了(一个)相同的物理条件,那么在那里也可能找到(一个)相同的非物理条件。(这里借用J.波斯特的话并不是借用他的含义)

心脑的随附性关系涉及的另一个焦点性问题是物质的统一性和意识的统一性问题。大家对物质的统一性问题一致性较高,都认为物质可分但又互相联系,是永远可分又永远联系的,当然的对“物质信息”亦是如此。如果我们把每一个物质信息表示出来就可能是:a1、a2.a3……an。于是按照心脑随附性关系,就有一个b1对方于a1,有一个b2随附于a2……有一个bn随附于an。其相似于单射当中的原象与象,都是信息集合。显然,非物质信息心也像物质一样在随附性关系中可分。这就为生理心理学或裂脑研究做出可能性前提。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是意识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有一部分人认为意识是分裂的,其验证实验就是裂脑人的研究。例如R.W.斯佩里認为:“脑分裂为两半,使一个头颅内产生两个有意识的精神或自我。意识和有意识的自我在正常情况下是单一的、统一的,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M.S.加札尼加也认为:“所有的证据都指出,两半球分离在一个头盖骨中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机体中创造了两个独立的意识域。”这样在他们看来裂脑人具有不统一的意识,而且他本人不知道这种不统一性。但分裂脑的存在并没有改变心随附于脑的关系,而这恰恰证明了随附关系的正确性:一种物质信息对应一种意识信息(非物质信息)。

三、结束语

心脑关系的问题是心理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它的理解也就是对心理学和哲学的理解。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心脑问题成为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较多的前沿性课题之一。他们从生理学、物理学、哲学认识论以及逻辑学方面对此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微观性,心脑关系一直未得到理想的解决,并且还形成了多种理论分歧。多数思想家对心脑关系的解释都是有一定依据,但没有一个人将它说清楚。而这似乎把心脑关系放入了不可知的范围里。可我们说没有不可知的事件,只要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路线,时间长了,我们会慢慢把握这个关系的。

参考文献:

[1]斯佩里.一种更改过的意识概念[J].心理学评论,1969:532-533.

[2]邦格.心身问题[J].牛津,1980:125.

[3]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C]//16—18实际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三联书店,1958:147.

[4]金在全.随附性的种种概念[J].哲学和现象学研究,1984,(2).

[5]金在全.作为心—身理论的心理物理随附性[J].脑与认识理论,1982,(5).

[6]伯特兰·罗素.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第六部分,第8章.

[7]洪谦.逻辑经验主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R.W.斯佩里.脑二等分与意识机制[J].刊于J.C.艾克尔斯编.脑与自觉经验,柏林,1976.

[9]韩震.现代西方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