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杨梅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09-03-07徐春明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杨梅新品种江苏

徐春明

江苏省是我国杨梅主产区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比较丰富,果实色泽艳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果品上市正值市场淡季,倍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果需求的多样化的追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名优特水果杨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各地政府对本地种质资源保护和挖掘的日益重视,杨梅在江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 江苏杨梅生产现状

1.1 种质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据初步调查,江苏杨梅有30多个品种。按照果实着色情况分类,有白色种和着色种。白色种如白杨梅;着色种又可分为红种(如大叶细蒂、小叶细蒂、浪荡子、凤仙红、荔枝头),乌种(如乌梅、绿荫头、小黑头),粉红种(如桃红、凤仙花)。江苏杨梅品种80%以上为红种或乌种。近年来从浙江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如早色、荸荠、东魁等。当前我省主栽品种主要还是细蒂类杨梅及乌梅,少数地区主栽荸荠种(如常熟虞山)。

1.2 栽种规模不断扩大

1949年前江苏杨梅主要产区在苏州太湖洞庭山地区,仅有杨梅18hm2;1959年已有杨梅栽培面积205.9hm2,产量近3057t;1983年,该地区共有杨梅611.8 hm2,占全省杨梅面积的97%。到1997年全省杨梅栽培面积2037 hm2,产量4470t,此后杨梅进入稳步发展期,到2007年全省杨梅栽培面积3364.47 hm2,产量9277.8t,其中苏州市718.53 hm2,产量4298.5t;无锡市2359.73 hm2,产量4836t;常州市118.07 hm2,产量87.3t;镇江市155.07 hm2,产量40t;南京市13.07 hm2,产量16t。

1.3 栽培管理技术逐步改进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江苏杨梅在栽培技术方面更趋于科学化,产量及质量逐年得到提高。在苗木繁育方面现主要采用嫁接繁殖技术,栽植1~2年生实生苗生长2~3年后,于春分前后采用切接法嫁接优良品种,嫁接时保留部分引水枝,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这样不但保持了品种特性,而且缩短了生长期,方便了管理。

江苏杨梅细蒂类大小年明显,近年通过推广平衡大小年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土肥水管理方面,土壤实行生草浅耕法改善土壤结构;施肥改为1年3次,主要以有机肥或复合肥为主,少施氮肥和磷肥,增施钾肥和钙肥;夏季排涝抗旱,冬季灌水防寒。在修剪方面,改变过去5月份修剪的习惯,于2~3月修剪,全树均匀短截1/5~2/5结果枝,有效调节了树体营养的平衡供给。较早地采用疏花匀果技术,江苏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进行人工疏果,方法是一般树每枝2~3个,大年树每枝仅留1~2个,衰弱枝及扩展枝一般不留。另外适当配置雄树,提高着果率。

病虫害方面现已查明杨梅主要病害有杨梅癌肿病、杨梅褐斑病、杨梅干枯病、杨梅枝腐病;主要虫害有柏牡蛎蚧、樟网盾蚧、单蜕盾蚧、黑胶粉虱、大袋蛾、小袋蛾、白囊袋蛾、卷叶蛾、天牛等。主要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采后处理方面主要采用低温贮藏或贮藏在温度较低且通风透气的地窖里;加工方面主要是加工成蜜饯,少量加工成杨梅酒,主要还是鲜食。

另外,为适应食品安全要求,规范生产,各地政府制定发布了杨梅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如苏州市2003年通过了《苏州市杨梅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江苏省2005年通过了《江苏省杨梅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这对于杨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江苏杨梅存在问题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新品种引选力度较弱

江苏杨梅品种主要还是细蒂类及乌梅作为主栽品种,其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不明显,果实大、抗逆性强的品种很少。近年来,江苏杨梅引选新品种的速度较慢,新品种推出时间越来越长。

2.2 苗木繁育技术相对落后

虽然江苏杨梅现采用嫁接繁育技术提高品种的纯度,保持了品种特性,但成活率较低及繁殖速度较慢,进一步制约了杨梅产业的发展。

2.3 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规模化程度不高

在生产过程中,江苏杨梅采用了一些新的生产技术,如疏果、平衡施肥、适时修剪等,但是标准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较为粗放,没有严格按照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规程来操作,离要求仍有一段距离。规模化程度不高,仍是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产业化层次较低,导致效益相对较低;加上目前生产上杨梅树体过高,果实成熟正值梅雨季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梅进一步的发展。

2.4 贮藏加工技术落后

杨梅在成熟采收后3~6天呈现出明显的衰老代谢特征,故古时就有“头日采收,次日色变,三日味变”之说,可见杨梅贮藏对杨梅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杨梅产量相对较少,贮藏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主要还是采用低温贮藏等简易手段,技术相对落后。加工方面主要把杨梅加工成蜜饯初产品,其附加值较低,产品单一性比较明显。

2.5 产业化程度较低

江苏杨梅产业化水平仍很低,大多数处于自产自销水平,少部分由农业经纪人经销,信息闭塞,生产销售成本相对较高,生产、销售、加工相对独立,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由于现在杨梅产量相对较少,当地果农的商品意识相对落后,品牌意识较差,仍然停留在小农经济年代,无法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市场格局,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影响杨梅产业的发展。

3 江苏杨梅发展对策

3.1 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工作

针对我省杨梅生产的要求,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工作,主要侧重早、中熟品种的引进,其具体要求是果大、抗逆性强、品质优。改进品种选育手段,加强种质资源的调查,结合生物技术加快新品种的选育速度。另外,注重新品种繁育技术的研究,采用组织培养等技术来快速繁殖,以达到加快新品种推广的目的。

3.2 注重培训,发挥示范基地示范效应

科研推广部门要注重对杨梅生产者技术培训工作,通过示范基地建设,让果农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选择远离污染的园区建立果园,改良土壤的理化结构;正确使用“投入品”,在果树的土肥水管理过程中要全程控制化肥、农药及化学药品的使用,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腐殖酸类和微生物肥等投入品,选用清洁无污染的水资源,严格控制“投入品”。同时采用矮化栽培技术,便于杨梅果实采收,对生产上杨梅大树采取逐年回缩修剪的办法,控制其生长高度。通过这一系列技术,带动辐射区杨梅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新发展地区果农的培训,通过基地效益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果农朋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意识,促进他们积极采用科学新技术。

3.3 延长杨梅产业链,加强杨梅高附加值的技术研究

杨梅经济价值很广,除了鲜食外,其药用价值很高,深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又可以作为绿化树种,因此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发展杨梅产业。首先在苏南适宜栽植地区可以宣传推广杨梅作为绿化树种的优越性,让更多的城市道路、小区种上杨梅。其次,科研部门加快杨梅中药用成份的研究,象银杏一样为人类的健康造福。最后,引进借鉴国外先进果品深加工技术或自主研究,开发多种高附加值杨梅系列产品。另外加强杨梅贮藏技术的研究,延长杨梅市场供应周期,从而达到延长杨梅产业链目的,促进杨梅产业健康发展。

3.4 增强品牌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必须注重品牌意识,搞好商品化分级包装处理,制定杨梅果品的行业标准,并加强统一管理,以品牌带动杨梅产业的发展。加强杨梅市场的建设力度,建立一批规范化,且有一定影响和规模的水果批发市场和贩销队伍,扩大杨梅的销售渠道。建立产供销信息网络,加强产供销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注得品牌管理和培训工作,增强果农产品质量及品牌意识。同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使城市居民到杨梅产区进行自采自娱活动,游客获得了乐趣,农民增加了收入。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可以有力地提升江苏杨梅产业化水平。

(收稿:2008-07-14)

猜你喜欢

杨梅新品种江苏
清欢杨梅酸
青菜新品种介绍
数读江苏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数独江苏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数读江苏
江苏
腊月杨梅红
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