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实践教学中医患关系的处理

2009-02-16杨作成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医患关系儿科学实践教学

田 朗 杨作成

[摘要] 当今医疗环境下,如何处理实践教学中的医患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医疗纠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本科多年从事儿科学临床与教学的教师关于医患关系处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归纳。

[关键词] 医患关系;实践教学;儿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a)-104-02

How to deal with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pediatrics teaching

TIAN Lang,YANG Zuo-cheng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the 3rd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3, China)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to handle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avoiding the medical disputes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during the current serious medical environment. The experience of dealing with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our department was summed up in the paper.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Practice teaching; Pediatrics

在当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医患关系早已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医院从不同层面抓医疗安全、抓服务,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质量,最终提高医院信誉,改善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而目前由于临床见习或实习教学所引发的医疗纠纷的报道日益多见,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医疗工作,也不利于临床教学的顺利进行。临床见习与实习是任何医学生成才的必经之途,如何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不但需要知识渊博的教师,良好的教学环境及实施,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学者[1]调查发现70%左右的患者或其家属不愿接受临床教学实践活动。在儿科学的临床教学中,面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语言交流的对象主要是患者父母及家属,需要家长配合教学,而行体格检查时又需取得患儿的合作。因此,医患关系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另一方面影响学生以后行医的言行举止。根据本科教师多年从事临床与教学的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1 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患者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我们在从事临床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以及享受医疗服务的权利。在儿科学临床教学活动中,医患关系的矛盾往往不仅是患者的隐私权,主要是家属担心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加重患儿病情,家属不愿意自己的小孩成为教学“道具”、“实验品”。因此我们在教学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病例,临床特点典型,病情平稳,年龄适中,患儿会配合教学工作;同时必须尊重家长意见,详细告知临床教学的内容、过程、意义及可能的影响,对个别参与临床实践教学者(譬如配合完全病例的书写)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2 培养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医患关系成立的前提与基础,是医患关系发展的重要保证。诚信缺失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最根本原因[2]。有学者对目前医患诚信现状调查发现[3],仅5.2%的医务人员、19.5%的患者认为诚信现状很好;医患双方均有超过一半的人数认为医患诚信的现状只是一般;患方为19.5%,医务人员为19.9%的认为医患诚信现状较差。然而,95.5%的医务人员,92.6%的患者均认为诚信在医患沟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尽管医患双方目前的诚信现状不尽人意,但大家均认为诚信非常重要,它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根基。就医院而言,可以通过诚信接诊、合理检查、真情用药、亲情回访等举措来增加医院的诚信。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向学生传授诚信意识,然后要求学生与患者的交流中体现诚信。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应该面带微笑,取得家长及儿童的合作;诚恳认真地听取患者家属的病情表述等方面,为做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做充分准备。

3 加强学生医患关系教育

3.1 重视岗前培训

目前,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意识淡薄,医患关系处理能力欠缺,一旦进入实习和工作岗位,便不同程度、不同方式显示出来,服务言行就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甚至觉得有些患者行为不可理喻、嫌弃,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沟通技巧等,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从而也将影响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在实习与见习前,我们通过岗前培训,让见习学生和实习医生明确,对于患者他们是医生,而不是学生,在思想、行为、举止、仪态等方面都要按医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熟悉课本知识,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赢得患者思想上的信任。传授医疗法规知识,医务人员承担“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重大使命,应具备较高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我们要在医学生入学之初就注重提高他们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曾有学者对某校临床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4],发现学生明白医疗法律法规知识甚少,40%的同学认为只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一辈子都不会违法,大部分学生认为博极医源,精于医术更为重要。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直接影响其将来从事临床工作的风险。加强学生医患关系教育,可直接有利于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实,在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5]。它强调医生必须掌握与患者交往和沟通的技能,对于即将从医的医学生,我们必须加强如何进行医患关系沟通的教育。

3.2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

医院工作以患者为中心,教学亦不例外。学生应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提出“如果我是个患者,我会有何想法”的问题,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想,责任心同情心就会由然而生,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就容易建立。如果医生受到患者的欢迎,相对而言,对医生的依从性就会提高,对教学的支持也会加大。

3.3加强沟通技巧训练

统计资料表明,医患沟通不良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6]。医患之间的交谈不仅仅是病史的采集,也是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我们在进行岗前培训后还通过一系列兴趣讲座,譬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好医生”强调医生不但需精于医术,沟通技巧也相当重要,同时对临床医患沟通样板举例,告知个别因医患沟通不良所致医疗纠纷的事例,引以为戒。另外,学生自己模拟患者,进行“医患沟通”实战训练,不但主动可以学习医学知识,同时对医患沟通也有更深切的体会。

4 教师医德医风及精湛医技的影响

目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现代医学要求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技术,同时,要做一个有社会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对患者多一份关爱、理解、策略和技巧,是自己素质完善的展示,也是建立协调融洽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基石。提高医生自身素质是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并对实习生进行医患关系教育的重要条件,带教老师利用自身精湛的医学知识结合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学生,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以致影响学生今后的从医生涯。

[参考文献]

[1]王建.对临床实践教学中医患关系问题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105-107.

[2]刘激扬,余智萍.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现状探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7):988-989.

[3]陈化.医患诚信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6(3):53-55.

[4]代远斌,都庆国.关于加强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教育的看法[J].医学教育探索,2007,6(2):162-163.

[5]许峰,卢仲毅,王兴勇,等.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的必要性[J].西部医学,2004,16(1):91-92.

[6]任亚辉.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的原因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7,(5):27-29.

(收稿日期:2008-11-12)

猜你喜欢

医患关系儿科学实践教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