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创意去赶集

2009-02-24

北京纪事 2009年2期
关键词:软陶市集范儿

寒 露

“创意集市”是个什么集市呢?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胡同口的“早市”?没错,这个集市也是人多摊杂,要嘛有嘛,不过,是多了那么点东西,据说,那东西就叫做——创意!

相信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创意市集”这个词语应该不会陌生。如果你还参加过几次,那就更是潮人一族了。但是如果你还很陌生,摸不清是个什么路数的话,可得赶紧补习补习,不然估计您就该被文化遗产收购了。而我,以“创意市集”主办人的“助手的现场组织者的管理对象”——一位小小的摊主的身份,来跟你说道说道“创意市集”究竟是个嘛玩意儿。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参加了平生第一次的创意市集,但当时我的身份并不是摊主,而是一个消费者。现在的记忆依然清晰:当时买了一个手工做的公交卡套,价格嘛,反正不菲,但我喜欢!回家后,爱不释手、反复斟酌,觉得手也痒痒,心也痒痒,琢磨着自己也可以折腾点儿什么。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个社团叫做软陶社,感觉挺地道,也挺对路子的,琢磨了琢磨,觉得这事儿挺好。那还等什么?于是,查资料,买材料,我的“创意”手工就这么走了起来。

第一次,“借光”火一次

记得第一次以摊主的身份参加市集,是在西单大悦城。那天大约有100多个摊位,好家伙,摊儿也多,人也多,那感觉仿佛不小心走进了“早市”!第一次参加就这么大阵势,我当然是无比地重视!以前干事儿总是风风火火、不着调儿,所以这次作了很多的自以为很周全的准备,结果还是搞得措手不及。

刚到现场,发现由于路途上的挤压,东西坏了一半儿,顿时心也凉了一半儿。不过最令我震惊的是,我的摊位竟然跟大名鼎鼎的“胖兔子粥粥”面对面。于是,如此的排场也给我带来了很“牛”很“暴力”的效果:几乎所有的人流都通过我面前,时而还会产生拥堵和滞留现象,面对人潮我不知所措!我的“软陶”这么吸引人?当我也渐渐发现人们几乎都是背对着我而去围观粥粥的时候,我就由惊转变为绿了!希望到失望,就是这么快,让我瞬间体会了什么叫做快乐的顶峰与失望的谷底。

不过,话又说回来,借着“粥”先生无敌人气的光儿,有一些身形弱小挤不到前面的可怜孩子,只好转过来凑到我的摊位前,所说不是出于他们的自愿吧,不过客观现象就是——我这里的人流量也不错,算个“旺摊”了吧。在此期间,我接受了各种顾客的洗礼:有往死里砍价的女“强人”,死活要低价,不降价又死活要买,最后谈不成扔下钱拿起东西扭头就跑;也有连价钱都不问就直接掏钱买的;有大呼小叫把所有东西都试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的……乱七八糟的,什么人都有,折腾得我直犯晕。

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第一个光顾我的那个美女,当时她因为没有现金而到处搜寻提款机,来来回回好几趟。看着她忽闪的大眼睛我就被融化了,虽说我也是姑娘,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么着我哪儿受得了啊,然后我就以超低的价格回馈了我的第一个顾客。在过了很久以后,我在另一个市集上又遇到了她,当时感觉特别奇妙,应了一句话——“缘,妙不可言啊”!

我的这个第一次,除了各种顾客给予我的各种抨击或者各种鼓励外,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摊主。他们都很热心,会告诉我货应该怎么码才不容易乱,会告诉我应该如何向顾客介绍我的产品,会告诉我应该怎样保存我的作品才不会被挤坏……之后的市集,大家都会相聚于此,谈谈你的新创意,说说我的新作品,摆摊儿的时候也会相互照应,也不用一个人耍单儿了。他们都是一帮可爱靠谱儿的朋友,是一群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越来越多的市集,

越来越多的创意

在第一次参加市集小获成功后,自己的信心也十足起来,也对各种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于是,在自己不断努力奋斗下,不断推出新产品,在手艺上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产品也不仅仅面向可爱的小女生了,酷范儿的,神秘范儿的,中性范儿的……总之,范儿多了,喜欢我作品的人就多了起来,并且还渐渐形成了一群我的FANS呢。

而创意市集也在不断发展着,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商场里,大厦里,春节庙会,音乐节,甚至前些日子在南锣鼓巷举办的胡同节的胡同里。地点不一样,当然面对的人群也是千奇百怪:身穿假名牌,然后泰然自若地花假钱;小孩淘气把东西搞坏而家长假装没看见;在胡同节上那些扭秧歌的大妈们,问我多少钱,然后咋舌摇头地离去……最可气的就是在音乐节上,竟然有个姑娘说我的东西是批来的。这就是创意市集摊主的困惑——做得好了,人家以为你是批的,做得不好的,人家说你的东西是垃圾。

当然大多数来逛市集的还是可爱可敬的。我也随着市集的发展,自我发展着。我会在不同的节日、不同的主题上推出相应的系列产品。参加音乐节的市集,就做音乐节logo的彩虹系列;参加胡同节的市集就推出老北京主题的糖葫芦、雪人雪糕系列;在万圣节时推出骷髅头夜惊魂系列等等。虽然没有什么规模,但是心思绝不比别人花得少,在小众的人群里也算是受欢迎。

每次最开心的时候就莫过于大家对于我推出的新产品或者主题系列给予的肯定,当大家露出欣喜或者赞许的目光时,我就觉得自己特伟岸、特了不起,然后用一种“你懂我”的感激眼神回视他们。这也算是创意市集给我带来的一点点虚荣吧。

一点点小小的想法

很多人都愿意参加创意市集,做摊主将自己的手艺拿出来显上一显,做游客,可以享受更多别人带来的创意和惊喜。创意市集有着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上面我作为一个小小的摊主,实在没有更多的发言权,我只是说说我的一点点小小的想法吧。

在创意市集里,人多而杂,总有些不自觉的来捣乱的所谓摊主,把那些小商品批发市场批来的货带来卖。最开始我见到这样的摊主,感觉挺气愤的,但现在我不再在乎我的作品与那些小商品市场批来的商品放在一起,所谓人各有志,每个人心里都有杆儿秤么。当然,他们也会遭到所有创作者的鄙视和唾弃,以及那些庸俗的假装文艺的青年们的追捧。

我想,大环境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其实,“创意”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你说它是,那它就是么?也许在市集上,你会看到很多人都在卖胸牌、T恤、贴纸、环保袋,但你不能说他们就是一样的,从而否认他们的创作,否认他们的心血和思想。我觉得他们只是载体相同而已,谁不想与众不同?那是需要资金配合的。我捏的软陶有的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卡通人物,比如蜘蛛侠,蜘蛛人不是我设计的,但是我用软陶把它的Q版捏了出来,这能叫做创意么?我也说不清楚。所以,我觉得市集管理得当,对摊主进行基本适当的挑选是首要的,其次才是诱人的主题等利益因素。市集过于频繁,摊主总是固定的那么几个人,时间都花在制作上而不是创作上,东西也趋于商品而不是作品的时候,那就真的失去创意市集的意义了。

真心地希望创意市集越来越有创意,并且能带给更多的人更开心的创意,更开心的购物体验。

编辑/宋冰华 ice705@vip.sina.com

猜你喜欢

软陶市集范儿
软陶傩戏面具
市集
2018年,如何穿出范儿?
抓准风格 古着穿出范儿
吉林省地域特色软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应用
商圈场景:“市集”+“体验互动”
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软陶饰品*——浅析当代中国软陶产品的发展方向文化创意时代的软陶设计
黄皮肤也能穿出范儿
Intertextile的五种范儿
坚硬的温柔——软陶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