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开卷好书奖揭晓

2009-02-12

出版参考 2009年3期
关键词:奇幻好书书籍

已具20年历史的“开卷好书奖”除对台湾阅读文化具强大影响力外,也是台湾公共图书馆、各级学校图书馆购买书籍的重要参考;更是两岸三地出版交流的重要窗口。

⊙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

虽然台湾无可避免地遭逢全球不景气的影响,出版业绩大都下滑约二成,但2008年的中文创作却是丰收的一年,台湾中生代名家纷纷推出重要作品。投身商场久未发表作品的詹宏志,以书写亲族间往事的散文《绿光往事》获奖,小说家李永平以《大河尽头》获奖,是婆罗洲小说推陈出新之作。名家骆以军则以47万字的《西夏旅馆》获奖,评审推许为骆氏的巅峰之作;学者、诗人陈芳明也以书写当代人物的散文集《昨夜雪深几许》获选。两位表现耀眼的新生代作家王聪威、韩丽珠,毫不青涩,分别以小说《滨线女儿》《风筝家族》,在名家阵中脱颖而出。

非文学方面,虽然仅入选2本,但都是现实性极强的作品。为长期在台湾的外籍劳工争取权利的顾玉玲,以报导文学《我们》全票无异议入选年度好书,是2008年台湾最受瞩目的书籍之一。另一本获选的是《塑料鸦片》,作者夏传位著书揭穿信用卡风暴背后的真相。

⊙十大好书˙翻译类

台湾的翻译书一向以英美为主,2008年获选“十大好书·翻译类”的文学作品,却不那么英美了。获奖的两部作品是《外出偷马》和《继承失落的人》,前者是挪威作家的作品,后者是印度作家的作品。

非文学类得奖作品中,有4部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反思。《没有我们的世界》提出一个独特的假设:当人类有一天灭绝之后,探讨地球的面貌将如何演变;《到底要吃什么?》对现今人类肉食为主的饮食方式提出有趣的追查与反省;《历史上的大暖化》以史为鉴,针对人类遭遇的暖化问题提出深度思考;《树:一棵花旗松的故事》一书,作者对自然律动的描述往往联结了人文社会的反思。另外2部入选书籍,《园长夫人》作者黛安·艾克曼,在台一直拥有众多读者。20世纪重要的历史学家霍布斯邦回忆录《趣味横生的时光》,是知识分子必读之作。

⊙美好生活书

美好生活书奖是以食衣住行等生活题材书籍为评选对象的奖项。

以2008年的评选过程观之,旅游书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吃喝玩乐消费型的旅游不流行了,步行、登山等刻苦型旅行方式代之而起,入选的《说走就走!》是一对父子徒步环岛51天的纪录。《地图上最美的问号》更是作者亲自攀爬美国阿帕拉契山的亲身经历。

近年来教养类书籍在台十分畅销,但以往多是父母现身说法,2008年则是音乐、美术老师发声。《不要画笔的绘画教室》传递的既是学习法门,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自由写手的故事》则是一则教育的传奇,作者改变了贫民区孩子的未来,议题性极强。饮食书写方面,《老饕犯贱走天涯》堪称美食书写的极致,《自耕自食,奇迹的一年》则呼应了目前的饮食新主张:吃在地,描述作者自耕自食的生活。另外,健康类书籍入选两本,一是知名的科普作家许尔文·努兰的《一个外科医师的抗老秘方》,努兰并无长生不老秘方,书终总结是老化的人生哲理。

⊙最佳青少年图书、最佳童书

最佳童书奖项获选6本书,翻译的图画书4本,另二本是台湾作家刘如桂的图画书《剑狮出巡》和《林良爷爷写童年》。

最佳青少年图书选出极具争议的青少年小说《巧克力战争》,这部小说当年在美国出版时,因情节涉及校园暴力,曾引发议论、甚至成为禁书。此次评审也为此书争论许久,最后以该书为青少年小说的绝对经典,精辟地剖析了霸凌的本质,“逼视人性之恶正是为了保存人性”的理由入选。另外,奇幻仍是现今青少年文学主流,上下两册的奇幻小说《橡树部落:托比大逃亡、艾立莎的眼泪》、图文并茂、充满奇想的《欧赫贝奇幻地志学》,均铺陈出一个个瑰丽的异想世界,引人入胜。

猜你喜欢

奇幻好书书籍
古蜀人也用“烧烤架”?三星堆奇幻之旅来了
鲁迅与“书籍代购”
推荐一本好书
好书共享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少年派的奇幻“拍摄”
书籍
带电粒子的奇幻之旅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