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中庸》

2009-03-13罗娟容

学理论·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庸孔子

罗娟容

摘要:中庸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精髓。中庸的真谛是和谐、适度与圆融。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庸”的思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走中庸之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关键词:孔子;中庸;时中;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2—60—02

中庸之道,总有人追求,总有人误解。《中庸》到底说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庸?《中庸》给我们的启发又是什么?怎样的中庸之道才是我们所求?本文从这几个思考的角度浅谈中庸,故取名曰:道《中庸》。

一、何谓中庸

中庸的“中”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一根中间有一个小圆圈(或方块状)的旗杆,在圆圈(或方块状)的上下分别飘着两条带子。最初的“中”字就表示旗帜、中间的意思。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中,内也。从口、| ,下上通也。庸,用也。从用庚。庚,更事也。”。 《中庸》的经文里则描述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的情感尚未发生之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朱熹则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常行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中庸”思想的起源甚相传早在氏族社会,帝喾便“溉执中而遍天下”。(五帝本纪)尧舜时代,又有所谓“允执其中”的说法。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易》一书,更是鲜明地体现了“尚中”的倾向。如在《易经》六十四卦中,被《易传》及后来的易学称为“中爻”的二、五两爻吉辞最多,合计占47.06%,差不多占到了总数的一半;其凶辞最少,合计仅占13.94%。足见其对“中”的重视。春秋末期的著名哲学家孔子,十分重视对三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他的思想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尚中”观念。以此为出发点,孔子建构了自己的“中庸”思想体系。“时中”则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其“中庸”思想的逻辑展开。中和之道是天下根本之道、天下人常用之道.用不偏不斜常用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之道.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

二、主要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天人合一等。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體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天性与人性的合一、理智与情感的合一、神鬼与圣人的合一、内与外的合一 等。

《中庸》的主题思想,实是孔子的“中庸”观念的拓展。《中庸》的作者不仅从道德原则的角度理解中庸,而且把中庸看作世间事物的普遍法则。提出了“大本”和“达道”的观念,以“大本”、“达道”指称“中和”。所说的“大本”,不仅指事物存在的理想状态与合理状态,实际上也指事物存在的普遍根据。“达道”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姐妹等五种人际关系的原则。这样的“达道”是“大本”的具体运用和体现。而作为“大本”与“达道”的“中和”,也即“中庸”。在《中庸》的作者看来,人们“择乎中庸”,能够“得一善”,把“中庸”推至于天地事物,则能够维系自然的秩序,促进万物的生长。这样的“中庸”,也既是人们的道德原则,又是世间事物存在发展的理则与根据。因为,作为道德原则的“中庸”与作为事物理则的中庸是统一的。人道的中庸源于天道的中庸者说作为道德原则的中庸,只是作为天道的中庸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和体现。

三、主要意义

孔子的中庸思想源自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是其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中庸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中庸曾被人们误解为庸俗的中间路线、骑墙主义。认为不温不火,不够积极的中庸之道,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一个原因等。这些理解恰恰只是陷入了伪中庸而已,都是对中庸的误解。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对于处在社会中的人,我们需要依据人性来进行修养。所以才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儒家不是压抑人性,而是承认人性、顺应人性、以人性为根本的,并要根据人性来进行修养,体现了儒学思想的社会性。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在于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在为政治国上,孔子特别尊崇礼乐制度,是为了彰显等级尊卑,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宗法社会秩序。

“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王夫之则说:“中道者,即尧舜以来相传之极致,《大学》所谓至善。” 中庸是最完美的道德。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孔子的贡献在于,将“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了“时中”的观念:“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中庸章句)“时中”,即“随时以处中”。 中庸好的意义影响深远,至今为止,也成为我们处理一些事物的参照标准之一。

四、结语

中庸之道,在佛教里也有较多体现。例如佛教伦理的最高智慧“中道”,提倡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去掉执着心,至圆融无碍的智慧。守住中庸之道,达则兼济天下,困则独善其身。中庸之道在社会中的实现必须依据仁。儒家提出“修道以仁”,也就是只有依据仁,人们才能遵循中庸之道。在中庸思想中,“过”已经超过了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过,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不及”是低于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而导致相反方向的质的变化。因而,只有中庸才能够保证事物稳定的发展和变化。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之德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庸之道上达与天,下至于地。它发端于浅显的知识,推究到事物的深奥精妙之处,昭然于天地万物之间。宋儒“二程”将中庸之德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将中庸之德看作超越自然万物的永恒理性和道德本体。“中正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常行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由此,中庸也被赋予了终极意义,中庸之德所彰显的人生境界被提扬到“天人合一”的至圣道德境界。中庸之道是极其高明的道德智慧。道德智慧秉承的是一种中庸精神,是一种适度、恰当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等各种关系的融通意识和能力。中庸的实践是要求人们遵循仁德——即仁、义、礼、智、信来寻求和选择中道,使言行不倚不偏,符合仁德之规约;要求人们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中避免过度与不及,把握好分寸。中庸的真谛就是和谐、适度与圆融。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庸”的思想。择善而从、冷静客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走中庸之道,才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又道中庸。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1980.

[3] 黄沛荣.易学乾坤.台湾大安出版社,1998.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中庸孔子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