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处理青少年培养中的几个关系

2009-02-25李刚松

教师·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关系青少年培养

李刚松

摘 要:教育是兴国之路。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青少年的培养事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兴旺的大局。本文探讨了青少年培养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项关系:正确处理教书、育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育人和正己的关系。

关键词:青少年;培养;关系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教育强省。”这响亮而清晰有力的声音,不仅仅是炎黄子孙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与激情,也强力吹响了西部崛起的号角。当“富民强县”的理想律动于沅水江畔之时,一个具有极高精度的接点已在发展的钢轨上诞生——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各类学校应全面贯彻教育为社会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实现教育兴国。结合当前青少年培养教育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书育人的关系,坚持把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教书育人是学校的基本任务。学校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把传授知识同理想教育、陶冶情操、性格养成、心灵塑造结合起来,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协调发展。教与育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只教不育或以教代育,必然导致学生素质的单一发展,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危及我们现代建设的百年大计。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坚持把创造主体的育人环境作为工作的保证点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无疑是人才的培养的基地,承担着育人的主要任务。但是,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在信息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家庭教育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因为,确立起社会的大教育观,依靠整个社会力量培养人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重要条件。所以只有加强青少年培养教育的综合管理,多管齐下,才能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正确认识、处理育人与正己的关系,坚持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作为工作的关键点

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力军,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方面。教师的思想素质、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精神风貌、认识水平和素质能力,不仅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整个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将最终关系到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历代教育家所倡导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都是教师师风、师德风范的体现,同时也是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些言行甚至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振兴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更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思想素质要高,要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思想素质和法制意识;其次,师德师风要正,要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要有甘为人梯的历史责任感,不为金钱所蚀,不为世俗所累,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以教,教学相长,爱生如子,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再次,业务知识要精,不能满足于已有知识,要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充电”,尽力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艺,努力提高自己传授知识的质量和效果;最后,工作责任要强,要有一种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猜你喜欢

关系青少年培养
青少年发明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