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间只有情难诉

2009-01-29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7期
关键词:汤显祖牡丹亭

梁 波

摘 要:汤显祖之《牡丹亭》的“至情”,是文学史给予《牡丹亭》的根本定位,并在整个明清传奇史上具有极广泛的情感关涉。其引发的此后文人传奇均难逃“牡丹窠臼”、甚至才女“情死”的极端现象,都堪称明清文人传奇之情感格局的最大“影响元”。

关键词: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情死 牡丹窠臼

引言——“牡丹”花开动京城

《牡丹亭》,是汤显祖平生最为得意的佳作。自其完成之日,就令普天下“有情人无不嘘欷欲绝,恍然自失”(潘之恒语),当时即有沈德符所称“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的盛况空前,正是“花开时节动京城”,其给予文坛的巨大震动即这种极度的读者占有、更不乏其“惹多少好儿女拼为她伤心到死”的强烈情感关涉。

须知,《牡丹亭》的这种情感关涉,其实颇为深刻地牵扯到了明清两代众多的文人曲士、闺阁佳丽,如凌濛初、张岱、曹雪芹是将《牡丹亭》奉为“奇文”的“情迷”,内江俞二娘、冯小青、商小玲等无怨无悔的“情死”于《牡丹亭》。历代而不乏痴心,广泛地影响了《牡丹亭》之后的几乎整个明清传奇史。

我们说,像《牡丹亭》这样的作品——“四梦熟而脍炙四天之下,四天之下,遂竞与传其薪,而乞其火”(王思任语),其特别与倨傲之处,在于作为后世可望不可即的范本而自成其不朽,《牡丹亭》之后“牡丹遍地”,无数仿“牡丹性情”之作前仆后继,参差不齐地充斥着明清文坛。

在这个意义上,便是《牡丹亭》之于明清传奇史的“居功至伟”——为明清文人传奇奠定下了不容超越的情感价值取向[1]。

传奇,作为一种“造境若真”的“怡情”形式,是最能体现出一代文风士气与心性感慨的,因而在深入人心上,自是比那些正统诗文们要强。汤来贺言——夫歌舞之感人心也,有不知其然而然者。尝见幼童一睹梨园,数月之后,犹效其歌舞而不忘。至于妇女,未尝读书,一睹传奇,必信为实,见戏台乐事则粲然笑,戏台悲者辄泫然泪下,得非有感于衷乎。虽说本是讽传奇之“诲淫”,却也间接说出了“怡情”的意义[2]。因此,本文亦不过旨在借这“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的《牡丹亭》,来管窥一下传统文化末世的所谓“心性”。

一、“牡丹”之“情”为何物

《牡丹亭》有“情”字至上的说法,这缘自其第一出开场标目的一曲“蝶恋花”:“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3]一句“世间只有情难诉”,便是汤显祖《复罗念庵》中“师言性,弟子言情”的最好表征。

至《牡丹亭记题词》,这层意思则更为清晰明白: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于岂少梦中之人耶!……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尽管“传奇十部九相思”(李渔语),但汤显祖之前,毕竟鲜有文人如此明白地把“情”、尤其是“儿女情”大肆宣扬。且汤显祖生于有明清之际、绝不类元朝的堪称“最颓唐”之时,须知,明代文士绝大多数是本着“传奇莫作寻常看,识意由来可立身”(邵灿《香囊记》语)的想法作传奇的,纵“传奇,稗官小道”也必定为 “高者醒月露,下者亦不失雄帅烟花”(徐复祚《曲论》语)努力。在此背景下,更可以看出《牡丹亭》的高处突现;亦由此,也佐证了《牡丹亭》之“情”的绝不可作单纯语。

那么,“牡丹之情”究竟作何解,历来众说纷纭。冠冕堂皇的“诗教”说法有,偏执狭隘的“独情”说法有,从晚明“心学”的“情本位”去论及“情至”的说法亦有。显然,《牡丹亭》之标榜“情”,与各种或明或潜的“传统”、“潮流”都不乏承继与关联,但怕是也不尽然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在笔者看来,真要论“情”,还当从《牡丹亭》的故事本身入手为最直接。

《牡丹亭》的故事缘起何为,不过一情窦初开的少女在大好春色的引逗下,产生了最自然的怀春之情;《牡丹亭》的故事形容何若,不过一“非梦中人不嫁,非梦中人即死”的单纯少女心思之执念,固然爱得沉重了些,正是:“情之所之,不知其所始,不知其所终,不知其所离,不知其所合。在若有若无,若远若近,若存若亡之间,其斯为情之所必至,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后情有所不可尽。而死生生死之无足怪也。故能痴者,而后能情,能情者,而后能写其情。”(潘之恒《鸾啸小品》之《情痴》卷)[4]历来以为“最难得者,解杜丽娘之情人也”,恐怕正是杜丽娘所系的那个纯净而简单的“执念”,牵扯到了汤显祖苦苦执着的“情”吧。[5]

至此,倒不妨退一步想:世人多见的,是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特别提出的那个“情”字,也因此一头陷入“情网”,出不来也看不透。《题词》中“情”的下面还有一层“情”的意思。其实《牡丹亭》的关键之处在于杜丽娘于“情”的“非死不可”,而“非死不可”的因由却并不见得就是一个“情之深”。《题词》中有这样一句人生感叹:“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便是一语道出《牡丹亭》的“此情于人世之不可得”,而这“不可得”也是“情”、是《牡丹亭》之“情”。

所以,《牡丹亭》之“情”独到而卓绝,比之“感情思想宣言”,反而更倾向于一种在虚幻如“南柯一梦”的现实中对保有真实自我存在的执着,这恐怕是汤显祖孜孜一生的疼痛吧。沈际飞说:“归本于道,临川先生作文把柄处”,评价非常恰当。

二、红颜之“情死于牡丹”

清时有民谚“唱了花鼓十八夜,嫁走寡妇十七人”,历来就有女性对于传奇特别“有感于衷”的说法——只因触动了心事。故而,《牡丹亭》使得明清才女们流连其中、感触至深这不稀奇,但总要执着地以生命为代价去证明或延续这种“感触”,便是奇之又奇的一大“景观”了。

第一个因《牡丹亭》而死的,是俞二娘[6]。据文献记载,对汤显祖的“至情”给予第一次留世评语的,便是此女[7]。汤显祖亦慨叹“俞家女子好之至死,情之于人甚哉”,并题下《哭娄江女子二首》:

昼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

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

怕是汤显祖自己也不曾想到,一部《牡丹亭》竟会在“天下有心人”之中引起诸如这般的惊诧[8]。自此后,更有商小玲的演《寻梦》而气绝于舞台之上;冯小青的夜雨中挑灯夜读《牡丹亭》等等事端。还有曹雪芹曾在《红楼梦》中为排解之故,写了一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牡丹情死”这个极端,或者说为什么明清才女们于“牡丹”非“不死不可”呢?这里,笔者将就其中影响最广的“冯小青事”[9]做一下解读。

冯小青[10]曾夜读“牡丹”,有诗云:“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我们都承认,《牡丹亭》之前从未有过痴如杜丽娘的女子——梦里爱得执着、醒来寂寞忧伤,但她与小青几乎无二致的共通:我道世间只有小青痴得没要紧,还有个杜丽娘早则恁般也[11],怕是“小青事” [12]的根本缘起吧。

徐士俊《春波影》的序中有言:“小青之死未几,天下无不知有小青者”[13],盖《牡丹亭》之后,明清传奇中颇有对小青之“牡丹情愫”的精当描绘,很好地诠释了这等“心伤”。吴炳《疗妒羹·题曲》中的“小青独白”,便是例子:“好笑杜丽娘,悄然废书而叹,道圣人之情见乎词矣。……最妙是寻梦一出,恨风光不留,把死生参透,只要梦魂守……“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临川序语,大是解酲。似俺小青今日,怕不待临川泪流……待我当做杜丽娘,摹想一回。这是芍药栏,这是太湖石。……若都许死后自寻佳偶,岂惜留薄命活作羁囚……只是他这样梦,我小青怎再不做一个儿?”[14]在品读上述戏文后,能够强烈感受到的除小青的具体悲伤外,更是其于杜丽娘处境中感觉到的强烈心理认同。

焦循,以《春波影》为“演小青事”之最,其中一个场景很是尖锐地点明了小青的“必死之因”:“天上这等怜才,何独才子佳人不能作配……你也思金坚石坚,有几个李家的易安?你也思夫仙妇仙,有几个吴家的彩鸾?你也思双双的美缘,只有个少游的宅眷。那里讨个个价凤鸾俦,世世价鸳鸯伴,不记得骏马痴鞭。”[15]都说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16],但痴如小青,竟连梦都不必做,是何其可悲!悲而至此,除却“情死”,还寻得出路吗?正所谓“死则聚,生则离矣”[17],情死于斯,时也,势也。

三、“牡丹窠臼”下的情感状貌

《牡丹亭》之情,可以总结为:其情谓超越一般礼乐、能“闻其大道”之“至情”、其情之所从出处即为“人情之大窦”。但是,《牡丹亭》之后的文人曲士则少有能从汤显祖的绝对高处中尽解其意者,久而久之,则致使“牡丹之情”的涵义渐趋单调、文人传奇的格局也日趋狭窄。

我们说,汤显祖针对其仰慕的好友达观和尚“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而写的《牡丹亭》,并不仅仅只是晚明自然人性之“情”,也不单纯是“禅家习用的机锋轻轻一点”的消解。当时,汤显祖曾写过一首偈:“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而达观和尚赠与他的,却全是另外一番言语:“理明则情消,情消则性复,性复则奇男子能事毕矣。”在汤显祖之《牡丹亭》,盖“无情”而“多情”、“多情”而“情尽”、“情尽”而无所寻者,便是“因情悟空,即空见色,由色生情”的轮回,因为终于可以淡薄、却终于不能无情,这是“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的感叹、是“厌逢人世懒生天”的因由。

须知,汤显祖为人之生平做派,与明代文士的相差虽不是一点、却有极为共同之处。[18]我们说,差不多与之同时的徐渭、王阳明,或是后来的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等人,虽然骨子里的“暴戾”之气,汤显祖似乎没有;但其“竞进”之心,汤显祖胸中亦满载,不然,不会有大失望之后的那句“厌逢人世懒生天”。

而汤显祖的前前后后,似乎也并不寂寞。颜山农讲“……只是率性而行,纯任自然,便谓之道……”;何心隐讲“性而味,性而色,性而声,性而安适,性也”;李贽讲“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袁宏道讲“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陈乾初讲“人欲正当处即是理,无欲又何理乎”;唐甄讲“生我者欲也,长我者欲也。舍欲求道,势必不能”;颜元讲“男女者,人之大欲也,亦人之真情至性也”;戴震讲“好货好色,欲也,与百姓同之即理也”……文学史上把这些都称作“批驳人性束缚的文化潮流”。

但正如《庄子·渔父》有云:“具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这里面暗藏的关键是其论述重点的偏移,即由“心性”到“人欲”的转变。就如同《长生殿》之于《牡丹亭》一般,强调“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情真”,已经悄悄然地变作所谓“情见于人伦,人伦始于夫妇,丽娘一梦所感,而矢以为夫,之死靡忒,则亦情之正也”[19]的士大夫“温柔敦厚之情”,这不过“冠冕堂皇”的“诗教”。

我们说,中国文学史上有一条不成文、却屡试不爽的潜规则,类似于冯梦龙口中的“人事滥而天概之,定势也”。盖所谓一代之文学,必自民间起、而盛于文人案头之上,且当案头足够精当到最鼎盛之时,并将引起后来者的自束而日臻于病态,则此种文学之消亡时不远矣。故明清传奇者,随着“牡丹窠臼”的越来越不可脱离,其“情”也随之愈发的单薄,亦若古往今来之必然,这样的情境,虽是悲哀,却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

尾声——《牡丹亭》与传奇之死

张琦曾大力称赞《牡丹亭》之“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西厢》交胜”,《牡丹亭》便是明清传奇史上的第一部经典。纵观前事,似徐渭的《四声猿》或可比肩,但是就后世影响而言,上承元杂剧之尾势的《四声猿》则明显不及下开昆腔之先河的《牡丹亭》更惹眼球。

尽管一部《牡丹亭》“不顾拗尽天下人嗓子”,使得诸如李渔者,都称其近于“案头尺牍清供之物”。但是,至少,《牡丹亭》作为文人传奇的巅峰之作,依照沈德符之言,其才情是“自足以不朽”的,这一点,毫无争议。

真真是诚若王骥德所云,此只一部《牡丹亭》“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在这个意义上,《牡丹亭》的“盛极”,昭示了传奇的“必衰”。

注释:

[1]据笔者统计,与《牡丹亭》有关的明清传奇至少有陈轼《续牡丹亭》、王墅《后牡丹亭》、周朝俊《红梅记》、范文若《梦花酣》、吴炳《画中人》、王元寿《异梦记》、袁于令《西楼记》、蒋士铨《临川梦》、陈森《梅花梦》等上百余种传奇剧目。

[2]此即崇祯进士汤来贺之作——《梨园说》,录自汤来贺《内省斋文集·卷七》,见《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第886-887页。汤来贺,明遗民,曾官至广东按察司事,明亡,拒降清,后入白鹿书院,讲席以终。

[3][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海校注:《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北京: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5]才女程琼在批点《牡丹亭》时,曾就杜丽娘“则为我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的唱词(第十出《惊梦》)分析出丽娘因“宁与梦中之凤偕死,不与博地之辈俱生也”与“梦中之人,何可真得”的矛盾,只能选择死来实现“情”。

[6]“娄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词,未有所适。酷嗜《牡丹亭》传奇,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幽思苦韵,有痛于本词者。十七惋愤而终”,语见于汤显祖《哭娄江女子二首·序》。

[7]俞二娘有言:“书以达意。古来作者,多不尽意而止。如‘生不可死,死不可生,皆非情之至,斯真达意之作矣”。而所谓“达意”者,一词足见其内心症结——可为情死。参见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8]笔者粗略统计,明清两代对《牡丹亭》有记录在册的“回应”或“评论”的女性,大概有俞二娘、冯小青、叶小鸾、商小玲、黄淑素、浦映渌、陈同、谈则、钱宜、林以宁、顾姒、冯娴、李淑、洪之则、程琼、林陈氏、程黛香等一十七人。

[9]据统计,明清传奇取材于“小青事”的约有12部:徐士俊的《春波影》、吴炳的《疗妒羹》、朱京藩的《风流院》、陈季方的《情生文》、胡士奇的《小青传》、来集之的《挑灯闲看牡丹亭》、无名氏的《西湖雪》、顾元标的《情梦侠》、郎玉甫的《万花亭》、张道的《梅花梦》、钱文伟的《薄命花》、无名氏的《遗真记》。

[10][15]冯小青的事迹可见于《虞初新志》,要言之,即嫁人为妾而遭大妇妒虐至含恨而亡。

[11]徐士俊著:《春波影》,《盛明杂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12]这里有一句闲话,据传关于小青其人真实性的问题,钱谦益坚信小青是臆造的,因为“小青”二字即是把“情”字拆开之意,这倒是个不论对错的美丽的巧合。

[13]卓人月著:《小青杂剧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14]吴炳著:《疗妒羹》,《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16]冯梦龙著:《情史》,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17]才女黄淑素在谈论“牡丹之情”与“西厢之情”的不同上颇有精妙之词,正巧解答了“牡丹情死”的因由:“……当梦会闺情之际,如隔万重山,且杜宝势焰如雷,安有一穷秀才在目,时势不得不死,死则聚,生则离矣……”详情可参见《冰雪携:晚明百家小品》,见《国学珍本文库—第1集》,卫泳编选,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版。

[18]赵园著:《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见于吴吴山《还魂记或问十七条》,载于三妇评本《牡丹亭》卷首。

参考文献:

[1]郭英德著.明清传奇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张友鸾著.汤显祖及其《牡丹亭》[M].上海:光华书局,1931.

[3]汤显祖著.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谢雍君著.《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徐扶明著.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徐扶明著.汤显祖与牡丹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梁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875)

猜你喜欢

汤显祖牡丹亭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的《牡丹亭》戏曲刊本插图的图像学研究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浅析
抚州市积极推进汤显祖名篇进教材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汤显祖为戏成痴
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
汤显祖为戏成痴
小杜丽娘亮相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