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美国大学帮助学生就业的调查研究

2009-03-06丁连普王晓阳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1期
关键词:就业率就业指导毕业生

丁连普 王晓阳

受美国社会商业化影响,为吸引生源保证学费收入,美国大学一般都设有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指导学生就业作为专门社会服务性工作和研究课题最早也起源于美国①。近年来,受美国经济下滑影响,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也愈来愈受到校方和学生的重视,其业绩也颇受社会关注,《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 Review)杂志2007年增设了大学就业服务质量排名(Best Career Services Ranking)。

一般讲,5月是美国大批毕业生毕业找工作的时间。2008年5月16日版的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刊登了题为《就业市场紧张,大学就业服务走俏》(In Tight Employment Market,Career Services Gain Clout)的文章。文章介绍,因受各方面影响,不少高校在努力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尤其是非名牌大学。有大学不但把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作为吸引生源的重要方面,还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

一、美国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及新发展

美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Career Center)主要职能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求职培训和毕业生就业服务,分为职业准备(career preparation)和就业服务(career services)两阶段工作。以下予以简要介绍。

职业准备重点帮助学生进行与职业规划有关的教育与培训:①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了解就业状况;②帮助学生自我评估,从性格、兴趣、专长等方面发现和了解自己;③帮助学生大致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通过兼职工作、实习、社会服务和招聘会等途径,为学生提供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机会;④辅导学生写简历和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应聘技能。这些指导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活,对学生形成就业观、增强择业能力及提高求职技巧很有帮助。

就业服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①就业指导中心收集、整理各种就业信息,供学生随时通过网络查阅;②积极发掘、邀请和接待雇主来校面试毕业生,举办职业交流会、招聘会等。

除就业指导中心外,很多大学还在学生咨询中心(Counseling Center)下设有职业咨询,部分承担了学生求职准备的工作。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学生求职准备的工作越来越多地被就业指导中心承担。当前美国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发展趋势有以下四个特点。

1. 使学生更加了解求职过程,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现在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除了为学生提供上述培训和服务外,还在积极倡导提高学生探索机会和把握机遇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职业实际知识(professional savv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Kathy L.Sims女士称之为“教会学生如何在求职过程中做出有效、有思想且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他们大力推荐《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①)这本书,指出此书极大地影响了有关毕业生的就业观。其次,就业指导中心主动面对学生,向学生介绍指导中心的工作。前不久,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全力发起了一场活动,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来了解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中心主任David Durham先生讲,他们要主动直面学生,让他们知道就业指导中心就在眼前随时准备帮助他们。2008年起,西弗吉尼亚大学所有学生都定期收到含有各种实习和工作机会的电子邮件。

2. 开设职业准备学分课程,为进入职场打好基础

目前,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开设职业准备学分课程。马萨诸塞州尼古拉斯学院(Nichols College)8年前开设了一门名为“职业发展探讨”(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minar)的1学分必修课程,包含简历准备、档案建立和模拟面试等内容。这门课程分4学期修完,在校学生4年间每年各修1个学期。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Sherman介绍,最初学校其他老师对这门课不感兴趣,但现在全校发展到有几十位老师在教授它。8年来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多,编写的教材成为学院一个卖点。

此外,犹他州盐湖城西敏学院(Westminster College)决定,2008年秋为学生开设求职指导选修课程“职场通道”(Career Passages)。选此课程的学生将在4年里分别修完有关面试、社会实践、正餐礼仪等内容课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以就业率表现为评价标准的2008年学院排名显示,西敏学院位居前十。西敏学院是该州两所私立大学中的一所,学费高于另外一所大学。该校Bassis校长认为学院求职课程的开设将会使其学院招生更具优势。

我们在与乔治·华盛顿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执行主任Marva Jennings女士的访谈中了解到,美国大学专门开设求职指导学分课程并非刚刚出现,学术界看法不一,目前没有形成各大学争相开设此类课程的趋势。但资料显示开设此类专业学分课程的大学正在增多。

3. 注重为学生增加更多与雇主实时交流的机会

培养学生为求职做好准备对于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满意工作还不够。因此,不少大学现在非常重视为毕业生创造与雇主直接交流的时间和机会(face time)②。这种形式的效果比通过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等方式求职的成功率要高。他们在大型人才招聘会上创造了一种“快速约会”见面方式(speed-dating sessions),给求职者与雇主5分钟单独交流的机会。就业招聘会形式(career fairs)使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和中小型企业受益良多。也有不少其它大学积极鼓励学生到当地去实习,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项目。这些提供实践机会的公司或机构很可能在学生毕业时正式录用他们。

4. 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准确率

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追踪评估毕业生就业情况,为有关立法、高教评估等机构以及社会提供学生就业率数据(placernent rate)。但是,准确统计毕业生就业率有着诸多困难。由于各种原因,参加毕业生就业回访统计学生的反馈率不高。尼古拉斯学院毕业生离校6个月后统计到的就业率为96%,但这个数字是建立在受调查学生2/3人数反馈的基础上;而内华达大学82%的就业率是建立在受访的仅半数学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美国全国性的就业指导杂志《校园就业咨询》(Campus Career Counselor)出版人Vogt指出,除非就业率统计是建立在90%以上参与调查学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否则均不可靠。因为很有可能只是那些找到满意工作的毕业生对调查给予反馈,这样的就业率统计信度不高。另外,因各个高校就业率统计方法和统计时间不尽相同,对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很难进行比较。

全美大学和雇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执行总裁Mackes指出,要获得比较准确的就业率统计数字是一项非常费力且需要充分资源的工作。一些高校采用了新办法,如蒙大拿州立大学比灵斯分校(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at Billings)让即将毕业的学生领取调查问卷时附赠一张礼品卡;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在毕业生领取毕业礼服时进行调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河瀑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River Falls)就业指导中心在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时做动员,然后在邮寄毕业证时附上调查问卷,最后再雇人晚上逐个打电话收集信息。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Croonquist女士指出,他们在尽最大努力取得至少70%受访学生的反馈信息。

依然有不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认为这样的调查不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就业情况。比如,面对目前美国经济发展迟缓的现实,公布高就业率会冒被人谴责的危险。因此他们通常公布比较有把握的就业率统计数字,如学生参加求职招聘会和雇主在校园里举办招聘活动的就业成功率数据等。

二、华盛顿地区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个案考察

根据私、公立大学性质以及知名度高低,我们选择了华盛顿地区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和哥伦比亚特区大学(University of the District of Colombia)两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作为考察个案。

1. 乔治·华盛顿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是一所四年制非宗教性综合私立大学,成立于1821年,主校区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市中心。目前注册在校学生2.5万多名,包括1万多本科生和1 400多硕、博研究生。学生来自全美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及世界上140多个国家。该校在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排名为54位,是华盛顿特区内规模最大,在美国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设有学生咨询中心(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Career Center)两个同级别关于学生事务的机构,由一位专职副校长助理负责。学生咨询中心除提供心理、学习等咨询外还提供职业咨询服务(career Counseling),但越来越多的求职培训和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由就业指导中心承担。就业指导中心为大学文理学院(其中包括3个二级学院)以及学校大部分其他学院本科和研究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另外,学校大多数学院还设有自己的就业指导办公室,与学校就业中心联合为毕业生服务。实力较强的学院,如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Elliot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法学院(Law School)、商学院(School of Business)和公共医疗与卫生服务学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Health Services)设有自己专门的就业指导办公室,相关就业信息与学校就业中心共享。

据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执行主任Jennings女士介绍,中心共有22名全职员工,多数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均具有本科或硕士学位。其专业背景有心理咨询、公共管理、商学、教育学等。中心工作分三个方面,学生和校友部(student&alumni)由10人负责;雇主联络部(employers)由9人负责;资料库、网络技术部(technology)由3人负责,一学年中最忙的时候还另聘专业人员和学生协助工作。办公地点位于学校一所独立小楼的一层,办公室约占整个一层面积的一半,近500平方米,供雇主单独面试学生的房间3个。就业中心预算资金由校方提供,同时自己也筹集一些,也有校友捐助。

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综合就业指导服务,包括求职经验介绍,在校培训,市场推广,举办交流会、招聘会,收集发布就业信息,联系潜在雇主,举办在校生与校友联谊以及建立教师推荐机制,实施联邦工读计划项目(Federal Work—study Program)①,文件及档案管理等内容。中心还在毕业生离校6个月左右进行就业情况追踪调查,据Jennings女士介绍,中心连续5年的跟踪调查显示,乔治·华盛顿大学每年约有23%~25%的毕业生毕业后继续攻读更高学位,65%~68%的毕业生参加了工作,3%左右的毕业生选择了旅游或和家人呆在一起,4%~5%的学生还在寻找工作。

Jennings女士指出,目前中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如何跟上计算机以及网络科技发展,如何更多地吸引学生对中心工作的注意,如何提高中心在学校里受重视程度以及有效调配各种资源等。

2. 哥伦比亚特区大学

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唯一的一所非宗教性公立大学,也是全美唯一一所位于大都市内的赠地大学(land-grant institutions)。该校1977由联邦城市学院(Federal City college)、华盛顿工业学院(Washington Technical Institute)以及哥伦比亚特区教师学院(District of Columhia Teachers College)三所学校合并而成,史上曾是黑人大学。特区大学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不提供学生宿舍。2007年注册学生5 600多人,其中,71%的学生来自华盛顿特区,国际学生约占14%,来自世界上90多个国家。黑人学生占70%以上,白人学生约占6%,亚裔学生占3%。特区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上未被列入排名,是美国较为普通的一所地区性公立大学。

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在学生事务上也设有学生咨询中心(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Office of Career Services)两个机构,但使用了同一办公地点和网页浏览界面。中心全名为“学生咨询和职业发展中心”(Counsel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校方由一位主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负责。

就业指导办公室现场或通过网络为学生和校友提供系统职业规划培训和就业机会。服务包括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简历和求职信写作(resume and letter writing)、通过网络发布职位信息以及协助联系就业职位(negotiating job offers)等。具体活动包括举办求职招聘会、研究生院信息交流会、校友与学生经验交流会、校园现场面试以及组织学生参观全美其他大学寻求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机会。学生咨询中心在学生职业发展方面则为学生提供职场价值判断、自我认识、处事技巧和职业选择能力培养、提高确定学业和职业目标能力等方面的帮助。此外,学生咨询和职业发展中心网页上还设有全美和地方热门求职网站链接,如Computerjobs.com,Hotjobs.com,Washington Post Jobs等。

从两所大学情况来看,大学咨询中心多为学生提供有关在校学习、生活和适应未来工作和社会方面的心理咨询服务,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则更直接侧重于职场准备和找到工作等方面的培训和帮助。但两者对毕业生在离开校园从社会上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识

尽管中美两国大学情况有很大不同,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共同大背景下,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律层面和技术层面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以及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1. 大学就业服务中心职能从“授之以鱼”转变到“授之以渔”

传统上,大学似乎有责任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中国如此,美国原来也是如此。美国大学原来要计算毕业生就业率,概念是Placement Rate,就是给学生安排工作的比率。现在这一概念逐渐扬弃。有学者认为,大学就业中心就好像是一个“鱼塘”,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招聘会、投简历、面试等方式在这个“鱼塘”里“钓鱼”。大学及其就业中心对学生的责任应该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与其给学生一份工作,不如训练学生自己找工作的技能,这样学生也可以到别的“鱼塘”去“钓鱼”。今天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再也不是从一而终,而是有一个对自己、对社会不断探索、不断变换工作的过程。因此,“授之以渔”更加重要。

2. 努力增加学生实习、兼职与从事课题实践的机会,增进学生对社会就业领域的了解与认识

为增进学生的职业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我们从乔治华盛顿大学了解到,就业服务中心不但进行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而且管理“联邦工读奖学金”、合作教育、行业实习和其它校园兼职工作,从而提供给学生大量实践、锻炼和探索的机会,许多学生因此可以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顺利转变(seamless transition)。学生还可以从兼职工作中取得一定收入,补充学费与生活费用。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统计,2003-2004学年度,美国注册本科生(包括社区学院和四年制大学学生)中,有1/3有专职工作;41%有兼职工作。美国本科生在学期内的每周工作时间平均达29小时。

3. 高校应与雇主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学校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能否就业终究是雇主最有发言权。学校教育是否适应雇主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应该成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关起门来在象牙塔里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方式已经过时了。办学的责任制概念、学生培养质量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与重视。美国一些大学建立以顾客需要为导向的教育模式(Customizing Educational Programs),美国政府也积极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明证。

4. 网络对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是“促进”而不是“取代”

“校园招聘”还是“网络招聘”的话题,也是美国大学就业指导研究中争论的热门话题。我们访谈的学生中,既有青睐网上招聘的,也有认为面对面的校园招聘更有效的,许多人还认为传统的熟人之间“口耳相传”的信息也有效。

对此,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National Asso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曾经组成特别工作组(the 2006-2007 Future Directions Task Force),邀请一些大学主管学生就业事务的副校长、一些网络招聘公司的总裁及大学就业权威研究学者,对未来就业指导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总的来看,多数人认为,在学生、大学与雇主之间建立紧密的网络联系和密切关系,仍然是未来学生顺利走向就业的关键。为此,雇主与学生通过校园与通过网络建立密切联系都是必须的,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没有替代的问题。每个学校的就业中心是学校品牌的代表,在雇主和学生之间可以扮演重要的中间人角色。

学生对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评价不一。但根据NACE对2007年即将毕业的1.2万多名大学生的一份调查表明,大学就业中心可能仍然是毕业生找工作最有效的工具。调查发现有52%已经找到全时工作的学生报告曾经通过就业中心组织的招聘会找工作,41%的人曾经把简历上传到就业中心的网站上。尽管调查中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方式是把简历直接寄到雇主的网站(71%),或者把简历邮寄给雇主(47%),但通过就业中心组织的招聘会(Career Fair)找工作(44%),或者把简历上传到就业中心网站(34%),是成功率更高的找工作方式。

(作者单位:中国驻美国使馆教育处)

责任编辑 谢建华

猜你喜欢

就业率就业指导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