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山村教师的无悔选择

2009-03-06徐光明

江西教育A 2009年1期
关键词:独木桥陈云教学点

徐光明

在江西省樟树市最偏僻、海拔1100多米的玉华山脚下的店下镇芦岭村教学点,年近六旬的陈云根孤身一人,坚守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40载,帮助一个又一个山里娃实现了成才梦想。

而他,面对人生中三次更好的发展机遇,却毅然选择了孩子,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大山。“江西省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是党和政府给予他的崇高评价。

继续求学还是留在山里教书,他选择了后者

1968年6月,陈云根初中毕业。时任生产队长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想让他继续读高中,然后推荐上工农兵大学,做个城里人。正当陈云根憧憬着未来的时候,大队书记领着几位乡亲和几个一身泥巴的孩子来到了他家,恳切地对他说:“云根啊,我们山里人吃够了做‘睁眼瞎的苦!如今你在咱村也算个‘秀才了,大伙儿都希望你能留下来,教村里的娃娃们念书,你肯不肯啊?娃娃们耽误不得啊!”

陈云根一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原来,早在1957年和1962年,芦岭村借用民房先后两次办过教学点,但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山下派上来的公办教师吃不了这份苦,都先后通过各种关系调走了。而离这里最近的一所小学却远在11公里之外,村里的孩子读书往往要拖到9岁以上。

“连续好几个晚上,我都失眠了,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些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最后,我还是决定先留下来干几年再说。”然而,令陈云根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一念之差”,扎根山村教书育人竟成了他一生的事业。

当年9月开学之初,在这个简陋的教学点里,总共有8名学生,其中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5岁多,分别分在了三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陈云根既是老师,又是校长,还是保育员。

提着灯笼去,披着月光回。陈云根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起床吃早饭,然后提上中午的饭菜就往学校赶;放学后,他还要护送每一个学生安全回家,等他回到自己家中,经常是晚上七八点钟了。

芦岭村有6个自然村,大部分处在海拔1100米以上。有的学生上学要翻过几座高山、步行七八公里的崎岖山路,有的学生上学要过几米长的独木桥,学生的安全成了陈云根最揪心的事。

1974年5月的一个下午,天突然转阴,陈云根决定让学生提前放学回家,因为妻子赖桂英正在“坐月子”,打下不久的两百多斤油菜籽还晒在禾场上,他急匆匆往回赶。不到5分钟,突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他猛地想起学前班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陈三兴回家要经过一座独木桥,于是拔腿便往独木桥那边跑。在电闪雷鸣中,他循着哭声往山沟里跳,很快就摸到了浸泡在水中的陈三兴,荆棘划得他满身是伤,但他全然不顾,抱起孩子直往山下“郎中”家跑。学生娃平安了,自己妻子赖桂英却因冒雨抢收油菜籽而昏倒在泥水中……

冬去春来,陈云根凭着一股韧劲、一种执著,忍受了难以言说的寂寞和艰辛,与他的教学点一起走过了40年风雨。40年来,芦岭教学点没有一个学生留级,也没有一个学生辍学,更没有一个学生发生安全事故。

当“万元户”还是当民办教师,他再次选择了后者

1982年,芦岭村实行分山到户,绝大部分村民靠砍木料、卖竹子,一年收入超万元,而陈云根当时一年的工资只有600元,还要供三个孩子读书,经济十分拮据。

当时,陈云根一个人教四个年级的语文、数学等各门课,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改作业、自制教具,根本顾不上自家的事。妻子赖桂英除了要照顾三个孩子、操持责任田外,每天还要和男人一样上山劳作,成天忙得团团转。

看到别人成了“万元户”,而自己的妻子又是如此劳累,陈云根的思想也曾有过波动:“干脆当一个地道的农民算了,但是一想到那些孩子,想到我的一点坚持可能改变他们将来的命运,我就对自己说,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并不富裕的陈云根为了不让一个家境贫寒的学生辍学,他每年都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两百块钱接济他们。

村民熊才喜“重男轻女”思想意识浓,把三个本该读书的女儿全都留在家中干活。“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孩儿不读书也没啥,再说我也没有钱供她们。”熊才喜这样回绝了上门做工作的陈云根。

“没有钱不要紧,只要你肯让孩子们上学就行,钱我来替你交……”陈云根的坚持最终打动了熊才喜,并答应让女儿们去上学。就这样,在陈云根老师的资助下,熊氏三姐妹都读完了小学。后来,老大读完了初中,老二读完了高中,老三还考上了大学。

40年来,从芦岭村走出去的学生中已有28名大学生、2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生。

“出山”还是留下,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1997年,已在大山深处教了整整29年书的陈云根经过考试,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许多人认为,陈云根该“出山”了。镇里领导也体谅其长期扎根深山,吃了不少苦,先后多次找到他,准备把他调到条件比较好的镇中心小学。面对这些别人梦寐以求的好事,陈云根居然拒绝了。

“这里很难招到老师,即使招来了,也不一定呆得长久。我今年58岁,还有2年就可以退休了,但如果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哪怕是教到70岁,甚至是一辈子,我也愿意。”面对记者的疑问,陈云根淡淡一笑说。

对陈云根的选择,有些人说他“傻”,但更多的人却把无比的感激和崇敬投向了他。在陈云根50岁生日那天,乡亲们自发组织起来为他祝寿;工作在外的学生,只要春节一回家,都会在大年初一不约而同到他家中拜年,在一声声祝福中,竟有不少学生称他为“爸爸”。

40年的磨砺,使陈云根对小学所有的课程都“操练”得炉火纯青。他任教的芦岭教学点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都保持在100%;他所教学生的成绩每年在全镇统考中均居同级同科前列;他本人也曾多次获得荣誉称号,2007年9月还被评为了“全国模范教师”。

陈云根说:“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富有的人。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猜你喜欢

独木桥陈云教学点
危险的独木桥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过独木桥(组诗)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